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8, 2010

Sime

玉楼金阙03之“100年的殊荣”

一个人活上100年我们称之为人瑞,他必然见证许多我们没有亲身体验的历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一栋建筑物历经100年我们称之为历史遗址,奋不顾身的阻止资本奸商为本身利益而将之破坏。一间有100年历史,历久不衰的公司呢,我们希望它可以继续茁壮,让我们很光彩的把这份殊荣传承给我们的子孙,让他们在下一个100年谈起我们这一代的故事。

马银行刚刚欢庆它的50周年纪念,业绩突破历史新高,股东与有荣焉;我国的更老牌公司--森那美,却以沉痛的心情迎来成立100周年纪念,原因是旗下公司严重超支,亏损逾20亿,引起各界大力鞭鞑。董事局在进行股东大会之前给予调查汇报,不过由于许多细节属于机密文件,不便在进行诉讼之前透露,股东听了董事局的报告之后,还是宛如雾里看花,满脑迷团。

一些成为其股东有上几十年者,忍不住在大会中炮轰董事局。听他们细数森那美历年来因投资错误所犯下的亏损,原来类似这样的问题并不是第一次发生,而是围绕着森那美,每隔几年就借尸还魂,用另一种“形式”来呈献!所幸森那美是传统上强大的种植公司,才不至于在丑闻只倒下。

股东们已经一再的敦促森那美不要涉及他不擅长的领域,可森那美总是忠言逆耳。印象所及,之前涉及金融业,就让它蒙受重大亏损;如今的能源工程,也是近几年油气领域大热才涉及,一旦金融风暴来临,就突显了经验不足的弱点,任人鱼肉。

我们的心目中,森那美是国家的骄傲。虽然几年前的8家公司大合拼,最终以森那美为依归颇让人诟病,但最终森那美得以完整保存“SIME DARBY” 的公司名号,而不是起初建议的“Synergy Drive” ,的确是让人忍不住要浮一大白。

马来西亚人是善良的,容易原谅人的,何况这次犯错的是我们国宝级的森那美。把责任怪罪在董事局,也于事无补,不如让他们做完他们的责任,我们再来评断。无论如何,大会之后,有六名董事不寻求续任,不晓得是引咎呈辞,功成身退还是让给更好的贤能。

吾生也有涯,我们肯定不能随森那美欢庆它下一个一百周年纪念。不过我们希望森那美可以痛定思痛,浴火重生,找到自己的强项定位,和将会屡创历史新高的股市共午。这样至少多年以后,我们回顾这段美妙时期,没有少了我们的伟大品牌---森那美!

Dr Doom

魅力末日博士
The Edge和Personal Money于11月13日在吉隆坡主办了一项股市讲坛,邀请曾被多家国际著名投资杂志评选为当代杰出的金融与投资人的“末日博士” ,麦嘉华博士(Dr Marc Faber )前来主讲,许多读者或投资人慕名前来,一睹大师风采,同时与之取经。麦嘉华博士是颇具争议性的灾难预言者。从1987年的美国股市黑色星期五、1990年日本股市泡沫、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及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他都准确提出过悲观的预测,因此享有“末日博士”的封号。这次的股市讲坛一如以往,是主办当局回飨读者的感性之旅,报名者无须付费,因此消息一出街,即日爆满,一票难求。当时笔者因私事迟了一日报名,竟只能排在候补名单,幸亏由于反应热烈,主办当局决定将地点移师去能容纳更多人的KLCC会议厅,笔者才侥幸取得一票,当下战战兢兢,尽快答复务必出席,深怕一个差错,席位又让他人抢去。

末日博士的演讲被视为压轴好戏,安排在讲坛的最后一小时才进行,果然名不虚传,短短一小时的演讲,与席者全都获益不浅。看他对联储局和其主席伯南克(Ben S. Bernanke) 的嘻笑怒骂,观众们嘻哈绝倒之余,也深深折服于美国人的崇尚自由言论。民风比较不开放的国家如大马,如果这般公开讽刺政府和财长,怕官司早已吃不了兜著走了。

笔者恨不得生多两只手,能及时把他的精知灼见一一摘录下来,不过麦嘉华博士的理论博大精深,就算能够抄完,一时半刻之间,也是消化不来。在此只能尝试提一提他对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 的见解。所谓量化宽松, 简单来说,就是中央银行“无中生有” ,大量印刷钞票,将之流入民间。

美国如果采取这种政策,其美元就只有走弱下去,以美元为首的热钱将四处流窜,走向美国以外,这将逼使日元、人民币还有其他的货币升值。问题在于美国不断“输出” 美元,颁发订单给需要美元的国家,比如说A国。这将制造一个现象:由于A国的制造商获得许多订单,他们将提高生产量,这将促进国家经济。经济有成长,人民将获得更可观的收入,打工一族也得到加薪。由于薪水增加,购买力增强,开销增加,欲望需求随着提升,货源不够共应的话,就会起价,通货膨胀跟着来了。最后,屋价地产也水涨船高,股市大力上扬,原产品价格暴涨,泡沫浮现。这时,可笑的是,当初始作俑者的美元,已经贬值,而市场上充斥过多的美元供应,导致A国货币增值,但却比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多数人民享受不到“富起来” 的感觉,反而越来越有“钱不够用” 的窘态。直到有一天,经济过热,泡沫爆破,国家经济不堪打击而倒地。

这就是末日博士为世界所敲的警钟,也是其他大国(除了美国) 的担忧。如果为了避免这个现象发生,结果你也印钞票、我也印钞票,大家都来量化宽松,最后全球的国债市场将会崩溃,货币的价值将会蒸发,也许世界最后不得不爆发一场战争,以贵金属如黄金为本位,重新出发。

所幸末日博士对亚洲还是很有信心,觉得她仍然是世界经济动力的火车头。而他之前的四位财务专业分析员也对大马或亚洲未来一年的展望极有信心。另一位资深技术讲师,经验丰富的骆(敏源) 先生更用生动有趣的手法呈献出大马将迎来难得一见的超级大牛市,让出席者担心之余,又仿佛见到一线曙光。

Sunrise-2

阳光普照
上星期才说到本地著名产业公司阳光(Sunrise) 冲出海外,成功在加拿大插下第一枝胜利的旗帜,这边厢UEM置地(UEMLand) 突然平地一声雷,在屠妖节前夕宣布以换股的方式,有条件全面收购阳光股权,而且已经获得阳光执行主席拿督童贵旺兼数位大股东的祝福,一举取得40.3%支持此建议,离其目标--最少50%加一票已不远矣。由于双方的公司文化迥然不同,是次并购对双方事关重大,许多高层到消息公布那天都还蒙在鼓里,保密功夫可说做得十足。

UEM置地是以换股的方式全购阳光,参考价是2令吉80仙,阳光的股东可以选择以1股阳光换取1.33UEM置地新股(参考价2令吉10仙) ,或者换取2.8股UEM置地的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定价1令吉,转换价为2令吉30仙,为期两年,两年内如不转换,UEM置地将以每股1令吉赎回) 。前者就比较直接,以UEM置地停牌价2令吉26仙来看,阳光股东获得约8%的折价,不过没有涉及现金交易。后者就要看UEM置地未来两年的前景,因为该优先股并没在马股市上市,所以股东不能公开买卖,而且这两年不得享有股息。不过优先股也有两个好处,一个其风险很低,如果两年内UEM置地股价不济,股东仍能在期满时领到2令吉80仙现金;万一UEM置地股价大起,比如涨到3令吉,股东可以一股加1令吉30仙转换,比直接换新股赚更多钱(见表一) :
每1000股阳光换 若UEM置地价涨至3令吉
直接换股方式 1330UEM置地 值得3990令吉
换优先股方式(1)- 转换价为2. 30:1股 2800 UEM置地优先股可换得1217股 值得3651令吉
换优先股方式(2) -转换价为(1+RM1. 30):1股 2800 UEM置地优先股加3640令吉可换得2800股 值得8400令吉(扣去多加本钱3640令吉,即值得4760令吉)

哪一个方式比较值得,我们让分析员去为我们一一剖析,笔者在这里所看到的,是两个作风完全不一样的产业公司,在各有所求之下,冒着文化冲突的风险之下结盟,踏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众所皆知,UEM置地是属于官联公司,77%为国库控股所持有,虽然地库很大(过万依格),但没有一个很出名的品牌,与其说是发展商,不如说是卖地皮更贴切;而且,市值约80亿令吉,本益比高达70倍,难免不受投资者青睐。反之,阳光这品牌,完全是本地私人企业在高档房产的品质保证,在大马是如此,在加拿大也是如此,不过却局限于地库很小(约164依格) ,市值也只有13亿令吉,虽然有强稳的赚幅,却往往不被大型投资者相中。

料不到这两个产业公司竟然能看中对方的优点,同时包容其缺点,如能精诚合作,必能达到相辅而成的目的。诚如笔者前篇所言,拿督童贵旺所推出的第三阶段的成长,将会把阳光公司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如果是多种产品 、多个地点,单凭阳光自己,绝对不是问题;不过如果要营业额成长以年倍增,必须有庞大的地库供给,这方面UEM置地可以轻易办到,至于维持利基赚幅,阳光应该游刃自如。同时国库控股也得以借助阳光的(品牌)力量,在国内的大型产业计划(如伊斯干达计划、公积金局在双溪毛糯RRI的发展计划等) ,或是跨出海外的屋业发展计划,更有效的“普照大地” 。

不管阳光最终会否除牌,拿督童贵旺新成长阶段的首次重槌出击,已把阳光股价推向比较合理的2令吉80仙,相信拿督童的股东们,必然很关注其下来的后续动作。

KLSE

试叩历史新高
不知不觉,马股已站上1500点。在这里,奉劝您不要太相信坊间的话,更不要无条件接纳免费的股票贴士。如果您在这两年没赚到钱,先恭喜您,因为下来一年财神的大门还是为您而开。如果您在这两年赚大钱,我更要恭喜您,因为您智勇双全,在危机中抓到契机,为人所不能,该得个“赞” 字。如果这两年钱没赚到,反而亏了,那也希望您不要放弃,迎向美好的明天,总有意气风发的一日。不过话说回来,马股离历史的高点(1521点)只是区区的15点,创造历史新高只是时间问题,我们更关心的,是下来的路要怎么走。

有人说,突破历史新高,必然面对投资者套利,先经过一轮卖压,才会重新攀回上升的轨道。这话不尽然对,我们之前的1300点、1400点,同样有这番话冒出来,不过当它突破后,现在回首看来,似是发了一场春梦,似假还真,转眼间已在挑战--跨过了1500点。所以,专家不能告诉您未来绝对的发展,专家只能帮您分析历史:结果A是甚么种的因,若不是A,那么结果B又是甚么原因造就。

那么,会越来越多人觉得太高了,应该要离场观望吗?这要看您乐意听到甚么声音。觉得股市太高的人,早在1100点就已经说出他的担忧了,只是聪明的您没听从他而已。这就如觉得楼市泡沫化一样,知道甚么是泡沫吗?炒楼的人告诉我,有通货膨胀就有经济泡沫,您相信吗?笔者倒遇到越来越多的朋友和顾客转行去卖产业了,看来产业似乎才刚刚热起来呢!

我们看年头股市似乎跌跌撞撞的,还怕它双衰退,没想到下半年竟然生龙活虎,大大应了今年虎年的虎虎生威。看淡市的人大跌眼镜,消声匿迹。随着马海事重工控股(MHB) 辉煌挂牌,首日溢价90仙,散户价由3令吉61仙涨至4令吉51仙,让大家乐开怀。其母公司MISC的小股东尤其高兴,盖小股东享有蓝表格权益,公司大方的有求必应,让所有申请者都分到一些MHB的新股,大家一齐赚钱。

紧接而来的,是未上市已先轰动的国油化学(Petronas Chemicals) 。无巧不成书,去年引起轰动的吸资王明讯(Maxis) ,也是在11月上市,看来首相蛮喜欢的数字(11) ,一再的捎来佳音,说不定大选也落在明年的11月呢。即将上市的国油化学,其吸资能力比明讯有过之而无不及,筹资达125亿令吉,是今年东南亚融资规模之最。不但如此,单以散户价5令吉5仙计算,80亿的股本已值404亿令吉,成功突破金融、种植或电讯股垄断马股最大市值的局面,一举占据第五大市值,为油气/工程股争光。同时,它也将成为30综合指数股,为马股攀上历史高峰尽一份力。这里不得不提的是,随着马股水涨船高,30综合指数股也将重新洗牌,那些忝居末席的如成功多多、马航等地位岌岌可危,若不力争上游,必为更强者取代。

最后,且附国油化学和马海事重工一些基本比较,让有意思申请者(截止日期为11月9日) 参考:
国油化学 马海事重工
散户申请价 5令吉5仙 3令吉61仙
票数 80亿股 16亿股
净资产 1令吉97仙 1令吉20仙
每股净利(2010年3月) 27.5仙 17.4仙
每股净利(2011年全年化预测) 30.5仙 27.6仙
派息政策 50%净盈利 视情况而定
超额申请 ? 7.76倍
首日闭市价 ? 4令吉51仙
首日溢价 ? 90仙(25%)

Sunrise

阳光照在加拿大的国土上
很多人认为,加拿大是一个寒冷的国家,其位置比美国还要向北,因此可说是远离赤道;温可华,一个比较为我们熟悉的城市,常年气温在摄氏0-22度,与其说它凉爽,不如说它是冷,一点都不过份。不过,从今年开始,马来西亚的阳光,慢慢的洒进了温可华邻近的列治文市(Richmond),让这个国家,比以前更多了一点点温暖……

大马著名产业上市公司阳光集团(Sunrise) ,多年来其发展地区一直围绕着满家乐(Mont’ Kiara), 今年不止跨出海外,在加拿大首次推出其首期房屋计划,更在短短一个月内悉数被订购,缔造了骄人的成绩,也为马来西亚争光,成为大马人的骄傲。这项称为“都市绿洲”(Urban Oasis) 的Quintet产业计划,将在列治文市中心建起5座16层高的大厦,发展总值约马币12亿令吉(加币4亿元) ,第二阶段的产业将会在明年2月推介,预料会掀起另一波抢购热潮。

我们只要细读阳光集团上个月出炉的2010年报,不难发现,新的一轮为期5年更强劲的成长,已经在2011财政年启动,该集团执行主席拿督童贵旺正要和整个团队一起大展拳脚,给忠实股东编织一个前所未有的梦想。拿督童贵旺强调,这是第三阶段的成长(Stage 3 of Growth) 。阳光集团在初期只是一间规模很小的发展商,当时公司只有一种产品(住宅公寓) 、一个地点(满家乐) ,其营业额徘徊在1.5亿令吉左右,盈利也局限在3-4千万而已。

到了2003年,拿督童贵旺正式入主阳光集团,也把公司带入为期7年,第二阶段的成长:多种产品(住宅和商业) 、一个地点。在他的领航之下,公司成功突破2亿营业额,最高去到8亿令吉,而税前盈利也激增至5倍至2亿令吉。随着08年金融风暴的平息,拿督童贵旺认为,是时候为公司攀升另一个高峰了,因此计划了第三阶段的成长:多种产品 、多个地点。

虽然这么多年来,满家乐几乎可以和阳光集团划成等号,不过,由以前的瘦田无人耕到现在的耕开有人跟,其他的产业公司也渐渐入驻满家乐。满家乐仍然是阳光集团的主要发展重点,不过从2010年开始,阳光集团毅然走出满家乐,为其他地方带来温暖。除了之前所提到的加拿大,阳光集团也打进吉隆坡市中心,计划推出约4.8亿令吉的Solaris 大厦(Menara Solaris) ,离KLCC只有500米之遥。另外,靠近绿野仙踪(MINES) 的加影地带,阳光集团将会发展一个53依格,价值约5亿令吉的住宅区。同时,公司也和森那美联营位于莎亚南Bukit Jelutong,一块21依格综合发展计划,初步价值估计约有10亿令吉。

由此可见,阳光集团第三阶段的成长,一开始已将公司营业额突破10亿,盈利也可能到2.5亿令吉以上,可说是势力万钧!如果以第二阶段来作个参考,领导层应该以达到40亿营业额、10亿税前盈利为终极目标(见表1),不过这只是笔者的臆测,希望不会给管理层带来压力。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笔者估计)
营业额 1.5亿令吉 8亿令吉 40-50亿令吉
税前盈利 3-4千万令吉 2亿令吉 10-12亿令吉
唯有伟大的梦想,才能成就伟大的公司,我相信在第二阶段刚开始时,大家也难以想象阳光集团可以成长至斯。不过,仍然有比她更大的公司在前面,所以,要么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继续壮大,要么偏安一方,最终被时代的洪流淘汰,可以相信,阳光集团的舵手,决不是坐以待毙的那种人。

