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31, 2019

阙上心头086之马航和普腾


阙上心头086之马航和普腾

马航该不该关闭的话题持续热论,这次亚航总执行长丹斯里东尼也说话了。东尼说了公道话,即马航的确有许多人才,也是一个优良品牌,关闭它不是一个好主意。那么,说回敦马之前的三个选择:拯救、脱售和关闭。关闭马航,是最短视、不明智的决定;拯救马航,政府哭穷,拿不出钱;最后,只有脱售一途了。其实,马航是一个有价值的品牌,不管是拯救或者脱售,都将为国家制造价值,但是,关闭的话,不止是在扼杀价值,更冒着让一万四千个人民失业,成为历史的罪人而为。别忘了,将来希盟不一定可以永远执政,而肯定的是敦马自然不会执政多年(他说两年,现在还剩下十四个月),以后政府如果翻案,当下做决定的敦马反而成了罪人。

普腾脱售給中国吉利就是一例。这笔交易是在纳吉执政的时候完成的。当时大家都觉得多元重工业占尽了便宜,因为中国出钱又出力,全心全意就是要帮普腾擦亮招牌,而且当时普腾的不长进和业绩节节败退,都显示了技不如人的窘境,说吉利是拯救者也不为过。更重要的是,多元重工业还是控制了51%,人家面子給足了。

可是,这个号称为敦马的亲生儿的公司,在当时引来敦马强烈的反对。当时纳吉虽没有说国家没钱来拯救了,要嘛关闭,要嘛脱售,但是,他的反应,正影射了当时的他和此时的敦马所面对的选择是一样的,而他选择了脱售却又不失去控制权。无论如何,只要他没有顺着敦马的意愿而行,将来如果敦马掌权,他就是一名罪人(当时可没人想到敦马真有重做首相的一天)。

敦马最后的决定,应该和当时纳吉的决定一样。你们别笑,历史是会重复的,虽然重蹈覆辙的阵营不一样。不过,我们都知道,纳吉和敦马的性格是不一样的,不同性格的人做同样的事,可能发生不同的结果。

从普腾的例子,可见敦马是不允许外人干涉国产公司的运作的。这一点,可以引申到他任用敦达因来代表他与中国谈判,或者由敦达因开口批评一些国事包括马航事件可见一斑。外国人或者年轻的大马一族肯定不了解:敦达因既非内阁成员也非国会议员,何以他的言论和受重用程度还大于上述人民委托的代议士?

即使纳吉救普腾的方式是救马航唯一可行之道,敦马是不会也不屑学他的。那么,这样的情况之下,还有白武士肯出钱又出力来拯救马航?以敦马的性格,最后,唯有自己救自己,或者宣布一些“人民不明白但他明白”的方法。而自救的后果是,历史将又重复:政府又再浪费一大笔财力,徒劳无功。

我们再看近来政府宣布的一些计划如居林新机场、国产车3.0,就可知道政府正一步步走回以前私营化的错误,这课题牵涉更广,以后我们慢慢讨论。

Sunday, March 24, 2019

阙上心头083之马航该不该关闭(2)-改革倒在执行力


阙上心头083之马航该不该关闭(2-改革倒在执行力

上期说到依特里斯重组马航时,半途换将,2009-2015换了两个执行长。新执行长自然有新的计划;长话短说,全部以失败告终。其中最吊诡的是依特里斯的副手升正的东姑阿兹米尔在2011811日辞去执行董事,而当时正是马航宣布和亚航洽谈联营,显而易见,东姑是不满国库的这项建议愤而求去。隔了一个月后,国库派出阿末佐哈里(简称AJ)前来坐镇。这引起了一些舆论,因为AJ既非来自航空界,也不是重组专家,国库是不是认为它可以凭内部力量拯救马航?

