Monday, July 10, 2017

玉楼金阙-学校理财新趋势(3)-299




 

如果以为大学基金会只有哈佛一家比较成功的话,以为教育界里老师校长皆只是懂得“之乎者也”的书呆子,那么,我们太小看教育领域了。这个世界上,没有教育,哪有传承?如果连政府也轻视教育的功能,莘莘学子求学只为当官找份好工作或者尽快挣钱,最后,社会落入了“穷得只剩下钱”的境界。近来反贪局大举肃贪,搜得赃款过辄千万,除了慨叹世风日下,却也正证明社会和教育出了问题,官民笑贫不笑娼的错误观念深植,值得反思。


另一家为人津津乐道的基金会是耶鲁捐赠基金会。耶鲁大学基金会首席投资官大卫·斯文森(David F.Swensen),被视为机构投资的教父级人物,地位可和股神巴菲特相提并论。他管理高达250亿美元的耶鲁大学基金,为大学提供每年接近40%的营运经费。在他任职的30年间,这只基金获得了13.3%的年均收益率,期间他更创立了著名的 “耶鲁投资模式”。

 

说起他加入基金会的历史,颇具传奇性。斯文森在耶鲁大学攻读完博士,80年开始在华尔街大放异彩,负责为许多金融界的著名公司开发新的金融技术。正当他事业如日中天时,其母校耶鲁大选的捐赠基金却陷入低谷,在7-80年代的净收益只有6.5%左右。

 

1985年,斯文森放弃华尔街的高薪,决定回馈母校,出任耶鲁大学基金会的投资主管至今。在他的管理下,耶鲁基金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斯文森的精心经营下,耶鲁基金成为全美运作最成功的学校捐赠基金。统计显示,从1985年到2005年的20年间,这只基金规模从13亿美元增长到140亿美元,增加了127亿美元,其中有78亿美元是史文森所获得的投资收益!

 

哈佛基金会虽然是规模最大的大学捐赠基金,但是,说耶鲁基金会是表现最佳的基金会一点也不为过。在2016财政年,哈佛基金会蒙受2%亏损之际,耶鲁基金会依然获利3.4%,规模增至254亿美元,而支付大学经费(约34%)约12亿美元。

 

诚然,大学捐赠基金在美国大学的成功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大学捐赠基金是由个人、校友、企业、社会团体等对大学进行捐赠形成的永续型或增长型基金。美国大学基金会的成功故事就说到这里。

 

许多人会以国情不同来区化美国和大马的情形。如果要找借口,国情的确是很好的理由,或者该说,什么都可以拿来当理由。族群不同也是理由,语文教学不同也是理由,大学和中学,国中和独中,也可以当理由来辩论。

 

我在这里不是长他人志气,而是尝试异中求同,舍短取长。正如上期所说的,唯有眼光看得远,未来想得周详,才可享得丰硕的果实。如果华校的形式依然以缺钱就筹款的方式来进行,在华裔越来越少,挣钱越来越艰难,而消费成本越来越高涨的情形之下,经营的模式会越来越困难。我们需要像拿督李典和那种高瞻远瞩的视野,借镜成功的捐赠基金模式,跳出一般思维,才能开拓永久养校的方法。
2016103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