这里必须说明,阳光集团的缴足资本只有5亿令吉,要她每股赚2令吉(盈利10亿) 似乎有点痴人说梦,其实如果遵循与时俱进的道理,到时其股本自然而然会提升到另一个境界,毋须过虑。这就如现在公司净负债约为3.7亿令吉(负债比33%),不过计划在2014年零负债,好象也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但领导层有胆量提出这个挑战,就有本事担当下来。欣闻公司也决定再检讨08年冻结的35%股息政策,由于公司须要保留现金来发展,预料新股息政策同样是在25-35%派发率,这的确是公司进一步回馈股东的好消息。也许更多的好消息,正在接踵而来。

改变要快,而且适时

政府本周一正式推介经济转型计划一书,并先声夺人的见证签署九项投资超过300亿令吉的计划,让人民初步觉得政府真的是决心转型,而不是沦为大选的口号或空谈,有了个好的开始。我们也在其计划指标里看到一些顺应时代的转变,是不是够快够适时,这里只略谈一二。

最令人民及保险业者开心的,就是此计划书对人民投保的进一步认可。众所皆知,我们一直在争取政府正视人民投保的重要性,而认为公积金和保费应该分开扣税。政府在这10多年来的预算案也适度的做出一系列的调整,至今为止,公积金和人寿险保费的可扣税额是6千令吉,另外医药保健或儿童教育保险为3千令吉,以及1千令吉为年金计划。如今在经济转型计划里,提及将来会把公积金和保费分开扣税,各6千令吉。不过,也不必太过高兴,文中有特别提及,扣税额提高2千令吉,即是把公积金和人寿险分拆,如果是公积金扣税额为6千令吉,人寿险保费为2千令吉,其他照旧,那么,对一些没有缴交公积金的自顾人士,扣税额反而少了呢。幸好书中说的是将来,而不是即刻在财政预算案中敲定,财政部还有许多时间去把如何分开扣税做得更完美。不过,也因为是“将来” ,随着时代进步,我们发现,不论是公积金或寿险保费,每年6千令吉(即每月5百令吉),距离高收入阶层是太远了一点吧。

这让我想起近来闹闹嚷嚷的22万令吉房屋。首相固然是一片苦心,宣布月入3千令吉者购买22万令吉以下房子可获100%贷款措施,但住在都市的国民来说,此项好消息来迟了5年或是10年,如今巴生谷、柔佛、槟城一带的屋子,要找间少过30万的也难!所以,一项利民措施实行之前,是有必要去坊间访问,看人民是否受益,否则就象画饼充饥,感觉象是好一点,其实仍然饥肠辘辘。

另一个让我看了觉得蛮有意思的是公积金存款。目前约有7千名会员的存款超过1百万令吉,他们可选择提款不过却很少人这么做(大马人的保守是出了名的,把钱提出来?放去哪里?) 。将来公积金局将把1百万令吉以上的存款股息锁定在2.5%,希望会员们会选择提款出来,交给更好的财务规划机构管理。这是在减轻公积金局的压力吗?相信这将涉及修改公积金法令,不过,就算成行,公积金还是有许多好处是财务规划公司无法可以给予的,比如,公积金存款不受破产法令所影响;只要有提名,一旦逝世,其提名人不必经过遗嘱即可领得死者的公积金,还有,利息收入是免税的,等等。财务规划公司除了在回酬方面可能胜出,其他到是乏味可陈。对这些公积金百万会员来说,保本、稳定又安全的投资,是先决条件,毕竟有钱到了一个地步,回酬还在其次。何况公积金局多年来为人民服务,形象怎样也比商业机构好,要他们蝉过别枝,怕不是限定股息顶限就能办到,让他们觉得,有人(机构) 是真心的为他们谋求比公积金更好的福利才是首要条件。

Thursday, October 28, 2010

私人退休基金的潜在回酬指标
2011年财政预算案声明,现有的保险和公积金六千令吉税务减免额将扩大至私人退休基金的缴纳。这和去年的财政预算案一样,让人看了充满问号,到底怎样才算私人退休基金?犹记得2010年财政预算案, 首相也曾建议加多一千令吉税务减免额给予年金或保险公司推出的退休计划,当时笔者还和一些顾客兴致勃勃的等待进一步详情,没多久,消息说延至2010下半年执行,如今2011年预算案也宣读了,看来是无限期展延了。所以,首相今次说的六千令吉数额,不知是否谬误,怎也得对那不见的“一千令吉” 交待一下。

再者,我们要进入高收入国家,个人年收入约5万令吉,如果依公积金缴纳11%的计算,税务减免额已达5500令吉,还谈甚么保险和私人退休基金?没能享有扣税优惠,单单从唤醒人民未雨绸缪的重要性着脚,肯定事倍功半。同时,政府不透露私人退休基金的机制,以及政府如何扮演督促的角色,也令人觉得这建议迟迟无法定夺,其实是知易行难。

财政部的某位官员在近日指出,为了鼓励民众投资私人退休基金,公积金的股息将会逐渐减低,这印证了许多官员对该建议一知半解,胡乱臆测。首先,公积金局的职责,是不曝露在更高的风险之下,为会员牟取高回酬,而不是削足适履,降低应得回酬来成全他人。其次,有了私人界的加入,希望会营造良性竞争的气氛,大家共同为参与者制造更好的盈利回酬,才不至于把(公司获利)利字摆在前头,本末倒置。

不过,私人退休基金的推出,肯定功利为主,叫私人机构不盈利当先,而把人民服务为主,同时还要由政府监管,不如叫他们去从政。当然,如果可以缔造双赢的局面,又另当别论。其实人民对私人退休基金并不排斥,只是公积金局金玉在前,难免拿来比较,如果不能更胜于蓝,税务又没优待,何必舍近求远呢?

所以,人民对私人退休基金的期待,一时之间,只怕还是要把公积金局所能提供的来做个标准。公积金局首先是保本,然后是保证2.5%的基本回酬,如果私人退休基金连这两点都办不到,很可能推出了也无人问津。除此之外,在提款的限制,满期(即退休) 的支配,以及如何确保实际情况不乖离预测回酬,甚至有可能超越原本目标,都是人民极度关注的。欧美国家有许多年金计划,由于牵涉的利益付给期限颇长,所以年回酬保守估计在3-4巴仙左右,这对我国人民来说,不会比公积金局的平均4-6%有吸引力。看来,私人退休基金还没推出,公积金局的年回酬已经成为不可忽视,同时必须超越的指标了。

Budget 2011

经济转型的序幕
首相在宣读2011年财政预算案时,语重心长的叮咛,2011年是经济转型的序幕,是迈向高收入的开端。或许是为了准备将要来的大选,此次预算案四平八稳,没甚么惊喜也没很大的痛苦。大家害怕的产业盈利税保持不变,消费税早事先宣布展延,烟酒赌博等罪恶税也没提及(其实早在财政预算案之前,该加的已经加了,毋须一加再加) 。只有服务税起1巴仙,包括看付费电视如ASTRO等也要付6%服务税(即是叫您支持国内免付费电视台云云) ,幸亏ASTRO已经除牌,不然股价难免受到冲击。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国人期待的减个人所得税,寿险和公积金的6千令吉分开扣税等,也没有落实。

与此同时,南北大道(PLUS) 也捎来被收购的消息,UEM集团和公积金局联合以4令吉60仙现金,全面收购南北大道。这项建议显然得到首相的祝福,因为首相几天前言及他收到五份关于收购南北大道的建议书,而将在财政预算案宣读那天有个定案。浮出台面的献议如Asas Serba、MMC皆让人担心有过于倾向私人财团,到头来不能为人民牟利,反而日后出问题可能要政府埋单之嫌;只有公积金局不管是财势或背景都较受市场认可。妙的是,后者和本是大股东的UEM集团联盟,进一步解决了人力及资源管理的问题,不论全购是否成功,一旦献购完毕,公积金局大可退居幕后,继续担任其不活跃股东的身份,只问取6-7%的回酬率,让驾轻就熟的UEM集团掌舵。纳吉轻描淡写的化解了一场财团斗争,该记一功。

一些大型发展计划,也将陆续颁发,不过将由私人界扮演火车头。其中私人领域注资400亿的吉隆坡捷运系统(MRT) ,耗时10年;50亿的新吉隆坡座标,100层楼高的摩天大楼“默迪卡遗产”(Warisan Merdeka) 由国民投资公司(PNB) 发展,预计2015年建竣。而由公积金局等在双溪毛糯一片2680英亩的综合性发展地段,估计100亿令吉,更要2025年才完成。这些或多或少都在告诉你,首相在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全面落实其经济转型计划,所以,未来的大选,人民更要善用手中的一票了。

那么,股市有甚么东西受惠呢?除了打造一个国际交易板让海外证券令人期待更多详情;让公积金局可以把海外可管理资产顶限提高至20%,如果处理得对,无疑让会员有更高的回酬展望。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间公司佳南汶莱(Kbunai) 。此公司在下午四点多财政预算案宣读时,奇峰突起,从12仙跳空至16仙,价量齐升,然后一路涨至18仙,以最热门股项闭市,令人惊讶。原来预算案中特别提及,将在2011年重点发展全球首个自然生态度假村于其沙巴所持有的奈克瑟斯佳南汶莱(Nexus Karambunai), 耗资30亿令吉,而政府支出其中1亿令吉。连年亏损的佳南汶莱,股价长年居于10仙以下,这下时来运转,被首相亲笔点中,跃上龙门,身价是否暴增百倍,我们可要放长双眼好好跟进了。

我们应该多几个潘议员
从本次财政预算案的内容看来,我们不难发现,国阵在不知不觉中,已采纳了反对党的若干建议。虽然国阵议员当然不会公开承认这种有失威风的言论,不过反对党的一些见解,深得民心,的确值得参考;而且民联执政的州属,确实推出了一些良政,如果国阵处处和民联硬着干,不只欠缺深思熟虑,还可能在将来失去选票。所以,将敌之良策引为我用,固然有点“偷料” 之嫌,不过胜在掌控资源,民联也对之无可奈何,毕竟看法和见解并非注册商标,人人可加以采纳。

其中一个让民联吃了闷棍的就是收购南北大道(PLUS) 。这又得多亏08年选举我们出了一位CEO潘议员,以治理公司来治国,为民间开拓了新气象。印象中是他最先提出政府收购南北大道的建议,还为此和马华进行一场辩论(和蔡总会长的公子乎?) ,并在去年大道解秘之后,呼吁政府以165亿令吉(每股3.30令吉)收购南北大道。是他,让我们开拓了视野,了解到原来收费大道的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的,CEO从政,果然与众不同。我们有理由相信,之后的大道收购建议,或多或少都有参考潘议员的大道理。

事隔一年,首相从善如流,就接受了收购南北大道的建议,也关闭了民联在来届大选可用的一个诉求。(潘议员不必灰心,来届大选一样可以用解决大道问题来作出师表,因为还有很多别的大道在收费呢,只是,不要泄露大多机关,以免又让人偷天换日) 不过,收购价已水涨船高至230亿令吉(每股4.60令吉) ,而且,未来五年还要赔偿50亿令吉。如果不用赔偿,那么政府就可以善用这省下来的50亿令吉,和国投(PNB) 比翼双飞,一起建一对100层高价100亿的“默迪卡遗产”(Warisan Merdeka) ,和吉隆坡双子峰相映成趣,不必象现在这样落得国投独力承担形单影只的概念大楼。

我们看看南北大道上市历史,可以知道它的确是不折不扣的收益股。其2002年上市价为RM2.295,每年股息为:
年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上半年
股息/仙 7 7.5 9 12.5 14 16 16.5 7.5
周息率/% 3 3.3 3.9 5.4 6.1 7 7.2
如果上市时买入,其收益逐年攀升,未来还有28年,您根本无需面对通货膨胀的问题,那么,现在以4.60令吉卖出,是否值得,就见仁见智了。潘议员觉得值得收购,政府也正式开出价码,如果还是值得,那么,股东们似乎应该抱紧不放了。

当然,事情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所以我们需要多一点象潘议员这样的专业人材,为我们指点迷津,才不会一次又一次的被人耍了。只是潘议员是否会收到党中央善意指示,别再乱作建议,怕又被敌方引为己用?除此之外,我们仍然期待潘议员细读今年总稽查司的报告,再次为我们爆料。

再谈凭单

再谈替代凭单
本星期一,辟捷发展(PJDev) 的股东将在股东特大中讨论替代凭单的议案。虽然这该是有如例行公事,股东该不会反对,不过程序上还是必须表决通过,才能放行。笔者不想公开支持或反对这议案,只想就替代凭单继续发表意见。

在笔者的看法,附加股和凭单,都属于有期限性的权益。附加股时限尤其短,从上市交易到递交款项认购,通常不会超过一个月。这让拥有该权益的股东必须要当机立断,决定到底是不是值得注资入这家公司;也考验公司的集资能力,过了这个期限,权益自动失效。在以前,提议附加股的要求相当严格,随着时代变迁,限制也渐渐放松,距离上一个附加股的时限,也不再设一个五年的限制,而附送凭单的比例,更宽松以待。一些基本面比较弱的公司,往往送出较多的凭单来增加其附加股的吸引力;而蓝筹股如马银行、马国际船务、亚通等,本身有其一定的吸引力,则不倾向送凭单来招徕顾客。

所以,凭单之推出,是公司给现有股东的一个选择。股东可以在凭单的生命期限中观察公司的表现,如果是越来越标青,股价自然越来越好,那么股东选择执行其权力,以较低的价钱(凭单执行价)增加股份,分享公司利益。与此同时,公司从凭单执行价中得到所需的营运资本,更能加速发展,也不必另外筹资,相得益彰。

曾几何时,投资者已忘了凭单的意义,反而放大了其投机的功能。买卖凭单者,动辄希望小刀锯大树,希望低买高卖,或高买再卖更高,完全不考虑去执行它。而一些公司董事也忘了如何把业绩搞得越来越出色的本份,不是业绩亏损,就是平平无奇,导致股价长期低迷不振,也让凭单持有人不敢转换成股票。

就拿辟捷发展来说,如果是业绩,倒还算不错,近五年来公司皆有盈利,而且从没间断过派息。该旧凭单已经历了10年,是2000年随附加股而送出,可是近几年来公司股价不曾超过1令吉,叫凭单持有人怎样去转换(执行价为1令吉20仙)?就连大股东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手上的凭单变为废纸(大股东拥有约40%的凭单) 。所幸有一个叫做替代凭单的仙丹灵药,可以让手上的废纸再存活10年,也顾不得小股东鞭挞股价的不争气了。

不但如此,这替代凭单固然把旧有凭单的数目由8削减成3(注:辟捷发展建议以3新凭单替换8张旧凭单,每张新凭单售价2仙) ,不过只要补2仙而已,执行价就降成1令吉;同时,作为公司的股东,也一律获得8配3张新凭单,算起来损失其实不大。在公司方面,也成功保住未来融资的可能性。在旧凭单的计划下,原本有1.14亿凭单可带来1.37亿令吉的营运资本,不过因为不到价,即将归零;现在新的凭单建议总共为2.13亿,未来10年可能筹获的营运资本更大(2.13亿令吉) ,真是一举两得。

经一事长一智,辟捷发展应该好好善用这赚来的10年,切莫白费心机。董事局不只要作好业绩,也要作好股价,同时教育凭单持有者要适时转换来增加自己的权益,也加强公司的股东基金,不是把它当作是投机的玩意。同样的,明年有凭单即将到期又不到价的公司,如Aglobal, 亚洲商网(AsiaEP), 巴迪玛斯(Patimas), 遍视力(Pensonic), 鸿达资源(Prestar) 等,如果有意要效法辟捷发展,也应该尽早部署,不然当局为压抑投机,收紧条例,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新的凭单趋势
辟捷发展(PJDev) 的股东特大中,股东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既然十年前公司以买附加股奉送凭单的方式送出凭单,为什么现在要股东掏出2仙来换取替代凭单?不管董事局和投资银行顾问如何解释2仙的合理性,我们不难发现,小股东的要求,乍听之下,有点狮子开大口,但现实中是否真的如此呢?原来离原创的替代凭单建议不满两年,凭单的趋势,又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一些公司不单不对你要钱,还大方的送出凭单来奖励“忠诚” 的股东,难怪支持了辟捷发展十年的小股东,对那“渺小”的 2仙 颇有微言。

所谓新的凭单趋势,是公司在没献售附加股之下,免费派送凭单,不带任何条件,也无须任何费用,套句时下流行的话:“裸送” ,够cool吧?我们看看近来的免费凭单建议:
公司 凭单记录 建议日期 状况 估计开销
金控股(KYM) 2送1 09年7月2日 已完成
柔佛医药保健(KPJ) 4送1 09年10月1日 已完成
诺申集团 (Notion) 5送1 10年4月29日 已完成
肯德基(KFC) 25送1 10年6月22日 已完成
加迪影像(Jadi) 2送1 10年7月30日 已完成
EA控股 2送1 10年8月29日 建议中 14万令吉
源宗集团(GuanChg) 4送1 10年10月11日 建议中 26万令吉

时代在变,以前视为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可能习以为常。亚航没推出廉价航空之前,在大马坐飞机是件奢侈的事;谁能料到以前老奶奶一年三趟坐长途巴士去都市看孙,现在时髦奶奶一年三趟乘亚航飞机去澳洲探孙?同样的,以前公司可能不大愿意乱派凭单,怕冲稀盈利。现在却万事有商量,迫不及待的要奖励股东。不是吗?EA控股在6月才挂牌上市,8月尾就要派礼物给“忠诚股东”了,叫股东乐翻天也赚翻天。同时,近来两个免费凭单建议的开销皆大幅度下滑(14万和26万令吉),比诸辟捷发展的要付费替代凭单建议的开销达4 5万令吉,另一公司雅艺控股(MAEMODE) 的要付费替代凭单建议预测开销也是40万令吉,不知这些公司董事们会否觉得有点愧对股东?该不该向免费凭单看齐?