AJ接任后,确实打算有一番作为,于是在201112月宣布了其长达43页的业务重组计划,但是,问题不因为长篇大论而解决,马航的亏损继续扩大。和亚航联营告吹,发行附加股筹集资金后无法转亏为盈,到了2014年的MH370失踪和MH17被击落的事故,让马航载客率大跌,终于成为压倒马航的最后一根稻草。国库最终决定闭门重组,献议以27仙私有化马航,再注入60亿令吉来协助它重组,希望几年以后以一个全新形象而有盈利的马航和大众见面。

如果国库遵守它的承诺,新马航纯粹以商业利益出发,只飞行到有利可图的地点,同时只留住“有用”的员工,不保证员工有个铁饭碗,那么,事情或许大有可为。但是,有盈利,才有存在的价值,这麽简单的答案,难道以前的执行长没看到吗?答案是:再完美的计划也只能倒在差劲的执行力(尤其是那些负责营运、成本和航线的管理层)。

国库接下来以开放的方式征聘新总执行长,成功笼络了曾经将比利时航空和爱尔兰航空起死回生的德国籍航空业老手穆勒,为马航新生带来了希望。可惜,这颗救星在大马只能成为流星。在签了三年合约,开始将马航导入正轨,转亏为盈的过程中,穆勒一年后突然宣布以个人理由辞职,留下幻想翩翩。那时流传,穆勒批评 “马航职员睡觉论、东西总买贵”以及大马空服职工总会强硬反驳穆勒“不懂大马文化”,“睡觉必有理由”,显见他的改革已经遇到人事上的阻力以及政治的干预,不能全力授权,不如不为,这是西方行动派的最佳写照。

如果一次辞职是意外,第二次辞职则凸显了马航管理层无能的内部矛盾。201710月,点名接手穆勒的彼得贝柳也在约满前离职,最终由由大马籍的马航首席营运员依兹汉接任,这场怀疑是“排外”的风波终于落幕。这之间还有一个小插曲,那时恰逢前首相纳吉访美,纳吉宣布马航将向美国波音股市购买超过100亿美元的飞机,让国民,甚至是国库管理层傻了眼。一家要注资60亿令吉重组的公司,竟然在连当家老板也不知道的情形之下让国家领导宣布100亿美元的采购,而偏偏这国家领导又是当家老板(国库)的老板,如何是好?完全不晓得此事的总执行长,还有任何颜面留下来?在政治干预下,私营和公营完全混淆了!

敦马说马航有三条路可选,关闭、脱售或继续营业,这个三岁小孩子也懂。问题是托词没有钱再救马航了,所以可能卖掉马航,那是骗三岁小孩子了。从马航多次重组的经验中,不难发现确有(接近)成功的例子,例如依特里斯时代和穆勒时代。拯救一个多年品牌,方法多的是,问题是如何全面授权让负责人放手去做,而且不让政治和强大的职工会干预。一句话没有钱就随手抹掉一家历史悠久的大马品牌,也不看看30年来在三任首相任期总是避重就轻的扎砸下大笔钱美其名叫拯救,实际是浪费,因为始终没有正视它的核心问题,对症下药;马航如果能言,必定厉声抗辩呀!

Sunday, March 17, 2019

阙上心头083之马航该不该关闭?


阙上心头083之马航该不该关闭?
马航该不该关闭?答案众人皆知,何须辩论?至于会不会正视,则有所保留。

马新分家以后,马航在1972年成立,在1985年上市,新股售价1.80令吉,30年后在2014年除牌下市,除牌价是每股0.27令吉。这当中马航进行过不少企业活动集资,不过总的来说,守到最后,是失败的。

1985年上市,笔者尚还年幼,没有参与其盛,倒是2014年下市的特大,笔者参与所见,当时出席的股东,许多是抱着爱国的情意结,自上市以来从没卖出,结果落得亏损离场,而且是被逼离场。当时许多爱国者离开时依然抱着一线希望,希望马航重组成功,几年后重新投入他们的怀抱。而董事部也信誓旦旦,约好公司业务重上轨道后和股东再见(预期是2018-2019年)。如今新政府执政,竟然传出可能对长年亏损的马航宣告投降,想要脱售或关闭它,真令人不胜唏嘘!