随着上述的免费凭单顺利进行,凭单奉送,人人平等,既不需落至花一笔钱去认购,也不至于花上过多的行政费去买一小数目的凭单(以辟捷发展为例,如果凭单价为2仙,小股东持有1000母股,8配3之下可认购375股,合为7令吉50仙,其行政费约为15-20元,比那凭单贵了一倍,小股东可要三思) ,因此笔者可以预言,未来会有更多公司效法。其实,这建议除了奖励股东之余,还让公司有机会加强股东资本,增加股票流通量。如果公司有信心业绩越做越好,不怕凭单不被转换,对股东制造的价值还甚于补偿作用。当然,未来,笔者衷心盼望会出现更有创意的集资活动,让所有股东得益。

Wednesday, October 13, 2010

MMC

谣言满天飞之MMC篇
马股市至今已跑到1470点,离历史高点只有50点,据说分析员被迫之下,纷纷调高年尾目标及明年目标。他们“乐观” 的认为,明年股市将突破1600点,而今年“有望” 收在1520点以上。回顾今年一月,才没有人敢预言股市会突破1500点,应该说,1400点都给多了,是不是?此时,正是谣言盛行的时候,投资者平均每天都会听到一个新“消息” 。原本沉闷的大马股市,忽然间生龙活虎起来;原本您熟悉又不会起的股票,忽然间充满了魅力,翩然起午,令人遐思。这时,分析员会告诉你,股市的风险已经提高,不过,适当的投机是健康的。

就连新闻报导,也越来越强调“消息” ,以“根据可靠消息来源” 为开首的,比比皆是,至于来源有多可靠、涉及内幕消息吗,读者一概不理,当局也保持沉默。近来一则先是有消息,后经有关公司证实的,就是MMC156亿令吉献购马友乃德集团(UEM GROUP) 。当然,消息和真实情形,稍有出入,而献购的消息,也未必成功;不过听消息购入MMC者,应该有所斩获。

笔者倒有兴趣了解一下其建议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笔者尝试从UEM集团的资产下手。截至09年12月的资料,UEM集团的总资产达311亿令吉。我们再看UEM集团旗下上市公司:

公司 股票数目 股价/RM 市值/RM UEM集团股权 UEM集团股权价值/RM
南北大道(PLUS) 50亿 4.20 210亿 38.51% 81亿
辉百(FABER) 3.63亿 3.10 11.25亿 34.29% 3.9亿
时光工程(TIME) 1.55亿 0.45 0.7亿 45.03% 0.3亿
UEM置地(UEMLand) 36.4亿 2.30 84亿 77.14% 65亿
单单其上市价值已有150亿令吉,如果再计算母公司国库控股(Khazanah) 在南北大道16.74%(35亿令吉)的股权,当不止于此。同时,UEM集团还掌控81.3%(1.26亿股) 的UEM置地可转换优先股;间接控制时光网(Time dotcom) 28.7%。除此之外,在08年公司大重组时,UEM集团私有化了三间子公司:
公司 股票数目 私有化股价/RM 当时估计市值/RM
UEM builders 9.64亿 1.42 13.7亿
CIMA 1.41亿 6.26 8.8亿
OPUS 4.76亿 1.01 4.8亿
今年6月它也以5.3亿令吉脱售另一子公司发马(PHARMA) 的股权给莫实得控股。这让我们感到迷惑,到底156亿令吉的献购价如何计算得来。况且,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而来的全面收购那四间上市公司,涉及另一个156亿令吉,以MMC的高负债(约2.6倍) 状况,未免让人担心它再举债的能力。

从国库控股的角度来看,如果它接受献议,那它的确是最大的冤大头。以经济复苏的走势,国库前几年的积极扩充,如今正是收成的时候,何必急着以半价贱卖值钱的资产?何况流传中MMC的建议书中似乎是择肥而食,国库为国为民,应该以民为先,慎重审查任何有关的建议书,拒绝不合理的提议。

至于其他相关公司如公积金局(EPF) ,国投(PNB) ,笔者认为应该也婉拒MMC的献议,因为现下大家同为政府联结公司,同声同气,何必去和一家私人上市公司妥协?如真要私有化UEM集团,我看以公积金局的实力,足以独当一面,实在是不必屈居MMC之下。同时,许多小股东对赛莫达(MMC 大股东),其旗下上市公司皆以大手笔捐助其新大学建筑经费的壮举深不以为然,如若南北大道之流落入公积金局,比诸MMC,更应为百姓之福。

赛莫达通过其私人公司,已掌控许多领域,诸如港口、机场、银行、电力、天然气、稻米、食糖、汽车、基建等等,皆有涉猎;如今项庄午剑,志在沛公,如果真让它掌控吸金的大道,更是如虎添翼,不过也让人觉得国家财富过于偏重一方,有失平衡,希望有关当局慎待之。
分清主客
甚么是主人?甚么是客人?小孩子也懂得回答的问题,放在五花八门的社会里头,有时却让人混扰,往往旁观者,也看迷糊了。这些日子一些社会时事,就让笔者有混乱的感觉。

其一,一个大马赛车队老板拿督斯里东尼费南达斯入禀英国高庭,要求宣判其关联公司TUNE集团有权使用“莲花车队”(Team Lotus) 品牌。姑不论笔者一向不赞成这类耗资巨大,美其名为打响国家名堂、提高国家形象,实则是劳民伤财的追逐浮名活动;推介才一年,就发生私人界(东尼) 和官联(普腾,PROTON) 的不咬弦,还要到海外去求证真理,颇让人有清官难办家事的感觉。如果英国法庭有所判决,输的一方会把官司带回祖国,再次审判吗?

其二,我的一名华团朋友告诉我,1981年房地产估价师、评价师及地产代理人法令修正案,即将二读。鄙人并非律师对法令一向不甚了了,不过听到它将导致国内200万间高楼产业的管理费每月至少增加50令吉,不禁联想到这是不是政府迈向高收入国的后遗症,管理费也要相应增加才跟得上时代?奇怪的是,法令赋权产业代理或估价师可以入主房屋计划管理层,还可以每月向每个住户征收50令吉费用,(假设高楼产业总共有200万个单位就好了,合格估价师有1万人就好了,平均每人月入50x200万/1万=一万令吉!果然是成为高收入群呀) 看到我也心痒痒,恨不得马上报名去考个产业代理或估价师执照,成为那万份之一。还有更绝的,负责官员澄清修正案与产业管理无关,可是民间单位却出示草案原文,说明确有其事(新闻可见南洋商报10月1日报导) ,而贸消部长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表示不知情;全国大部份高楼产业住户却真的是不知情,不然利益攸关之下,还不纠众抗议?到底谁是主?谁是客?

其三,迦玛事件。笔者不欲置评其与988之前的瓜葛,不过如果提到华教,笔者是不同意由他来任意发言的。笔者和许多朋友是道道地地在马来西亚接受了12年华文教育的华校生,并不觉得这有甚么不对,也不觉得“受捆” 华族文化,或语言能力不强。而且,会说华语的巫裔,并不代表他可以说出华人的心声;正如一些英文说得极好的华人,不代表他们的看法,就是洋人的看法。我不是和“一个大马”抬扛,只是认为,语言掌控得好,不代表了解族性,主客要分明,如此而已。

其四,镜头飞去外国,近期喧喧扰扰的“巴比宴”-- 美国超富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联手发起的中国慈善晚宴。诚然,这两位世界最富,甚么都有了,行善也不落人后。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当自己是救世主,不可一世,也不会咄咄逼人。他们固然是晚宴的主人,却也是造访中国的客人,在主客之间拿捏功夫,稍有失准,就会弄巧反挫。同时,中国社会对捐款十分敏感,巴比久经世道,不会喧宾夺主,此行只为寻找同道中人,为世界多尽一分力,绝没意愿逼捐,制造压力,取得反效果。至今尚无是次晚宴的不利消息传出,可见姜是老的辣,不似本地许多主客不分的怪现象,持续上演,不知所谓。

Friday, October 1, 2010

严管内幕资讯,整顿公平交易(上)
马交易所自上市以来,要马股市蓬勃活跃的野心一直没有歇息,只是马股市值增长缓慢,散户投资者老化,同时对年轻投资者的教育没有普及化,导致断层现象日趋严重。与此同时,交易所对一些技术性问题如当机及笔者之前曾提及的乌龙交易视如不见,也没很全面的解决方法,让投资者感到纳闷。

我们看邻国新加坡。犹记得去年8月,笔者曾提及新加坡一著名资深基金经理被监管局调查,在本月17日,此案有了初步结果。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即有如大马国家银行) 在打击操纵股票交易的白领案件中赢了第一场胜仗。在这场民事诉讼中,原本金融管理局作为起诉人,要求各自重罚基金经理和公司一百万新币,因为他们涉嫌在04年炒高股价以赚取5万新币的优异表现花红。新加坡法庭聆听双方陈词后,宣判抗辩的新加坡一著名资深基金经理陈氏和其公司立峰资产管理败诉,分别罚款25万新币。截至写稿为止,尚未见到陈氏和其公司有何新闻发布,只由其代言人简报当事人正和律师研究各种解决方案和要是否上诉,目前不便发言。

姑且不论此案后续发展孰对孰错,新加坡监管单位对这个判决,可视为振奋人心,让当局更有信心打击股市中的内线交易以及欺诈案件,也更对所有企图破坏自由市场的公正性的有心者会毫不犹豫的采取严厉的行动。不到一星期后,又有一名股票经纪因制造假交易被新加坡监管单位吊销执照和罚款5万新币。新加坡要和先进金融市场如英美、香港和日本在良好企业监管上并步齐驱的努力和决心,不言而喻。

本地报章不知道是对此类新闻不感兴趣,还是认为是小事一则,笔者几乎没在本地报章看到这些报导。好奇之下,去搜寻互联网,居然给我找到一个叫做新加坡法律一览(Singapore Law Watch) 的网页*(注),里面详细记录了数十页有关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对陈基金经理的案件。从那里可以看到整件案情的来龙去脉,何时何日的交易,电话答录等,历历在目,令人佩服控诉官的一丝不苟,小心求证。我们看到一些倒闭的上市公司,其董事涉及造假账而被罚款,但比率往往是相反(新国上述案件,为了5万花红被罚25万) 。例如,几年前媒岸(Megan Media) 倒闭 案件今年审结,同样受传媒冷待,没被报导,不过涉嫌造假账达10亿令吉的有关人士只被罚款35万令吉,令人难以置信。而最近的立港工业事件更让人看傻了眼,看来证监会对董事局根本无可奈何。如果大马证监会要促进公平交易平台,必须好象新加坡一样下功夫,认真改革,雷历办案,不是只是说说门面话或保持缄默就可以了。

*注:有兴趣者可参阅http://www.singaporelawwatch.sg/remweb/legal/ln2/rss/judgment/11565.html?utm_source=rss%20subscription&utm_medium=rss

严管内幕资讯,整顿公平交易(下)
说到公平交易,有一项公司建议是很让笔者费解的,那就是替代凭单(Replacement Warrant)。公司在进行一些企业活动如发附加股、债券时,往往会附送凭单,一来可以奖励忠心股东,二来可以在日后公司业绩越来越好时,股东可以用较廉宜的价钱,转换成公司股权。不过,有一利必有一弊,有了衍生产品,就有了炒作因子。许多股东在凭单上市之后,只是专注于以甚么价钱来套现最大利益,忘了其最根本的参与公司成长的意义。凭单是有期限的,证监单位曾因99年金融风暴刚过为理由,网开一面,允许到期的凭单延长期限。唯当局也知道这是有违公平交易的法则和规条,故特地说明只限97金融风暴期间所发出的凭单一时权宜之计。

那么,08金融风暴,同样也有不少凭单生不逢时,面临沦为废纸的结局。印象所及,是双威控股首先推出替代凭单这么有创意的建议,让已将到期的凭单得以延长生命。虽然替代凭单往往会让既有凭单数目减少(如3张换一张) ,以及要付少许费用(1-2仙1张) ,但既有凭单者抱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心理,大都乐意接受。但是,这也产生了颠覆游戏规则、公平与否的迷思。表一是一些替代凭单的例子:

公司 替代凭单 售价 建议
双威控股(Sunway) 3旧凭单配1 2仙 已执行
乐高控股(Ralco) 5旧凭单配2 2仙 已执行
亿维雅(Hevea) 3旧凭单配1 1仙 已执行
辟捷发展(PJDev) 8旧凭单配3 2仙 建议中
大马雅艺(Maemode) 3旧凭单配1 2仙 建议中

首先,如果您手上有一批在一个月后即将到期的凭单,转换价是1令吉,母股价是70仙,你该怎么做?若照公平法则来说,你应该卖掉凭单,因为它根本不到价,把所卖到的钱,凑合起来买母股是个折衷的办法。但是,如今多了一个不确定因素,那就是,公司会用替代凭单来延长凭单的寿命吗?

如果事隔两星期,你痛下决心以1仙卖掉所有凭单,公司突然宣布替代凭单计划,你会觉得自己是个傻瓜吗?其实,你不用自责,你也不傻,你的确是做了明智的决定,你只是败在一个不公平的制度之下: 人家可能知道你不知道的东西。这也让我们置疑董事局的中立性。如果你是大股东,手握很多凭单,你是任由它变废纸,还是利用你的影响力来将之变通?市场上1仙买进的聪明人,是不是预先知道内情的人?当局有没有这个能力和财力来调查这些交易的公正性?

如果不能,那么当局应该严历规定凭单的权限,避免凭单成为变相的附加股权益。而且,无限制的一再延长,也让公司不能正确的预算公司将来的营运资本,徒然让凭单成为投机产品,失去了奖励股东,和公司并进退的原意。

之前的匿名信,借尸还魂的替代凭单,还有偶尔扰人的技术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必须如新加坡一样,执法森严,才能让投机者不敢仗势欺(骗) 人,也让小股东相信当局是公平的对待弱势群众,是现代的包青天。

ETP

如果ETP 是一本书……
新经济模式第二集, 负责人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依德利斯称之为经济转型计划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rogram, ETP),在9月21日正式在太子贸易中心(PWTC) 举办开放日及实验室,让人民更了解马来西亚的未来发展。据说正式内容厚达数百页,将由始作俑者,也就是我国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在10月26日推介。个人不明白何以这项计划要分做几个回合来推出,到底是涉及层面太过广泛,来不及在短短几个月全面推出,只好分成几次出炉,先是五月的补贴合理化实验室,再是现在的国家关键经济领域实验室,如果准备功夫不够,可能10月的推介礼又变成另一个实验室也不一定。

单看各界报导和批评,已让我们知晓是项计划的份量,不可等闲视之;纵有遗漏之处,也当由民间和反对党相应补足,让首相来得及在剩下的一个月把计划塑造得更完美。笔者身为文字工作者,不免对这本旷世钜著有点憧憬,希望它不会在若干年后,沦为“又一本经济计划书”这么简单,被束之高阁。依德利斯部长布衣当官,为首相阵前士卒,起草此书,当与在下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觉吧。

如果ETP 是一本书,它肯定是一本畅销书。一本挟着大马未来十年发展之势、包含4440亿美元投资,一旦面世,怎不惊天动地?部长应该善用媒体之利,让它不只在马的畅销书榜称霸,进一步勾起外国人的好奇心,也一并攻陷国外的畅销榜方休。

如果ETP 是一本书,对某些迷信的大马人来说,它是一本比命理占卜、风水运势还重要的未来预测必读。所有国家未来十年的发展,您或者您的孩子的前程,都规划在里边了,怎可错过?还有,330万工作机会,让我们没有借口说人浮于事吧?