到底马航是吃错了什么药,每年都要蒙受巨亏?如果要拯救,又怎么拯救?如要拯救,且看回以前的例子,警惕自己,别再犯下同样的错误。1994年,政府宣布马航前主席达祖丁以每股8令吉买下马航32%股权(17.9亿令吉),将马航私营化;之后97金融风暴来袭,当时马航市价跌到4令吉以来,可是政府允许达祖丁以每股8令吉卖回给政府,由私营化转回国营化;这是马哈迪身为首相的时代。这种错误,不要再犯。

之后,是一连串的重组,主要由国库在2004年向财政部收购马航,担起这个“不可能”的任务。那时马来西亚航空公司(PMB)亏损达28亿令吉。国库之后聘请了企业明星丹斯里依特里斯(IDRIS JALA)前来营救马航,他推出的马航转型计划系列1BTP1)确实对马航有所帮助;不过,也有分析员认为该计划只是把马航的巨额亏损转移去PMB,扫入地毯下,马航因此成功在2007年取得8.5亿令吉盈利,是有史以来最高的盈利。

可惜,马航时运不济,2008年遇到金融风暴,同时油价冲上每桶百多美元,以致依特里斯的转型计划系列2BTP2,把马航转型成为5星级航空公司)触礁。而依特里斯却在这个关键时刻无法看守马航成功执行BTP2 2009年被召进内阁处理更严峻的经济课题(他成为首相署表现管理及履行单位PEMANDU的总执行长),负责政府转型计划(GTP)。

虽然如此,依特里斯的BTP1凑效,20082009年马航皆取得盈利2.4亿和5亿令吉。换执行长的后遗症开始发酵,2010年的盈利跌到2.3亿令吉,已经敲响了警钟;在2011年亏损扩大到25亿令吉,大家才如梦初醒,原来好日子不再,高油价和低管理层质素再一次拖跨了马航。

不应该再犯的错误:找到一位好总裁,就让他贯彻他的革新计划,直到完成,不要半途换将或者半途而废。这种情形在马航私营化后的2015年新总裁(首位非马来人总裁,穆勒)上任之后也发生过,他在20164月宣布马航获利14亿令吉,不过却在不久后离职(!)。回顾起来,马航股东(国库/政府)不会承认在人事上犯错,但是我们一介平民却不这么觉得。(待续)

Sunday, March 10, 2019

阙上心头083之选择性强制政策


阙上心头083之选择性强制政策

在股市投资的散户们,最讨厌的除了投资的股票亏钱之外,大概是大股东出招,强制性从我们手中夺走我们发股票,即使在出价的过程中,我们赚到钱;亏钱那就不用说了。有些新手会问:“股票买了不是属于我们的吗?如何可以硬硬夺走?”

当然可以。现实生活中最容易的就是全面收购。如果全面收购里有超过90%的非利益股东票接受献购,那么大股东可以强制性收购剩余的10%非利益股东的票。换句话说,不管你同不同意,他还是可以付你收购价钱,然后夺掉你的股票。这是法令规定。另一个比较复杂的“选择性资本回退”,如果献议者符合若干条件,也可以把所有收到献议的小股东的股票全部买断。

自从希盟接任政府以后,他们推动一些政策的手法很类似这种方式。人民是不喜命令式的强制性政策,许多政策因而引起民怨,可想而知。不信吗,我且列下一些“强制性”的政策,让大家看看:

-    强制议员申报财产(执行上似乎避重就轻);

-    强制进行国产车3.0计划;

-    强制性青年必须修完中学课程;

-    强制性接受废除死刑,反对的执政议员得辞职(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不成文的执政规矩);

-    强制性在餐厅及公众场所禁烟(这大概是最受非烟民欢迎的强制性政策);

-    强制性要吸毒的青少年父母受罚(!);

-    强制/化退休储蓄;

-    (最新的)强制性安装儿童座椅……等等。

这里面当然有好的政策,就好像有时我们也会遇到超好的全面收购价钱。我想,希盟许多语调皆用“强制性”的字眼/口吻,大概是以前在野的时候,说话没人听,往往要强调话语的重要性;强调的语气用惯了,执政了以后,一时间却转不过来,就变成了“强制性”。

要进行全面收购的大股东们,如果要收购成功,必须使出适当的示弱手段,或说市道艰难啦,或说出价合理啦,绝对不能摆出一副“吃定你小股东”的嘴脸,这才可以搏同情兼达到目的。可是希盟诸君,大多数初尝权力滋味,迫不及待的露出官老爷的气派,无视人民最讨厌的就是高压手段,于是,有理野变得无理。

况且,最大的问题是希盟采取的是选择性强制政策,难免让人民认为他们是努力有余,诚意不足。为什么不强制承认统考呢?为甚么不强制废除大道收费呢?为什么废除了GST,却换一个SST的税制呢?还有,为什么当了政府以后,所见所闻,都和民间越走越远,人民埋怨物价越来越高,您却夸说通膨1%,有史以来最低!