如果ETP 是一本书,它是一本最有效的心灵励志书。有甚么励志书籍,比它更直接的道出我们的心声?短短十年跟着它去做,包你成为高收入一族,比诸那些叫你每天对自己催眠,口口声声叫喊:我一定要成功的书,不是更实际吗?

如果ETP 是一本书,它是一本历史纪实,跨世预言。所有现在的经济缺陷,未来十年的城市变迁,将一一纪录在案。它更是体现纳吉时代、纳吉经济(Najibnomics) 的传记体,也是大吉隆坡时代的序幕。

如果ETP 是一本书,它是一本教经界不可或缺的教科书,将来更可能是全世界经济领域的圭臬。此书涵盖所有国家经济都重视的建设和发展,不管是中小学生、研究生、经济学人、教师、甚至于一国统治者,都不可避免的将之列为参考,甚至偷师。犹记得马哈迪时代的抗金融风暴产物Danaharta和Danamodal,还有资金管制,当时虽然为西方国家所诟病,谓之为妨碍自由经济;但08年欧美经济风暴,西方国家也免不了用上当初唾弃的老马那一套。

最后,希望ETP不是一本悬疑的科幻小说。长长几百页的小说,虽然让人赏心悦目,读来深入浅出,万一施行失败,徒然留下无限解决不了的悬念,肯定不是做为大马的忠心子民的衷心所愿。

Thursday, September 23, 2010

DRB-Hicom

6千万 VS 3千(上)
9月15日举行的多元资源重工业(DRBHCOM) 股东大会,股东不停的围绕在公司大手笔捐款的项目,让董事局穷于应付。在之前已有许多股东担心多元资源重工业会步其他和大股东有关联的公司后尘,捐助于Albukhary 国际大学,没想到果然成真,是以在股东大会群起而攻。笔者重新记录一下至今赛莫达的旗下公司所捐于Albukhary 国际大学的款项(其所需的3亿8千万令吉,2亿已到手):
公司 盈利/(亏损)/RM 赛莫达股权/% 所捐款项/RM 股息/RM(每股)
AIRB 3千万 70.04 2千万 5千3百万(25仙)
Bernas 1.69亿 72.57 2千万 8千4百万(24仙)
MMC 2.36亿 51.76 7千5百万 9千1百万(3仙)
TWS 1.37亿 42.97 2千万 2千2百万(10仙)
TWSCorp (2千1百万) 71.48 1千1百万 无
TWS Plant 5千1百万 73.7 1千万 2千4百万(6仙)
DRB Hicom 6.5亿 55.92(10年3月) 5千万 5千8百万(4仙)
除此之外,多元资源工业也另外捐赠1千万令吉于Albukhary慈善基金,所以总共捐了6千万令吉。

原本公司做公益,是无可厚非,但也应该适可而止。董事局在面对小股东权益委员会(MSWG)的质问时,犹以其款项不足营业额的一巴仙,而且能够扣税,若计算扣税之后的价值(3千7百万令吉) ,只达盈利的6%而已,立刻引起许多股东的不满,纷纷发言,各抒己见。一名小股东置疑其捐献超过5%盈利的数目不需要呈报的说词,是否真的合乎法理,因为这很明显的影响了公司营利,而且不该拿营业额来作比较。另一位股东则认为公司赚钱缴税,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样政府才有钱去进行各种公益活动及国家建设,到头来这6千万还是用在社会上。如果以省税为题,并不贴切,反有喧宾夺主之嫌。连向少发言的公积金代表也言明了该局的关注,同时希望董事局在后续发展(即将来的捐款) 慎行之。

不过最突如其来的,还是一位代国产车经销(EON) 小股东出气的多元资源重工业股东。在今年6月,多元资源重工业成功私有化了国产车经销,许多股东收到了每股RM2.55付款,袋袋平安。问题是,如果没收到支票的股东,该怎么办呢?EON已经除牌了,是不是该询问献议者--多元资源重工业呢?这位股东抱着满肚子气来投诉,他的钱3千令吉没收到,反而是(EON的)股票已被没收。去到负责人那儿投诉,竟然要另外出10令吉手续费。他本来要向多元资源重工业的总裁(CEO) 投诉,却被告知并无总裁(注), 同时被不同人从一个部门抛到另一个部门。无法可施之下,唯有来此大会才有机会见到董事局,大呼冤枉。他慨叹,多元资源重工业太不注重股东了,何以强制性夺去其股票,却对付钱的课题不闻不问,区区3千令吉何其冷淡,至今已3个月毫无下文;反而捐献他人的6千万,却宁为鸡口,不为牛后,面不改容急忙兑现,也不理下来股东如何责问;两种标准,厚此薄彼,令人费解也齿冷。虽然大会主席赶快离席安抚他,同时答应会尽快处理,但笔者想到,还有许多受教育程度不高、不认识字的股东,面对这类问题(明明错不在己) 时求救无门,该怎么办呢?这和自己的资产土地强被征收却收不到赔偿,还要被罚款有甚么分别?有鉴于私有化活动一直在增加,当局应该关注这个课题,妥善照顾无知的小股东。

注:多元资源重工业的最高执行人员叫总执行董事(Group Managing Director)

6千万 VS 3千(下)
前文提到多元资源重工业(DRBHCOM) 的股东对其慈善捐献的极度不满,这里有必要加以补充的是,股东们并不是冷血动物。对公司履行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企业责任,股东们不单不反对,反而是大力赞成。不过,董事局应该知道,所有经济教科书的第一章条,管理层对公司的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股东制造价值。多元资源重工业的股价多年沉疴不起股东早有微词,六千万的捐款只是个导火线,让股东齐声宣泄出心中不满。不信的话,如果在明年股东大会时股价大有作为,一举站上3令吉,哪怕是你董事局捐出1亿,我看也只会得到股东的细声叮咛,而不是如今这般大声谴责!

只是,如此大手笔捐于一个慈善团体,不管立意如何正确,决策如何独立公平,皆难逃瓜田李下,有挟大股东之名,偏护之嫌。笔者斗胆要求大股东参考另一间上市公司---马婆控股(MBF Hldg)的安排。本季度马婆控股派息5仙,不过只惠及小股东,因为大股东丹斯里羅德納汀为保留公司资本以作未来发展起见,本身主动放弃接受股息,成为股坛一时佳话。赛莫达大可效仿丹斯里羅德納汀,做出让人背后称道的善举。本年度多元资源重工业终共派息4仙,约计5千8百万令吉。如要皆大欢喜,何不慷慨派发7.5仙股息(即1亿零8百万令吉) ,而赛莫达关联公司所掌控的56%股权,主动同意把股息(约6千万)捐献给Albukhary相关用途,同时致函其他股东,敬邀有心者一同捐献,不就轻轻的化解了大家的死结?捐款反而可能突破6千万呢!

再说,以赛莫达班底为主新管理层入主多元资源重工业5年,06年起持股16%,到08年时注入两间公司,即Rangkaian Positif 100% 股权和Bank Muamalat70%股权,总值17亿令吉,以换取另外9.25亿(约40%)的新股,多元资源重工业也缴足资本也从9.85亿膨胀至现在的19亿。当时多元资源重工业的股价是定为RM1.90。事隔两年,营运成绩大跃进,股价却不争气,还徘徊在1令吉-1令吉20仙,也是时候让管理层想想法子,让市场重新评估其内在价值。

多元资源重工业净资产多年维持在2令吉以上,今年六月第一季度是2.44令吉,股价对帐目长年少过一半;同时每股盈利8仙,按年计本益比只有3倍多,深被低估。公司在6月成功把国产车经销(EON)100% 收编在旗下,更是如虎添翼。不管公司在汽车业、产业及金融服务业继续努力扩展,或是把业务分拆,管理层只要专注在股东价值上下功夫,持续提高盈利,加强股息派发,股价必有斩获,小股东也自然而然会减少怨言。赛莫达的股权平均价并不便宜,应该比我们更着紧股价的好表现,以及更高股东价值的回馈。

英国,我来了!

英国,我来了!
有人好奇:为甚么只是短短一纸宣言,一亿英镑(约马币49亿令吉)就千里迢迢、飘洋过海的落户在英国?也有人问:为甚么是英国?为甚么不是新加坡、香港或澳洲?也有许多专家唱好,恭贺它踏出勇敢的第一步。它是谁?只要你有打过工,几乎就和它脱离不了关系,它是国内最大的退休金机构--公积金局。

公积金局就象一部超级存钱机器,今年上半年的累积款项已经突破马币4千零60亿令吉,令其基金经理对要如何妥当的规划这笔投资感到头疼不已。不但如此,它的 1千2百40万会员中,大部份是完全依靠这笔存款做为将来退休用途;如何确保公积金不被错误投资,导致亏损,是大家迫切关注的课题。因此,在保守/保本的投资和冒怎样的风险提高投资回酬之中得到平衡点,是公积金局不该忽视的。

公积金局在8月尾發文告表示,將在英國產業投資10億英鎊(約馬幣48億8千萬令吉)。同时,已委任ING產業投資與德意志銀行產業投資臂膀RREEF,以管理上述投資,兩家銀行將分別負責5億英鎊,預計這項長期投資的按年回酬介於6至7%。这引起了各界的议论纷纷。

首先浮现脑海的,是应该投资国内产业,或者是国外?如果是国外,为甚么是英国?在外国投资创新低之际,公积金局这新动向,虽然只是占了1.2%的公积金资产,会不会给不明究理的人一种错觉--大马的投资环境没政府所说的那么好,所以公积金局也选择了资金出走?全马一百万名会员,都希望公积金局进一步为我们解惑。

笔者翻阅公积金局的文告,发现公积金局在国外投资,截至08年3月,约是190亿令吉(总资产的5%)。再在看今年上半年的资产配置,产业投资只是区区16亿(总资产的0.4%)。两相比较,这49亿英国产业的投资计划算是迈向新领域的一大步,在保守的退休基金中,是比较少见的。由于不肯定这产业投资的目标是以租金收益或资本增值为主,是投资于不动产或产业信托,大多数人都无法即时评估。以笔者的看法,如要有6至7%的回酬,在马股上市的产业信托该能轻易办到,何必舍近求远?不过,眼看公积金局成为马股市交易量的重大推动者,心里倒不很希望它成为各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更不希望它成为国内的大地主。

或许,公积金局的远见是,以其资产规模的成长速度,大马市场是太小了,应趁马币强劲的时候,去看看国外的蓝天。英镑走强时,一度兑换马币7令吉,如今一英镑只兑4.8令吉,正是一个投资英国的好时机。同时,公积金局一点也不寂寞,许多外国的退休基金也选择投资海外,例如,中国和韩国的国家退休基金,各有1300亿美元和2500亿美元(约占了7%和11%的总资产)是投资国外。除了中韩外,许多中东国家也对英国的产业深感兴趣,所以,公积金局可说是吾道不孤。

只是,任何一个新的投资,都算是新的风险,不宜急躁,否则很容易弄个灰头土脸。公积金局不妨考虑从本地或亚洲市场先做研究,之后才一举进军欧美,同时保持透明作风,不让众多会员蒙在黑暗中。

Thursday, September 9, 2010

KNM-2

迷失在创造价值中的过程(2)
随着成功献售附加股给股东,科恩马(KNM) 继续它的并购理想,终于在08年6月成功以欧元3.5亿收购了德国Borsig。不过,由于08年金融风暴影响,其计划献售的美元3.5亿可转换债券迟迟无法推出,一再延期(注1)。如果以当初公司欲以2.46令吉当作转换参考价比较现在的40仙股价,可想这价格已不可行;所幸科恩马也已另寻途径,得到马银行的贷款来解决并购所需的金额。

科恩马的营业额和净利于08年继续成长,不过09年由于全世界对经济复苏的小心翼翼,让它成长的步骤终于逆转(见表1) ,而净债务高居不下。2010年如不是4千5百万税务优惠的帮助下,净利将会更少:
07年 08年 09年 10年上半年
营业额/RM 12亿 25亿 18亿 7.5亿
净利/RM 1.9亿 3.4亿 2.6亿 5千万
净负债/RM 1.6亿 9.1亿 6.8亿 7.8亿

虽然以科恩马庞大的股东权益,其负债比率大约只是30-50%左右,不算过度借贷,但经过一轮的金融风暴冲击,投资者纷纷对高借贷的公司望而却步,一看到高达10亿的毛借贷,心里先打了一个突。再下来,公司在10年2月突然日發佈了一個消息--董事經理兼創辦人李瑞興建議﹐由旗下藍焰資本(Blue Fire Capital Group)聯同高盛旗下GS資本與Mettiz資本將展開收購科恩馬計劃,獻購價相等於35億5千萬令吉或每股90仙,更令人心惶惶。一些在股市以高价(或购入4令吉附加股) 买入的股东更高呼上当。

而该项建议虽在4月告无疾而终,已对股东的信念造成伤害,是否继续持有它,换取高成长高盈利的明天的想法已动摇,因此股价一路南下,时至今日已跌近40仙,反观隆股市指数上涨了逾100点,更令其忠实股东感到凄然。

其年报也稍改了一些呈献方式。03至07年的年报,皆有一页报告公司股价,让我们感到股价上升的动力和喜悦;08年以降,股价开始滑落,这一页不见了,换之以公司五年业绩简报。09年连公司五年业绩简报也不见了。这年报的不一贯性对我们这些以读年报为乐的小股东来说,的确怀疑公司选择性呈献的动机,希望是自己多心了。

然后,公司最新的进展,竟是建议把4股合并为1股(票面价值由25仙整合成1令吉),原因竟然是让公司能更好的管理资本(easier capital management of smaller number of shares) 。价值投资者不觉得4股40仙和1股1令吉60仙有何不同;除了多一些顾问费让投资银行赚,多花一些钱在行政上(申请程序、股东特大) ,笔者也看不到股票数量多寡如何影响公司管理层管理资本。与其花精神在股价或股额行式加加减减,公司不如在增加盈利、减少负债下功夫,更能赢取股东的信心。再者,管理层没换,难道他们知今是而昨非,发觉过去数年的股票拆细原来是大错特错,其实不足以促进流通量(liquidity)、不足以让股价更能负担(affordable) 及不能贴切反映公司价值了?而在股票整合过后,肯定某些小股东是输家(每少于4股将会自动废除,变为零股) ,也制造许多残缺单位( odd lots) ,不易公开买卖,怎么能诠释为更好的资本管理?