人说新加坡政府像个大家长,安排好人民从出生到退休养老的生活;可是,换到希盟做大家长,萝卜没給,却时时拿个大槌要当头敲下去惩罚,人民如何接受呢?这就好像一个逼人的全购计划,小股东即使无法抵抗大股东的逼售,仍要群起而反之。

 

Sunday, March 3, 2019

阙上心头082之投不信任票


阙上心头082之投不信任票
伊党玩手段毕竟玩不过敦马,傻傻的签了协议,才发现被人摆上神台,忙不迭的顾左右而言他,告诉大家,原来有某党要倒敦马,所以他们见义勇为,如果有人要投敦马不信任票,他们会站出来为敦马后盾,至下一届大选为止。这真应了俗语的“马不知脸长”
上一期我把大马国会形容成公司,不过只谈到其中一个大股东希望联盟的股权,没有让大家一窥全豹。今期我们就来看看,如果国会作为一公司,里面的股权分配是如何。大马国会议席有222位(100巴仙),当中希望联盟目前控制了126席(希盟的公正党:行动党:土团党:诚信党席位为50422212),即56.7%,已经过半。
国会和公司法律一样,一名大股东控制了50%以上的简单多数票,已经足以决定许多公司决策,例如委任总执行长(首相)和管理层(内阁)等。至于遇上特别情况,则另当别论(例如涉及资本的动议--公司一般上要超过75%股权赞成票;而国会的事项包括修改法令等,则是要超过三分之二的大多数票才算通过)。只要过半,最低限度,反对派无法将执政派踢出管理层(内阁)。
大股东当然还有友善伙伴或相关人士,这些股东虽然不直接属于大股东,但是和大股东关系友好,必要时可以站在一起,扶持一把。在国会里,如果沙拉越政党联盟19席,沙巴的民兴党8席,最后还有6名行踪未定的前巫统议员,及少数自由人士,都属于友善伙伴的话,那么希望联盟在一切决策最须要的三分二席位,已经到手,反对党无法阻止希盟的任何决策。
那么,我们将镜头转一转,看看国会大股东---希盟内部的权力斗争。上期我已提过,这家“公司”,由4名大股东组成,本来是刚刚过半(即117席,52.7%),不过在土团党广收巫统叛将之后,实力大增,控制了“公司”的56.7% 126席)。不但如此,土团党的实力可能在编收剩下6名前巫统议员后进一步膨胀。如果再拉拢沙巴潜在的青蛙议员,和沙拉越联盟组团,席位可增到最多53席,一举跃升希盟最大党。别以为这是痴人说梦,政治和商业一样,唯利是图,什么都有可能。到时剩余的36名巫统议员(纳吉和阿末扎希不算)识时务者为俊杰,纷纷归顺,土团党可能改一改名为“土统”或“巫团”党,立即成为国内第一大党(股权最大),无须看人脸色。
要投首相不信任票,须要收集222票中的112张票;伊党言外之意的两党,加起来已有92席,加上不满敦马行事的其他党派大有人在,试问伊党区区18席,如何保得住敦马?因此伊党所谓的背后支持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敦马说无须伊党背后支持,也是对的。毕竟政治上的承诺,不值几文钱,真到那时,恐怕发生伊党阵前倒戈,反插他一刀的可能性还大些。从希盟四党必须团结一致才能组政府,到敦马积极开花散叶,至今为止,公正党和行动党陶醉于新的权力分配,对敦马的安排服服贴贴,除了了解分则两失,唇亡齿寒之道的同时,也自信土团一个小党,翻不了天。
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总执行长,肯定明白增加股权,才是永垂不朽的最大本钱。剖析了“国会”这家公司的股权局势,我们且看老谋深算的首相如何继续“自强不息”,扩充自己的股权,不但不被人拉下马,还要反客为主,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