虽然小股东的牢骚,可视为蜉蝣撼大树,改变不了甚么,但我们苦口婆心,希望大股东不要迷失在股价的诡阵里,天天都烦股价被低估,整天埋在股价中圈圈点点,再整合分拆十次,也得不出一个合理价位,徒然让善于创意会计(Creative accounting) 的顾问兵团渔翁得利,也让公司乖离价值投资的正道,忘了工程事业才是自己的擅长,也是千秋大业的基础。重新给公司定位,再塑造公司的价值,方向走对了,股价自然会合理。

注1:美元3.5亿可转换债券的执行期已两度延长至2010年11月,笔者突发奇想,如公司最终整合价为45仙x4=1令吉80仙,以30%-40%溢价(RM2.34 - 2.52)计算,正符合08年时公司的目标转换价。希望这又只是笔者的另一胡乱臆测而已

KNM-1

迷失在创造价值中的过程(1)
笔者这回尝试谈论的,是一度为投资者心头所爱,多次创造惊喜,在油气股领尽风骚的股项--科恩马。它曾经以高速度成长,为原始股东制造了许多倍的价值,更雄心勃勃的垮越国际要大展拳脚。不过近年多来面对艰难的营运环境,数个企业建议不受欢迎,导致股价大幅度滑落。

在这第一篇中,笔者尝试先回顾历史,让我们一览其风光灿烂之处。科恩马在03年以RM1.48的价钱上市第二板,以其强有力的工程背景以及涉及大家喜爱的油气领域,同时业绩也是非常出色,马上就高居3令吉以上。

事隔一年,公司就为股东带来喜讯,以促进流通量(liquidity)、让股价更能负担(affordable) 及更贴切反映公司价值等原因宣布2送1红股和股票分拆1变2(由票面1令吉变50仙);不久之后申请转至主板交易,更上一层楼。

这之后公司营业额和盈利继续以高速度成长,其中不少涉及跨国购置国外企业,从04年1.7亿令吉营运和1千4百万净利,五年内增长超过7倍和13倍到07年的12亿令吉和1.9亿令吉,令人咋舌。公司更在06年进行另一次2送1红股;07年1送1红股及股票再分拆1变2(由票面50仙变25仙) ,原因同样如上,股东可乐翻了天。至此时,03年的1000新上市股票已变成1万8千股。如以07年12月闭市价RM7.70来计算,您的1480令吉投资已在短短5年变成13万8千6百令吉,成长93倍,或年成长率约250%,这还不包括股息;高成长和高价值并重,大马竟然出现了如此神仙股,连股神也望尘莫及,难怪当时许多投资者对它如痴如醉!(股神如有投资,可能已因股价全面超越内在价值而套利离开)

不过公司过度扩张,终于尝到了苦果。在08年公司趁1送2红股前献售4配1附加股,价值4令吉。这里告诉您一个技巧,如果您放弃附加股的权利(情况1),那么至今您仍持有5万4千股,就算如今市价40仙,您仍然享有2万1千600令吉的票面价值,幸保不亏(虽比诸高峰期不可同日而言),同时未计算卖出当时附加股权益所得。如果您本着支持公司而认购4500附加股(情况2),结果您的成本大大增加至1万9480令吉,每股成本增加,赚钱比率反倒少了:

IPO股东原持有 附加股(4令吉,4配1) 1送2红股 最终持股 成本/RM 每股成本 市值(以40仙统计)/RM
18000股(1) 4500(卖出权益) 36000 54000 1480 2.7仙 21600
18000股(2) 4500(认购) 45000 67500 19480 28.9仙 27000

不过,当时科恩马的除权价是6令吉,不买附加股似乎傻了点。买了以后马上卖又不大符合价值投资者的方式,所以凭现在的市价来弹劾它,只堪称事后孔明。股东回想当年,自我安慰,也许守得云开见月明,有朝一日它会恢复勇态呢?只是,一连串急速成长之后,科恩马的步伐明显的放慢下来了。而不幸的,管理层好象迷失在创造价值的过程,却转而追求门面功夫了,下来所呈现的,不完全让我们觉得他有信心回复当年勇。下一篇我们再讨论公司近年来的动向。

UNISEM-W

乌龙交易
几年前,电子交易还没有这么盛行时,我们在买卖股票,习惯是打电话给经纪下订单。当时双方都会一再肯定交易的指示,因为一旦出错,其中一方必须为错误负责。而股票行为安全起见,也会安置电话录音,万一出现争执时,可以播放重听,帮助鉴定哪一方该负起责任。

近年来,电子交易的流行,导致投资者逐渐减少了与股票经纪的互动,但也引发误下订单的危机。由于股票行大多有免责条例,因此如果执行出错,吃亏的还是投资者。笔者也曾出现在下单时神游太虚,导致要卖的误按成买的,只要自叹倒霉。

有时笔者不免好奇,万一出错的不是莘莘投资者,而是股票行,那么,他们真会负责吗?我的股票经纪拍拍胸膛对我说,别担心,如果你能证明是股票行出错,我一定会为你争取到底。可我和他都忽略了一点:万一出错的不是他,不是我,却是高高在上的股票交易所,怎办?天子犯错,是否和庶民同罪?

到今天的答案,还是:不同罪。

在8月30日粉墨登场的友尼森-WA(Unisem-WA),股价竟然突破涨停板的顶限,飙升至80仙,而大马交易所朦然不知,在事发一小时后才发现电脑系统出现问题,急忙暂停其交易,抢救系统出现的漏洞。之后却宣布取消所有“破顶” 的交易,市值达900万令吉,让那时的所有卖家空欢喜一场!我们细看交易所网站的文告,只草草交待了系统错误的时间及重新开市的指示,道歉或免责说明一切厥如,充份表现出官方的霸气。

隔日,我们见到报章零零星星的报导,比较特出的是股票经纪协会主席黄峋理认为马交易所必须赔偿投资者所蒙受的亏损;而大马交易所保持缄默;也不见小股东权益委员会(MSWG) 出来说句公道话。看来仗义而言者份量不大够,损失的投资者自求多福了。讽刺的是,同一天国油气体价钱突然因一单交易飙升3令吉8仙,之后回稳,似是输入错误导致,这笔交易,可万万没有被取消的本钱了。

由此可见,谁来监管官方的纰漏,可圈可点。如是比较先进的国家,平民如果认为理直的话,照样可以入禀法庭,控诉官方,寻求公道。这里嘛,笔者若不马上作个纪录,三五天后可能也忘了,而当事人(被取消交易者) 甚至不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呢!

话说回来,交易所的参考价一直引人诟病。这回的定价也令人难以明白。一般凭单上市,皆参考母股前一日闭市价。友尼森之前闭市价为RM1.99,以其凭单转换价RM2.18为准,即还不到价,因此该以最低价位0.5仙为参考价开市。可是交易所却以其献售价10仙为参考。而首日上市是以溢价400%为准,还是涨停板30仙为准,也是由交易所说了算,或许是笔者学艺不精,这方面有待磨练吧。不过我们看回之前金务大-WD(Gamuda-WD) 上市,其母股日前闭市价为RM2.95,以其凭单转换价RM2.66来计算,相减价值得29仙。其首日开市价是72仙,是否以29仙为参考价,400%溢价为顶价,只有时光倒流我们才能知晓,不过肯定不是以献售价10仙为首日上市的参考价了。

OSK VI

回到起步点
谈了价值投资好一阵子,未免有读者会问,万一死守失败,岂不是白费光阴?这就跟您所追随的总司令有关。早在资本投资(ICAP)上市之前,马股市也有另一只封闭型信托基金,这基金改了3次名,最后叫做“Amanah Millenia Fund”, 不过它在0 7年解散,导致资本投资成为马股市硕果仅存的封闭型信托基金。但是,马股市其实还有一只股项,形式上十分类似封闭型基金,在自动报价股热潮时,风头甚健,只是近三年来表现节节败退,令人怀疑其投资价值观是否出了无法补救的问题。

我们之所以认为它与封闭型基金相似,是因为它同样是集资了一笔钱,当作是风险投资,投资在一些科技公司组合,其公司表现全依靠所投资的公司(已上市或未上市) ,除了收取股息之外,适当时候还可高价出售股权获利。因此,以其现金及所持股票来计算潜在价值,是颇适合的。

不过,其股价表现可比资本投资难令人信服了。它在2004年上市,早资本投资一年。上市初期表现相当出色,连续三年都派股息,分别是10仙、20仙和17.5仙。之后08和09年就受金融风暴冲击,手上所掌控的公司皆股价大跌,导致公司蒙受重大亏损。如果我们从公司上市价26仙为起点,在05年公司把十张股票合并为一张,即为2令吉60仙。过去五年公司派息47.5仙,如今股价45仙,投资者其实蒙受不轻的帐面亏损。为甚么同样是标榜价值投资的公司会有差距这么大的表现?

我们再看这间公司的净资产值和股价:
05年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10上半年
净资产 RM1.91 RM2.20 RM2.26 RM2.06 RM1.32 RM1.27
股价 RM2.12 RM2.80 RM1.70 RM0.65 RM0.665 RM0.45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上市初期公司投资的子公司业绩起飞,资产价值随着水涨船高,派息也很慷慨;06年其子公司更建议在伦敦交易所挂牌,因此推高股价一度享有高达27%的溢价。公司主席还自豪的发言:“我们所投资的公司市值约5.36亿,而成本才1.45亿而已。” 曾几何时,股东们对公司一连串的亏损感到震惊,子公司在伦敦交易所下牌的坏消息更令他们纷纷脱售股票,导致股价大幅度滑落。

如果与资本投资比较控制成本,这公司大有要改进的地方。单是上市费用,大家股本差不多一样(1亿5千万对1亿四千万) ,它用了5百50万令吉,比省吃俭用的资本投资2百20万多了一倍。而董事费呢,资本投资长年在8万令吉,它却在21-25万之间,如果加上薪水,更是过百万令吉(注:资本投资不需付董事薪水,因为没有执行董事) ; 在赚钱时股东不会过问,连连亏钱可就算太大方了。

不过,如果从公司价值来看,目前是大家对该公司太过悲观了。公司的价值由股票和现金组成,目前股价是折扣65%,已经很符合价值投值者的标准,是改观的时候。唯一不能肯定的是,其子公司的股价是否稳定下来,或者和其资产一致了?
另一方面,这公司--侨丰创投(OSKVI)-- 也已经著手迈向新的起步,决定削资后向股东招手集资。凭着侨丰大股东黄宗华的经验,股东应该乐意再给它一次机会,重新发掘新的价值。以现在的股价买入者,是用一块钱来买值三元的东西,如果到头来换不到三元,只能怪自己研究功夫不到家。至于其原始股东也不必叹息,新的附加股计划和附送凭单,是一个减低成本的折衷方法,只要这回风险资本投资奏效,多3、5年,应该会大地回春吧。

如何发挥价值投资的威力

如何发挥价值投资的威力(一)
前两篇文章提到价值投资的威力,读者不难发现,要发觉价值投资的珍贵处,大多是要等到3、40年以后。问题就在于,有多少个投资人能坚毅的度过这漫长的等待?比较年长的更不好听说一句,吾寿已老,马齿已增,3、40年后,就算还活着,已是百年人瑞,有钱也没力享了。所以,象资本投资这类公司,是否只适合年轻人呢?

笔者认为,在投资之前,拟定自己的目标,就不会出现上述的迟疑。投资无分长幼老少,最重要在于清楚自己要的是甚么。如果您要的是股息回酬,应该投资在高股息股如优质银行股、消费股等,象资本投资这种开宗明义说没有股息的公司,您就放过它吧,既不必在股东大会要求它派息,也无需动用股东的权力来修改公司章程,或重新制定派息政策。要知道,价值投资的佼佼者,很注重再投资或复利的作用。试想想,如果公司赚的每1令吉再投资,会有16%的赚幅(成长率),却被当股息派发给您花掉了--变成零成长率,对完美主义的价值投资者,就有种没有发挥极大化功用的感觉。除非有一天,他发现公司赚的钱已到饱和点,再投资回酬甚至没有定期利息高,不然他是不会舍得把所有赚到的钱派回给股东。

另外说到股票回购(share buy-back)。坚信公司价值被低估,而选择股票回购的董事局,皆以两个原因来解释他们的行动:
1) 股票回购成库存股,如果注销的话,公司股票数量减少,将增强每股盈利;
2) 库存股可以当作股息派发,奖励忠诚股东;或日后高价卖出,给公司带来特别盈利。
犹记得十多年前这措施被当局批准时,小股东其实是抱着怀疑与抗拒的态度,担心被大股东利用来巩固实力;事过境迁,大多数小股东反而认为是为公司增值的做法了。不过,根据最新的股票回购调查,这项据说对增加股东价值、稳定公司股票的措施,结论其实是毁誉参半,半数进行股票回购的公司,当前股价低于回购价格;有70亿令吉库存股被冷藏,处于进退维谷的状况。

事实证明,回购股票不一定能够扶持股价,小股东往往也不明白董事局基于甚么原因启动股票回购的机制。一些公司的股票回购成本是很高的,而股价低迷时,却不见董事局有何行动,令人费解。所以,小股东不应该随便授权股价回购,而忠于价值投资者,大概也不会太倚重回购股票。盖公司如有一令吉现金,成功的价值投资董事局应该著眼于寻找高回酬的投资;买回自己的股票,是无法开源的退一步选择。至于当股息派发,只是在行政上作文章,徒然增加营运成本。如果股东认为物有所值,应该主动去市场购买加持股票,不是间接通过公司用营运的本钱来帮您购买,再给回你。自以为派发库存股为股息是不必出本钱者,其实只是忽略了钱是从左口袋转进右口袋而已。再深究下去,派发库存股其实对大股东更有意义。设若公司派100送1库存股股息,意即是说,您如有99股,将不获任何股息。所以,如果有1000个小股东手持99股(总数99000股),他们每人获得的股息等于零;而有一大股东的股票数额为99000股,他将获得990库存股息。由此可见,库存股息和现金股息不一样,不是人人所获皆平等的。相比起来,注销或出售库存股反而是比较公平的决策。

因此,个人认为,发挥价值投资的威力,并不是发生在股票回购身上,除非是出现股价和公司实值有4、50%的误差,而公司手上有太多的现金,董事局又一时无法找到新的投资机会,那才不妨考虑考虑。

如何发挥价值投资的威力(二)

我们讨论了要发挥价值投资的威力,先决条件是要让该项投资有足够的时间成长。同时,价值投资者的可贵之处在于发掘被低估的公司或股票,把真正的价值释放出来,而不是发觉自己的公司市价被低估。不过,做为一个领导人,认为自己的股票被低估是常有的现象,事实是否如此可是另外一回事。不同的公司往往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评估自己,象巴菲特那样长年说明自己的公司股价是属于溢价(换种说法即是高估) ,是比较少见的执行长。

我们看回贯彻价值投资的资本投资(ICAP) ,基本上它是封闭型基金,还是属于信托基金的一种。衡量信托基金的方法往往是看其净资产(Net Asset Value, NAV), 而资本投资的资产就只有股票与现金。其5月31日的净资产是RM2.10,由现金一亿令吉(约每股74仙)及组合股票形成,闭市价则为RM1.74,显示了18%的折价。随着近来股市盘升,到了8月19日净资产是RM2.30,闭市价为RM1.96, 折价缩减至15%。陈鼎武先生八月的教诲稍见功效。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那一亿现金所发挥的复利作用无疑最低。不过可能陈先生担忧世界的局势,同时要保留现金来捕捉宝贵的契机,所以仍然按兵不动。需知,要发挥价值投资的威力,除了时间以外,正确的选股也是十分重要。如果手上有钱就快快入场投资,很快你就会发现钱用完了,更好的机会却一再涌现,颇有时不我予的感觉。所以,精挑细选、耐心等待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一旦选对了,还要大胆押注,看资本投资的股票组合才不过十来个股票,却比许多4、50个股票组成的信托基金出色,可见多不一定是美。

许多股民投资股票仍是著眼在股息和红股身上。股息的分析我已在上一篇文章谈过。对派红股的意见,其实也是有所保留。基本上一般信托基金很流行派红股,一来增加流通量,二来市价相对的降低了,会让新投资者比较乐意购买。不过,除了心情比较好受之外(股票量多了) ,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一股2令吉的股票,一送一红股之后,成为两股一令吉的股票,价值上没变,反而花了一些开销来进行这个建议(提呈建议书、开股东特大,多多少少都要一些开销) 。至于股价会上升,我想除了有心人为之,股价上升最大的推动力还是来自业绩,不然你就算是每年派红股也是于事无补。

所以,讲完了一句,强调价值投资,不过不派股息和红股,股东能陪你多少年呢?观乎他是多虔诚的信徒。以大马股市多年起落,结果原地踏步的情形,的确很难让老一辈的股民有信心和一只坚持资产增值的股票长相厮守,如果真如陈先生所希望,每五年翻一倍,只怕下来的五年、十年,陈先生会倍增压力,因为要求发放利益的股东肯定倍增,希望我这个看法只是杞人忧天。个人觉得,陈先生的资产管理公司(动力资本,Capital Dynamics),应该身先士卒,逢折价一点一点买入资本投资,有如巴菲特的作法一样,到最后柏克夏就是巴菲特,巴菲特就是柏克夏,这样才能让寻求分红的不同声音心服口服,死心塌地的随你一起把公司净资产变得无限大。所以,要淋漓发挥价值投资的威力,除了够长的时间耐心等待、一再精挑细选的股项,还有一项不可忽视的,就是坚持相信价值投资的真实回报和以行动来实践成果。

Thursday, August 26, 2010

Value investing 2

如何发挥价值投资的威力(一)
前两篇文章提到价值投资的威力,读者不难发现,要发觉价值投资的珍贵处,大多是要等到3、40年以后。问题就在于,有多少个投资人能坚毅的度过这漫长的等待?比较年长的更不好听说一句,吾寿已老,马齿已增,3、40年后,就算还活着,已是百年人瑞,有钱也没力享了。所以,象资本投资这类公司,是否只适合年轻人呢?

笔者认为,在投资之前,拟定自己的目标,就不会出现上述的迟疑。投资无分长幼老少,最重要在于清楚自己要的是甚么。如果您要的是股息回酬,应该投资在高股息股如优质银行股、消费股等,象资本投资这种开宗明义说没有股息的公司,您就放过它吧,既不必在股东大会要求它派息,也无需动用股东的权力来修改公司章程,或重新制定派息政策。要知道,价值投资的佼佼者,很注重再投资或复利的作用。试想想,如果公司赚的每1令吉再投资,会有16%的赚幅(成长率),却被当股息派发给您花掉了--变成零成长率,对完美主义的价值投资者,就有种没有发挥极大化功用的感觉。除非有一天,他发现公司赚的钱已到饱和点,再投资回酬甚至没有定期利息高,不然他是不会舍得把所有赚到的钱派回给股东。

另外说到股票回购(share buy-back)。坚信公司价值被低估,而选择股票回购的董事局,皆以两个原因来解释他们的行动:
1) 股票回购成库存股,如果注销的话,公司股票数量减少,将增强每股盈利;
2) 库存股可以当作股息派发,奖励忠诚股东;或日后高价卖出,给公司带来特别盈利。
犹记得十多年前这措施被当局批准时,小股东其实是抱着怀疑与抗拒的态度,担心被大股东利用来巩固实力;事过境迁,大多数小股东反而认为是为公司增值的做法了。不过,根据最新的股票回购调查,这项据说对增加股东价值、稳定公司股票的措施,结论其实是毁誉参半,半数进行股票回购的公司,当前股价低于回购价格;有70亿令吉库存股被冷藏,处于进退维谷的状况。

事实证明,回购股票不一定能够扶持股价,小股东往往也不明白董事局基于甚么原因启动股票回购的机制。一些公司的股票回购成本是很高的,而股价低迷时,却不见董事局有何行动,令人费解。所以,小股东不应该随便授权股价回购,而忠于价值投资者,大概也不会太倚重回购股票。盖公司如有一令吉现金,成功的价值投资董事局应该著眼于寻找高回酬的投资;买回自己的股票,是无法开源的退一步选择。至于当股息派发,只是在行政上作文章,徒然增加营运成本。如果股东认为物有所值,应该主动去市场购买加持股票,不是间接通过公司用营运的本钱来帮您购买,再给回你。自以为派发库存股为股息是不必出本钱者,其实只是忽略了钱是从左口袋转进右口袋而已。再深究下去,派发库存股其实对大股东更有意义。设若公司派100送1库存股股息,意即是说,您如有99股,将不获任何股息。所以,如果有1000个小股东手持99股(总数99000股),他们每人获得的股息等于零;而有一大股东的股票数额为99000股,他将获得990库存股息。由此可见,库存股息和现金股息不一样,不是人人所获皆平等的。相比起来,注销或出售库存股反而是比较公平的决策。

因此,个人认为,发挥价值投资的威力,并不是发生在股票回购身上,除非是出现股价和公司实值有4、50%的误差,而公司手上有太多的现金,董事局又一时无法找到新的投资机会,那才不妨考虑考虑。

如何发挥价值投资的威力(二)

我们讨论了要发挥价值投资的威力,先决条件是要让该项投资有足够的时间成长。同时,价值投资者的可贵之处在于发掘被低估的公司或股票,把真正的价值释放出来,而不是发觉自己的公司市价被低估。不过,做为一个领导人,认为自己的股票被低估是常有的现象,事实是否如此可是另外一回事。不同的公司往往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评估自己,象巴菲特那样长年说明自己的公司股价是属于溢价(换种说法即是高估) ,是比较少见的执行长。

我们看回贯彻价值投资的资本投资(ICAP) ,基本上它是封闭型基金,还是属于信托基金的一种。衡量信托基金的方法往往是看其净资产(Net Asset Value, NAV), 而资本投资的资产就只有股票与现金。其5月31日的净资产是RM2.10,由现金一亿令吉(约每股74仙)及组合股票形成,闭市价则为RM1.74,显示了18%的折价。随着近来股市盘升,到了8月19日净资产是RM2.30,闭市价为RM1.96, 折价缩减至15%。陈鼎武先生八月的教诲稍见功效。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那一亿现金所发挥的复利作用无疑最低。不过可能陈先生担忧世界的局势,同时要保留现金来捕捉宝贵的契机,所以仍然按兵不动。需知,要发挥价值投资的威力,除了时间以外,正确的选股也是十分重要。如果手上有钱就快快入场投资,很快你就会发现钱用完了,更好的机会却一再涌现,颇有时不我予的感觉。所以,精挑细选、耐心等待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一旦选对了,还要大胆押注,看资本投资的股票组合才不过十来个股票,却比许多4、50个股票组成的信托基金出色,可见多不一定是美。

许多股民投资股票仍是著眼在股息和红股身上。股息的分析我已在上一篇文章谈过。对派红股的意见,其实也是有所保留。基本上一般信托基金很流行派红股,一来增加流通量,二来市价相对的降低了,会让新投资者比较乐意购买。不过,除了心情比较好受之外(股票量多了) ,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一股2令吉的股票,一送一红股之后,成为两股一令吉的股票,价值上没变,反而花了一些开销来进行这个建议(提呈建议书、开股东特大,多多少少都要一些开销) 。至于股价会上升,我想除了有心人为之,股价上升最大的推动力还是来自业绩,不然你就算是每年派红股也是于事无补。

所以,讲完了一句,强调价值投资,不过不派股息和红股,股东能陪你多少年呢?观乎他是多虔诚的信徒。以大马股市多年起落,结果原地踏步的情形,的确很难让老一辈的股民有信心和一只坚持资产增值的股票长相厮守,如果真如陈先生所希望,每五年翻一倍,只怕下来的五年、十年,陈先生会倍增压力,因为要求发放利益的股东肯定倍增,希望我这个看法只是杞人忧天。个人觉得,陈先生的资产管理公司(动力资本,Capital Dynamics),应该身先士卒,逢折价一点一点买入资本投资,有如巴菲特的作法一样,到最后柏克夏就是巴菲特,巴菲特就是柏克夏,这样才能让寻求分红的不同声音心服口服,死心塌地的随你一起把公司净资产变得无限大。所以,要淋漓发挥价值投资的威力,除了够长的时间耐心等待、一再精挑细选的股项,还有一项不可忽视的,就是坚持相信价值投资的真实回报和以行动来实践成果。
匿名信
一封不具姓名的信,是为匿名信,其破坏力有多大?如果阁下是公司的总执行员,收到一封匿名信,细数你公司的总经理涉及的行政错误,你是否会以盛名招忌,又“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而一笑置之;还是深信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必须查个来龙去脉,水落石出方肯罢休?

坊间对匿名信也有另一些注解,揭发恶行的,叫吹哨者;蓄意破坏的,叫黑函。不过,近来的当事人,在事件未厘清时,一律称之为黑函,倒也无可厚非,因为匿名信的出现,几乎是可以肯定让其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姑不论匿名信的出现,对当事人带来何许大的困扰,有关当局对设及公司所采取的应对手法,也让投资者惊疑不定,甚为后悔不小心淌入这场混水。

首先遭遇匿名信冷箭射下马的是焦点控股(Focus Point Holding) 。从上市当天临时喊停,已让大家觉得事情不寻常,事后我们这些后知后觉的平民百姓才知道有封黑函同时寄去有关当局和媒体,控诉公司招股书提供虚假资料。焦点控股首个反应就是有心人恶意破坏,同时发文告安抚投资者;没料到10天后,事情急转而下,黑函变成了吹哨,恶意变成了善意规劝,叫你把事作对来,以免一错再错,导致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焦点控股建议新上市日期和退股计划,让没信心投资下去者可以依法得回退款,不过破坏已经形成。招股书就象选美会的美女容貌,如果其中作假,就好象美女整了容,还可以继续参赛吗?可悲的是,涉及其中的马交易所、证券委员会、投资银行顾问、保荐商,全部保持沉默,似是默认焦点控股的亡羊补牢计划就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仿佛焦点控股才是受害者。事实上如果此事不被揭发,无知的投资者受误导于招股书,才是最大的受害者,相关当局有站在他们的立场着想吗?谁才是该被重罚者?到底有没有防范措施阻止类似事件重演呢?

接下来,另一间公司--成荣集团(MUDAJAYA) 也被匿名信弄得人仰马翻。刚开始公司还抱着清者自清的态度,教证委会尽管放马过来(调查)。但在有心人绘声绘色之下,引起股民恐慌,其股价一度惨遭抛售,由6令吉大跌至3.75令吉,叫公司不得不进一步发文告澄清谣传纯属子虚乌有,公司财务稳健,尚有逾2亿令吉现金云云,更进一步入场回购股票扶持股价,风波才稍微平静下来,不过市值已大量出血,蒸发掉8亿令吉之多。

证券委员会欲语还休的态度,只会制造更多疑惧。当谣言盛行时,交易所应该配合证券委员会及有关公司,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将之解决,而不是任由它四处游窜。同时,也希望证券委员会阐明对待匿名信的方式,到底是来者必有行动,还是另有管制的方法?看到成荣集团的破坏程度,如果信中内容属实,那么股价败坏是咎由自取;如果是恶意中伤,那么证券委员会的小题大作已给该公司股东带来极大的伤害,谁来讨回公道?前车可鉴,有心人看中一些如大众银行、金务大、杨忠礼之类的优质股,大可细心部署,写下似真还假的黑函让当局调查,待股价暴跌才施施然进场扯购,当然大前提是不要让当局捉到造假者。以证券委员会的办事效率,至今还没公布两封匿名信的来源,看来此举大有可为,只怕马股从此进入多事之秋,投资者可要小心筛选到处乱传的“消息” 了。

Value Investing

一个别开生面的股东盛会
每年巴菲特主持的柏克夏股东大会,是美国奥马哈一年一度的大盛会。许多股神忠诚的信徒不约而同前去朝圣,一睹股神巴菲特的风采,同时希望从中学习到价值投资法的精髓。柏克夏旗下的公司,也在当地摆摊,一方面让投资者了解巴菲特所投资的公司,一方面也趁机做生意,让股东们有机会捧自己公司的场。

在大马,每年的八月,也有一小撮人抱着象见股神巴菲特的心情,前来和大马首屈一指的基金经理--陈鼎武先生见面,五年风雨无阻。今年的资本投资(ICAP) 股东大会有点特别,是其公司灵魂人物陈鼎武先生的另一大创举。股东大会在吉隆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同时成功邀请到其投资的成份公司一起联办投资日,让普罗大众更了解甚么是价值投资,也让股东和其投资公司进行互动交流。

在写这份稿时,诚心希望这个投资日顺利举办,同时把价值投资的意义更广泛的传送给大众。如果出席者仍然抱着来听听小道消息、或打探一下投资贴士,我想他可能会失望而归,而这也不是陈鼎武先生的意愿。价值投资的方式,一般上都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见功夫,不适合那些想要赚快钱的投机客。

我们看到资本投资--目前大马唯一上市的封闭式基金,上市至今五年,价钱涨了90%,按计年回酬约19%。虽然这些数字看起来不是很标青,比不上现今一些股票一个月就起了100%,不过笃信价值投资的投资者,应该会很满意了,巴菲特的柏克夏公司年回酬也是约23%而已。价值投资的信徒,著重的不只是年回酬双数字,还很注重稳定的因数。一年赚100%是很了不起,年年连转100%是不可能的。所以,当“稳定”这个数字列入考量,我们自然而然的会降低平均年回酬的目标。如果能象柏克夏公司这样年回酬23% 达30年,我们一万令吉的投资,30年后就是惊人的500万令吉,成长500倍;就算是资本投资的19 %,也有184万令吉了(184倍) 。由此可见,合理又稳定的回酬所制造的财富效应有多大。

有些人会问,大马市面上真有这一类股票吗?有的。大众银行的年报就曾透露,自1967年至2009,总共42年,该公司的平均年回酬达20%,不会比柏克夏公司逊色。我最近阅览松下电器(PANAMY) 的年报,其81页清楚列明公司上市(1966年) 至今(2010年7月) ,一位股东所经历过的资本投资以及回酬。简单来说,一位在上市时持有一千股股东若依照公司的所有安排,到今日他总共用了1350令吉,不过持有股票数额已达19384股(通过红股及认购附加股) ,市价36万4419令吉,44年来获得利息25万令吉,总计有61万4406令吉,获利455倍!要知道44年来平均年回酬有几多吗?不是每年10倍(1千巴仙),也不是每年100%,只是一个不太起眼的15%而已!不过,记得,相等于连续44年每年增长15%!


价值投资的威力
资本投资(ICAP)联合其投资公司及基金经理举办的投资日,在股东大会之后揭开序幕,短短七小时后宣告闭幕,让热衷于价值投资者大呼过瘾与不过瘾。过瘾之处,在于参与者从来没遇过讲座是如此安排,一个完了又接一个,好象马拉松似的,直落5、6个小时,叫你连厕所都不敢上。说不过瘾者,在主办单位把我们当成超人,讲座不只是连续不断这么简单,还兵分两路,除了短短15分钟的时装表演,大部份时间是两个讲座在两个礼堂同时进行,任你吸收能力多强,也分身乏术,不能尽享所有讲座的精髓。同时,在短短六小时内要一般人上六堂课,贪心者可能囫囵吞枣,欲速则不达,是主办单位该关注的。或许主办单位可以售卖讲座的录影光碟,或将之放上网,让失之交臂的投资者有机会温故知新。

无论如何,资本投资的创举,对于价值投资的认同和执著,足以让人浮三大白。就连其股东,也未必了解价值投资法的威力。我们发现,资本投资上市至今5年,其资产净值由99仙上涨至2令吉10仙,增值112%,或者是平均每年增长16%,算是骄人。笔者记得当初上市是,有记者访问其基金经理陈鼎武的回酬目标;他谦逊的说,希望资本投资能在5年内翻了一倍。言犹在耳,瞬眼间五年已过,陈先生可以安然对记者说,幸不辱命,下来五年,如果秉承同样的投资精神,再翻倍的情形指日可待。可就有那么一些人,对任何事情都抱着怀疑主义,首先错过了前面五年,现在又来怀疑未来五年是否能历史重演。

类似情形,笔者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投资联结保单的回酬。自2000年保诚首次推出投资联结保单以来,市场对其预测回酬一直争论不休,如今转眼已过10年。而国家银行也将这类保单的乐观预测年回酬由9-12%降至6-9%,避免代理们以高回酬的预测数字误导顾客。笔者发现这10年来,大马投资联结保单的开山鼻祖--保诚保险公司,其股票基金的年平均回酬是介于10-11%之间,并没有乖离当初的预测。不过,同样的,一旦成为历史,成绩只能用作参考,相信它的,已经得到可观的回报;未来的结果,在目前来说,永远只是个预测。唯有相信价值观没变者,历史将会重演。

一般投资者着眼于未来一年或两年,稍有增长就迫不及待要求回报如股息之类,和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一比,颇有夏虫语冰之意。所以资本投资五年增值一倍,难免有股东要求派息、红股之声四起,忘了招股书开宗明义就说明不派息,要股息的,麻烦找别一家公司,可见要贯彻始终谈何容易。

陈鼎武算是谦虚了,话到唇边说半分,只假设类似回酬重演,再五年后资产净值变4令吉,再十年变8令吉,届时股票市值将破10亿(注:基金规模为1.4亿股,如有8令吉,基金总值11.2亿令吉) 。他没告诉你,以16%的增长率,30年后是多少,40年后是多少。让我在这里略为透露,如果一切不变,30年后每一千令吉原始基金,将会增值至8万六千令吉(86倍) ;40年后是38万令吉(380倍) !到时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看戏太多,还在梦中。
16%成长率 每1千令吉实值 每1令吉回酬
5年 RM2100 110% (1倍)
10年 RM4400 340%(3倍)
20年 RM19500 1850%(18倍)
30年 RM86000 8500%(85倍)
40年 RM380000 37900%(379倍)
50年 RM1671000 167000%(1670倍)

以一般短视的投资者,小看价值投资的威力,绝不会等到那么久,也不相信会有那么久又平稳的回酬,怕有个3、5倍回酬就快快杀鹅取卵,瓜分掉利益了。

資本投資的特大 published 2009-Nov-nanyang
潮流流行特大﹐在上周六﹐本地唯一上市的封閉型信托基金﹐資本投資(ICAP) 也 決定召開她上市以來的首個特大﹐ 要求其單位持有人(或更貼切的稱為股東們) 投票表決是否維持目前的投資政策。

讓我們重溫一下該公司在05年10月上市時的情景。該公司是資威(capital dynamics ﹐CDAM) 首席投資顧問陳鼎武先生的心血。猶記得當時她挾着大馬奧馬哈的雄威上市﹐集資1億4千萬令吉﹐聲勢一時無兩。陳先生許下豪言 ﹐希望在5年內把價值倍增﹐成長100巴仙。或許不該說是豪言﹐因為對他來說﹐年回酬14.4巴仙﹐這種回酬並不屬于超高﹐他屬下的投資臂膀CDAM在98-04年曾有年回酬超過22巴仙的紀錄﹐足以和奧馬哈股神巴菲特比美。而今年步入第5年﹐ICAP的資產淨值已有1.99令吉﹐的確是說到做到﹐兌現了諾言。

至于特大的重點﹕投資政策﹐是因為當初在招股時﹐公司說明在未來3年內只打算投資在國內證券﹔如今3年已過﹐遂有投資者詢問為何不投資外國股票﹐所以才產生今次的讓股東決定新的投資方向的動議。由于動機簡單直接﹐不是維持現狀就是改成可以投資在國內外證券﹐預料不會象馬華那樣議而未決﹐特大了又特大。

公司在股東說明之中﹐也做到了盡量透明化﹐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列出來了﹐並加以解析其好處和壞處。我想﹐以目前其資產數額約2億7千萬令吉(美元7千8百萬) ﹐如要投資外國﹐的確是有點小 ﹐單單是國際存托費每年就要三十萬美金或更高﹐叫你吃不了兜着走。而且﹐目前持有現金才3千7百萬令吉而已﹐若要投資國外﹐豈不是要變賣本地投資﹖這就有違ICAP先前的價值投資方法了。如果是發附加股來集資﹐固然可以提高將來投資的金額﹐但也未必是符合成本效應的。再加上發股集資﹐在決定售價方面﹐也甚為難﹐溢價時股東未必願意認購﹔折價輒有損股東價值。

說到投資海外﹐的確是讓人憧憬﹐有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感覺。不過﹐其實投資者往往只看到極大回酬﹐卻忘了必須承擔更高更多的風險﹐甚至連外匯風險也要顧及。不然﹐這頭股價賺了10巴仙﹐那頭匯率跌了10巴仙﹐只落個白開心一場。陳先生的比喻也非常正確﹐大海洋是有比較多魚來捕或選擇﹐不過﹐如果您的船不夠大﹐只是艘小舢舨﹐承擔不起大風浪﹐那麼﹐奉勸你還是不要馳得太遠﹐在附近釣魚算了﹐以免一個浪頭打來﹐你就沉船了。同時有些股東建議批准投資國外﹐卻暫不行動﹐看來也不合時宜﹐因為什麼時候行動並不是股東決定的﹐這等于把陳先生放在一個很艱難的處境。不投資﹐幾年後又有股東質問要等到何時﹔行動嘛﹐董事局不是已經告訴你知易行難嗎﹖

因為是這樣﹐也難怪董事局希望以不變應萬變﹐支持維持現狀不變。我想﹐股東們如真要投資國外﹐不如參與陳鼎武先生管理的另兩個國際基金。不然﹐私下可以建議ICAP 成立另一個封閉型基金在馬股市上市﹐投資目標以外國證券為准。這樣一來﹐股東們魚與熊掌﹐可以兼得﹐何樂而不為﹖在大會上﹐董事局雖然三緘其口﹐不過言談間似乎也是英雄所見略同﹐只是計劃在籌備中﹐還未得到有關當局的批准﹐不能敲定以什麼方式來呈獻﹐所以不便明談。無論如何﹐股東們經過2小時的辯論之後﹐都認同董事局的意見﹐再一次耐心等待﹐讓ICAP精心策劃更有利于股東們的行動。

很多股東往往以自己為中心﹐認為自己的建議是最好的﹐董事局一定要接納﹐卻忘了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到目前為止﹐是ICAP為你兌現5年100巴仙的承諾 (不是你自己)﹐如果你相信董事局和陳鼎武先生悉心悉力為股東步署最好的安排﹐那麼﹐你應該支持董事局的建議。如果你有更好的見解﹐不能苟同ICAP的井蛙之見﹐那你應該套利離場﹐去尋找更遼闊的天空。

Tuesday, August 10, 2010

资金出走
早前闹得浩浩荡荡的外资流入大量减少问题,我们可以听到政治人士大放谬论,甚么贵精不贵多,重质不重量的话都说出来。如果所有事情都是为辩论而辩论的话,只能让我们对我国的政治人物的无知感到齿冷,辩赢了并不能为这个国家加分呀。

我们平民倒是看到不止外资不进来,国内不少企业家也渐渐的退出大马资金市场,将资金移出,转战国际。糖王郭鹤年之前将种植业务注入新加坡公司WILMAR,去年卖掉大马糖业,事隔半年,却高调进军澳洲糖业,令人羡慕新澳的潜力。如今,又有传言他要脱售另一保险业务--澄心亚洲,不晓得他这回看中哪一个国家呢?

再看,云顶大马(前称名胜世界) 虽坐拥53亿令吉现金,近年来股价不振,可谓财多身子弱,在今年七月毅然宣布向姐妹公司云顶新加坡购买云顶英国业务,一举耗资3.4亿英镑(约马币17亿令吉) ,真是财散人安乐。这类交易难免会让小股东哗然,甚至责难,不过由此可见云顶大马移资海外的决心。这还不说,一旦云顶在美国纽约的赌业稍有眉目,只怕还是要云顶大马的大笔后备资金拔刀相助。

当然,大马富豪阿南达的连续动作,令我们对大马的资金市场更为担忧。去年应首相之邀,他将明讯上市,以当时的4令吉80仙计算,市值达360亿。可是今年他的三张催命符,把ASTRO、MEASAT 及丹绒齐齐除牌,让小股民好生失落,也让马交易所主席有点落寞,盖这三家公司,不论是质或是量,都属上选,只是马股市不争气,无法反映其内在价值。以其除牌献购价来计算,这三家公司市值为83亿、16亿及88亿,加起来带走马股市值187亿令吉,已是明讯市值的一半;2010年至今的新上市总值怕也没这么多。

马股市近年来一些优质股除牌下市的机率蛮高,平均每个月都有新除牌献议出现。这固然是律法上的漏洞让有心人有机可乘,但也可以解读市场为对马股市及政策的信心不足。我们不应该以自我安慰的心情来面对这个问题,心想走了A股(除牌) 还有BC股可以选。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阻止更多的A股下市。不然,我国外资不进来,内资又积极走出去,大马资金市场后果不堪设想。

(欣见冷眼前辈为拙文不足之处作出补充,抛砖引玉,当作此解。)

Monday, August 2, 2010

股息与成长
写稿之时,读到前文所提之丹绒被大股东以21.80令吉全面献购,深为其小股东感到惋惜。没想到阿南达以一换三,应首相之请把旗下明讯上市,一年不到却左右开弓,把A STRO、MEASAT 及丹绒(TANJONG) 三大公司一起除牌,让喜欢优质股的投资者大感失落,也让首相鼓吹加强马股市实力的意愿大受打击。与此同时,读到前辈冷眼先生以“ 股息挂帅” 为题,强调股息的重要性,笔者虽对此深感同意,不过却也对另一投资的目的--资本增值同样看重,因此斗胆写下本文,希望投资者不会一味追求股息,而忽略了资本增值。

股市里好股比比皆是,笔者就随机性试举三项股票,以5年前的历史价格,来做些比较:
股票 06年1月价/RM 5年每股股息/RM 5年每股盈利/RM 股息政策 股价/RM 股息回酬 总回酬/%
A 14.80 4.32 6.39 无 18.00 29% 51%
B 4.48 2.175 1.56 至少75%盈利 4.20 49% 42%
C 0.50 0.55 1.01 至少50%盈利 1.69 110% 212%

如果以追求股息的标准,那么,投资者应该摒弃A股,因为其股息回酬最低。首选当然是C股,不论股息回酬或是股价回酬都是上上选。而B股辄属于业务饱和型股项,尽量把多年盈余回馈给股东。不过,如果把资本成长放进去计算,就不一定是这回事了。我们发现他们的每股盈利按年实际情况如下:

股票 06年盈利/仙 07年盈利/仙 08年盈利/仙 09年盈利/仙 10年盈利/仙
A 93 126 137 115 167
B 29 29 28 33 29
C 21 19 21 15 24

如果以成长潜能,撇开09年(因08年金融风暴影响) 不说,A股显示了每年成长力极强,B股则是保持现状,而C股只是到2010年才显出成长的机会。因此,三个股项因不同的基本面切入,会有不同的论调。再者,以今年的股价来评断,A股的确有配合盈利成长; B股给我们一种安心的感觉,何时买入都蛮安全,观乎五年来股息还高过盈利,也许突然会有个特别股息的惊喜也不一定;而C股,可能06年的股价是一个误差,买到的人拾到宝了,今时的股价已渐恢复正常,和其盈利及股息相对称。所以,强调成长的投资者,应该首选A股;强调稳定回酬者,该选B股,而C股在06年兼有A股和B股的优点,目前辄有待观察。

让我把答案揭晓,A是丹绒;B是万字票龙头成功多多;C是冷眼先生的一个心头爱--中钢大马(CSC STEEL) 。由此可见,大股东要私有化丹绒,就是因为其业务将会起飞,却面对小股民迫不及待的要求即刻的回报和更多的股息,大股东为了避免更多的责问,毅然将之除牌(其实所出的价钱减掉市价18令吉,所剩的充其量等于三年的股息而已,小股东会如此短见吗?很难说) ,这和之前的明讯除牌如出一辙。

所以,笔者陋见,股息不是一切,公司的成长,管理层的诚信,都非常重要;君不见股神巴菲特从不派股息,不但不被投资者唾弃,反而跟随者众。也许投资者对本地挂牌公司比较没有信心,才时时要求把盈利发放;不过也有例外,本地著名投资经理陈鼎武一样奉行巴菲特方程式,其管理公司资本投资(ICapital) 也是明言不派股息,支持者一样众多,来周更要在隆市中心举办股东投资日,到时冷眼先生或许可以移驾和陈先生切磋一番。

Tanjong

虽败犹荣
上星期的丹绒股东大会,发生了一点小插曲。之后看各大报章,只有几家中文报章粗略报导,英巫报章则没提及,说明了媒体冷待小股东权益。事缘该公司在最后一个议案建议修改公司章程,其中一个项目是将每年每名董事的费用从不超过10万英镑,调整到100万令吉,似为变相调高董事费,有些股东认为应该把它分开为一独立议案,引起了争议。由于小股东权益机构(MSWG) 无法获得公司满意的答覆,因此表明立场反对该建议。而大会主席在举手表决时并不以为意,以为在座股东以大多数票通过,经过一名股东要求报知票数,才指示公司秘书报票。结果出人意表的仅为半数通过,无法获得75%的赞同。

于是大会主席要求次轮表决,希望一些在打瞌睡的股东了解这项议程的重要性,打醒十二分精神投票。而公司秘书秘书还”不小心” 的在荧幕中亮出投票的数额,据某名股东说,如果是以投票表决,以大股东的票数支持此议案,必然获得通过。我们可以清楚见到这回所有公司董事皆举手赞成,可是表决的结果还是只达到72%赞成,看来必须要投票表决了,董事们要早早结束这项会议的打算落空了。

妙的是,主席早已知道投票表决结果,由于计票费时,还讯问在场股东是否要想清楚,再来第三次举手表决。于是,就有一些会计师、律师等跳出来要求主席依程序办事,不然将来可能会面对股东在法庭上挑战该议程的合法性的问题。主席无奈之下,从善如流,宣布投票表决。由于主办当局没料到竟有投票的局面,也颇花了一些时间来准备,有些股东就鼓噪大会的不足,以及公司蔑视小股东的意愿。

无论如何,投票表决该议案顺利通过,只是诚如大会主席所言,计票历时两句钟, 的确是很花时间。不过希望浪费了众董事的宝贵时间之余,也让他们得到一个启示,即小股东的意愿不可忽视,虽然他们是螳臂档车。相信公司上市之后,必不会愿意只有一言堂,而是欢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不禁让我想起,在股东大会问答题时,有位股东热心的为公司的35亿令吉巨大盈余著想,献议不如肥水不流外人田,以债抵息,派发股息之余,向股东献售债券,从而省下向外(银行) 借贷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派发应扣税股息(franked dividend) 的问题。这股东在去年似乎也曾做此提议,不过同样被董事局以将会斟酌一言轻轻带过。如果说那个议案小股东是虽败犹荣,那这位小股东是屡败屡战,看来明年他还要继续努力了。
突然死亡
世界杯热潮刚过,犹记得有一阵子球赛规则改变,引进了黄金进球,即如果正赛时间打和,进入加时再赛时间,任何一方成功进球,比赛马上结束,该进球是为黄金进球,而普遍上我们称那段加时进入突然死亡阶段。在大马股市,新近推出的牛熊证(Callable bull/Bear Certificates) 其实也是有”突然死亡”的潜规则存在。

联昌国际在7月推出4项牛证,成为东南亚首家推出该项产品的证券银行, 引以为豪。只是,这一次的负责人挑选股项,似乎有看错市之嫌,其中一项成功机构(BJCorp-JA) 竟然在短短五天之内触动回购价(Call Price), 黯然下市。也许他想要借机创造另一个东南亚纪录吧,不过买到该牛证的投机者肯定笑不出了。

我们先看看这四项牛证的资料表:

牛证 推介价 行使价 回购价 转换比例 市价 母股市价
亚洲航空(Airasia-JA) 16仙 1令吉 1令吉5仙 2:1 21.5仙 1令吉40仙
成功机构(BJCorp-JA) 16仙 98仙 1令吉6仙 2:1 8.5仙 1令吉5仙
金务大(Gamuda-JA) 15仙 2令吉55仙 2令吉70仙 5:1 17仙 3令吉37仙
云顶(Genting-JA) 16.5仙 5令吉80仙 6令吉15仙 10:1 19.5仙 7令吉65仙

与一般结构凭单不同的是,牛证设有回购价。一般结构凭单,不论是欧式或美式,都会交易到期满。牛证虽然也是一样,不过如果母股不幸被人抛售,一路向南,结果触及回购价,该牛证将会马上停牌,如果下一段交易时间再被售至比回购价更低的价格,推出的银行将会进行结算,作废该牛证,我们戏称该牛证已经“突然死亡” 。

我们不晓得联昌国际是以甚么标准来选择以上4支“牛股” ,认为它们牛气冲天 ,不过其所选股项的成功机构牛证在短短5天内下市,是相当难以让一般散户接受的,更让那些推荐牛证的股票经纪万劫不复,成为千夫所指。回顾成功机构牛证五天交易量总共两千万股,价钱介于8.5仙至14.5仙之间,如果结算价(估计) 为3.5仙,可以说购买者全军覆墨,只有献售者(即投资银行) 赚钱。以首天交易价平均约13.5仙(第一天也是最高交易量,当天交易价为12至14.5仙)来算,一千万股净赚一百万令吉,着着实实让不求甚解的股民吃了记闷棍,上了宝贵的一课。不过,联昌国际其实也不好受,赚个蝇头小利,却输了声誉,以后要推出任何新鲜产品,肯定闻者退避三舍,宣传上百倍困难,事倍功半。

同样的,现在轮到其他三只牛证的股民开始感到担忧,因为以大马的股市,要母股做到它们的回购价,是绝对可能的,成功机构已经身先士卒,警惕你们了。所以,要投机,也要做做功课嘛,不要被股票经纪蒙骗(有时他们也是受害者) ,更不要以为出名投资银行推出的必属好货明牌,有时被坑了也欲哭无门,虽然说这是自由买卖市场。

回说成功机构,这回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刚刚赌球执照被撤,股价又不争气,被人卖压到喘不过气来,搞到看得起它(而推出牛证)的联昌国际一身蚁。不过近来成功机构频频买入其子公司的子公司成功多多股权,不懂是否希望成功多多会发放一些特别股息,为它冲冲喜,改改运程。

Friday, July 23, 2010

该换车了
政府致力于解决都市塞车问题,公共交通方面,从轻快铁、单轨火车直到最近的地铁建议,成本无不过亿,但对万全解决问题似乎都欠临门一脚。私人方面,诸如共车计划、入城收费等建议也层出不穷,不过起不了甚么作用,国人还是你有你的呼吁,我照驾(买) 我的新车。

自08年金融风暴之后,国人在开销方面小心翼翼,做生意者之前担心定单随时会不来,如今又多一个津贴随时会取消的忧虑;打工者不敢要求加薪,深怕公司随时倒闭或裁员。唯独汽车业一枝独秀,国民换车好象换上了瘾,新车销量屡创新高。国人的拥车率已达到每一百人有65辆车,傲视东南亚,这大概和20年前政府施行国家汽车政策,鼓励国人支持国产车的潜移默化有关。时至今日,很多保护国产车的政策已废除,国民的口味也跟着转变为更多样化,外国车纷纷登陆抢滩,百花齐放,国人也更以拥有多车为荣。截至2010上半年,新车销量已经突破30万辆,打破历年来的纪录,虽然国家银行接连调高基贷率,不过似乎阻止不了国民驾新车的念头,新车销量依然直线上升。

一般上,人们对从事直销、保险或信托基金行业者无法估计其收入,往往以他们所驾的车来作衡量。市面上便有一些以此为宣传的业务员,频换名车来反映其高收入,让顾客对他们产生信心。唯象我们这些以股神巴菲特为模范的投资者,对换车其实是抱着做亏本生意的看法,因为新车一上路,马上就贬值了。有位朋友更精于计算,他说,买二手车,而且要买第二年的,因为大凡出新车者,在一年内应该把那部车的问题都解决了,所以他买到了,既买到便宜却还算新的车,又可以免掉重大维修的问题,真是一举两得。

大概是今年新车销量高,许多友人和顾客见面时也会顺便问问有没有换车之意。兴之所至,就去银行打听一下,才知道,原来新车和二手车的贷款利率有所不同,平均上二手车的利率会高上一至二巴仙左右。我大略计算一下,一部十万令吉的车如果利息差距是一巴仙,以五年借贷期限,就要多付五千令吉的利息。而且,如果以旧车换新车,业者多乐意给以旧车更高的收购价,以刺激新车销量,换取年终花红,难怪国人喜欢购买新车啦。

所以,年年政府都祭出新招来应对交通阻塞问题,年年新车销量都一再增加,治脑病治到了脚板去。这就好象反贪局常呼证据不足,而我们心想,要大案,要证据,买本国家公帐稽查年报去读吧。也好象政府时说避破产减津贴、时说先进国高收入,对我们来讲都是南辕北辙深奥难懂的。看来,我也要入乡随俗,和大家一起努力创一个新车销量的纪录,只是,心里还是认为,汽车嘛,代步工具而已,只要性能好,价格廉宜,新旧有何不同?
400亿的财产
清早起身,本来要和大家一起发发津贴的牢骚,不过一则英文报章的报导,引起了我的注意力,继而觉得写写这个主题也不错,就谈谈这个400亿的事情吧。我们做财务规划的人,往往会以起屋子有四大支柱来做比喻,说明财务规划也有四大支柱,分别是财富保障(Wealth Preservation)、财富制造和累积(Wealth Creation & Accumulation)、财富保存(Wealth Protection)、财富传承(Wealth distribution) 。前者就是保险计划来保护不可预知的意外损失,然后是各式各类的投资来制造和累积财富。至于财富保存,则是如何让累积下来的财富通过省税和一些保守的投资管道来永续不竭。最后的财富传承,即如何依照自己的意愿安排,把财产分发给下一代,由于牵涉到死亡,以及权(财) 力下放,当事人往往不愿思考,用拖字诀直到时间没有了,才匆匆了结。

而死亡往往不是可以预知的,就在它突然来拜访之时,我们才发现到对遗产没做很好的安排,却已手不能书,口不能言了。您乐意见到自己辛苦累积下来的财富被自己不喜欢的人瓜分吗?您能忍受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因为没预先定好传承计划,群龙无首,而被敌人乘机吞噬吗?现实往往就是这么残酷,您认为不会发生的事,一旦发生了,最能提供解决方案的您,只能躺在棺木中让一些无能者在破坏您的财产。

这决不是玩笑,根据最新的报道,大马回教徒没被认领的遗产已有400亿令吉,如果加上非回教徒,怕已超过千亿,绝对算得上是一笔庞大的数目。除了一些因为受益人不满遗产分配而对簿公堂,导致遗产迟迟没法发放之外,死者没有确立遗嘱,或者没有受益人的联络,是导致资产被冻结多年的主因。因此,一些人还从此找到商机,成立公司,专门负责找受益人,再帮忙他们认领遗产,以获得一至五巴仙的管理费用。如果是千亿遗产成功领出,对国家、对社会以及经济都有极大的佐助。我常常借此告诫顾客,您不舍得写遗嘱,因为觉得花那五百、一千令吉是种浪费;殊不知,您所省下来的,您的后人未必会珍惜,在没有遗嘱,急病乱投医之下,为了快点获得那笔诱人的“奖金” ( 遗产) ,如果有人献议5巴仙的手续费,他才不会吝啬呢!管他呢,花我老子的钱,又不是我的。以财产一百万来算,省了一千令吉缮写遗嘱费,花了五万令吉手续费,到底是哪个划算?

这里不谈如何规划遗产,因为说真的,那不是3、5百字说得清楚的,而且因人而异。这里说说我在帮顾客写遗嘱时遇到的问题。顾客常常会觉得可省即省,用400令吉来写和4千令吉来写没甚么分别。我常以住宿来比喻,住廉价屋和住洋房,从解决基本问题来说,也是没甚么分别,其差异处在于对自己好一点。如果你觉得对自己的财产分配要好一点、清楚一点,那麻烦你写详细一点;不然,将就一点,人有我有也不是罪过。

我是做财务规划的,对如何把钱财增值我常常有不同的方法来提供不同的顾客,而通常敲定方案之后,我会负责处理他的投资去向;可是处理遗产这一方面,我承认只可以给意见,很难代劳,因为要了解每一个家庭遗产安排,唯有当事人才能担当。不过,遗产领出后的财务规划其实也十分重要,不然可能会象公积金现象--三年花完。随着年岁的增加,我看也要多在顾客的下一代下功夫,不然,遗产分配过后,只怕年轻一辈不会认得我这位一度曾为他们父母十分信任的财务规划师,更不要说为他们做财务规划了。

Friday, July 16, 2010

心灵富足
这夜细雨霏霏,微风带起丝丝寒意,不过南洋商报总社视听室却热力四射,掌声时时响起,为远自台湾而来的周思洁讲师送上最热情的鼓励。大都会里竞争特别激烈,生活压力也比较大,周老师的循循善诱,正好为被挤压的情绪提供一个舒泄点,为冷冷的城市带来了暖意。

由于城市人特别向往成功,许多激励讲座应运而生,其中比较出名的是亚洲八大名师成功致富大会,每年精心策划一场由八名顶尖大师主讲的盛会,让有心学习者满载而归。不知不觉,今年已是第13届,不见颓势,让人赞赏国内各界人士对学后教育的重视,也佩服参与者好学不倦的精神。周思洁讲师是本届八大名师之一,在南洋报社的讲座堪称是该盛会的热身,不过并不会让出席者有欺场之嫌,大家都很满意短短一小时的教诲。

这周讲师也是奇人一名,曾因经商及失火意外,负债高达八千万台币,普通人不是选择破产就是一走了之,她选择了面对,结果用约4年就偿还了约60巴仙的债务,至今成为理财专家,教人扭转金钱困境之道。幸亏她在台湾,如她身在大马,只怕她未必有出头天。君不见新副财长一提种族关系,许多华裔便如遭蜂蛰,纷纷撇清关系与及要他闭嘴,反而土权会天天在挑战政府与人民的容忍神经,大家却不敢出声。如果周讲师是大马华人,只怕许多“有料人士”会叫她噤声,欠债这么多还要教人理财,先搞好自己的债务再说。

周讲师在发生问题时,选择了面对,而不是逃避,因此,她得到了债权人的尊重,给她一个机会重头再来。而她也珍惜这个机会,不让大家失望,反而从中建立起自己的事业,赢得大家的信心。她的经验,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教材,如果您身陷困境,试问有没有她这么糟糕(负债过千万令吉) ,以及有没有她那么大的决心来解决问题?

因此,心灵富足,是十分重要的,那时周讲师选择了面对,以后她再也不必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在物质上她是负资产,在心灵上她可比许多富翁充实得多。也许是经历过许多辛酸,所以她演讲中少了一般激励讲师的那种呼哈激昂、叫你超越自己的语气,不过多了几分包含和感恩,劝你珍惜当下。

个人相当欣赏她的许多警句,在此特摘录一句与读者共勉之:“要让自己成为天空,接纳所有的狂风暴雨” 。言下之意,人生就象大自然一样,必有晴天及雨天,如果要有大成就,辄必须包容一切苦难;一生只有晴天,生命怎么海阔天空?
失败的实验室-(减津贴起官禄)
读理科的学生,常常有机会上实验室,亲自下手做实验,以实践课本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在生物学上,我们常常用一些小动物来求证一些生命上的疑问,其中一种最常用的就是白老鼠。别看它白色精伶的十分可爱,它如果能说人话,应该也会抗议人类无情的残害它们一族吧。不过,有赖于这些小生物的供献,许多医学上的成就才得以突破,帮助了千千万万的病人。所以,如果有些病症还无法有效的被治疗,病者无计可施之下,让医生尝试用不同方法来医治,遂被冠以 “白老鼠” 之 称。换而言之,一个正常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希望自己变成白老鼠的。

可是,我们选出来的代议士,似乎是越来越把他们的工作场所--国会,当作是一间实验室了。许多不知所谓的念头,在这个实验室一一萌生,而该不该成为救世良药,可要看手术台上“白老鼠” 的反应。所幸人民现在已不象以前一样无知,不过还是有许多代议士缅怀旧日的一言堂,不把人民呼声当一回事。

“补贴合理化实验室” 的成立,有要启发人民了解去除津贴、减轻政府负担的重要性。做为一个理性又爱国的公民,对该机构所提出的点点提要无不点头称是,也为政府所付出的苦心感激涕零,为了避免国家步入破产的田地,愿意酌量牺牲小我,保全大我的精神。只是,闹哄哄的过了几个月,国民对官老爷的表现,越来越怀疑。如果不是他们患上健忘症,就是他们根本上把人民当作是白老鼠,不当为人类平等对待。

“补贴合理化实验室” 里的削减津贴洋洋大观,逐步分析及建议还厚过字典。我们看了还不能回过神来,这边厢却传来了议长津贴调整(增加)的消息。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边的津贴原来是不得不加,之前的津贴是不得不减,大有脚生疮不得不切除,头出青春痘却必须美容的感觉。

我们看一看所增加的津贴,约有15项之多。依平民之见,可谓奢侈;依议员之见,是合理调涨,毕竟议长也是人,也要吃饭的。我们看一看一些数据,自己去决定合不合理吧。

--应酬津贴每月从7千令吉调涨至9860令吉,单单这一项,还高过许多白领人士的月薪了;
--新加设的委任金和卸任金各1万令吉(不明白何以委任和卸任也要给钱,他又不是白做的);
--家佣津贴:由4名家佣或每月2千令吉增至2500令吉;议长的家肯定是很大了,不然一般家庭有两名家佣已是找不到地方给他们睡了;
--由一名司机增至2名司机。这是最不合理的调涨,不知一个议长要两名司机所作何为?政府冗员还不够多吗?
--寒衣(大概是国会冷气太冷吧) 加官服:每3年3千令吉增至7500令吉。从上回04年调涨至今,6年涨幅竟达150%,这是甚么通货膨胀的标准?

不必一一细说,我们只能对“补贴合理化实验室” 的负责人讲,您的实验室,注定要以失败告终。人民津贴要减,官府加薪有理;一个事事要人民牺牲,对自己的利益却死咬不放,还振振有词的政府,哪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一个只会把百姓当白老鼠来宰割的实验室,哪有百姓自动送上门来牺牲小我?不上行下效,最后只落得上惺(惺作态)下(冷)笑。
最多、最大和最好
首相日前颇自豪的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远远超过东盟其他国家,截至今年3月31日为止,共有962家上市公司,市场投资额达1万亿令吉,下来陆陆续续还有十来廿间公司上市。首相一直强调私人领域将会是未来我国经济的火车头,不过以上市公司数量为指标,我到有点不以为然。看了以上说词,心血来潮,就往互联网上搜寻一番,得到了以下一个列表,如有错误,希望不要见怪:

国家 上市公司数额 市值(亿美元)
印尼 341 2700
菲律宾 248 1300
泰国 523 1970
新加坡 774 5000
大马 962 3000

由此可见,多未必是美。大马的市值,目前是坐亚望冠,其实还输了新加坡一大截,而季军印尼在旁虎视眈眈,虽然上市数量难望我国项背,市值却随时会超越我国。我国自2003年以降,上市公司数目就高居900家以上,一度更超越1000家。这固然是国家的骄傲,各门行业被鼓励踊跃上市,百花齐放,但美中不足的,在市值上并不是相对的一起突破新高。反而,近年来外资流失,马股市一直在7千亿至一万亿令吉的市值徘徊,看看邻国如印尼和新加坡,在市值方面都有显着的突破,所谓数量的冠军,实际上不比数值的冠军来得实至名归。

由于公司上市众多,素质却参差不齐,造成问题公司滋生,匆匆上市,之后黯然下市的也不在少数。同时,一些素质好的公司,在业绩将有大表现时,也被有关大股东早一步以不能反映股价为名,积极将之除牌,让马股市无法进一步提升其市值。几年蹉跎下来,股民大都对马股市意兴阑珊,连新上市的公司也兴趣厥如,一上市就赚钱的情形已一去不复返。去年明讯重新上市,股民排队呈上表格的奇景已是多年难得一见。

做为小股东,我们情愿马股市不是最多上市公司,甚至市值最大的交易所也不是很重要,而是公司素质最好、交易程序最透明、外资最爱、小股东权益最受保护的交易所。首相要明白,我们不要火车头,我们每天感到高兴的,不是甚么新公司上市,带动新经济模式,而是自己喜爱的好公司还没被私有化,也没被相关人士挖空掉资产。小股东的小小愿望是,我们可以继续参与公司的营运,分享公司的利润,如此而已。

Tuesday, July 6, 2010

迟了一点点的消息
近来政券委员会努力调查上市公司可能出现的企业监管漏洞,希望能够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并确保市场操作是公平、透明及有秩序的。不过他们的职责就好象警察一样,在罪案没发生之前,人人无罪,不能因你生得贼眉贼眼而将你捕捉入案。而且,调查白领案件也没象普通抢劫案那么直接,只要疑匪好象要反抗就可能威胁到警员生命,因为自卫而往往格杀无论。白领案件没有死无对证的问题,肇事者往往可以消灭证据,或聘请大律师来打上一场长年官司,最后不了了之或利用法律漏洞导致从轻发落,让小股东吃了许多亏。

在立港(Kenmark) 事件被公众深深关注,证监会也约谈了19位证人(可惜最主要证人如公司老板黄氏及一些相关人士似乎没有露面) 时,又爆发两间上市公司因贷款违约受困,陷入PN17/GN5公司行列。这两间公司一是东马零售公司尧记机构(Ngiukee);另一间竟是创业板明日生物科技之星,半年前才进行附加股活动集资的超维特(Carotec) 。后者在集资前,并没透露财务吃紧,事隔半年竟严重到如此田地,很令人惊讶,不知当时的顾问艾芬投资银行该如何向证监会解释。

同样的,在上星期,也有一则不大不小的新闻,给大马博彩股激起了一些涟漪。在7月1日晚,三家博彩公司成功多多、万能与大马彩分别发文告表示政府调高其彩池税2巴仙,至8巴仙,导致公司股价应声而跌。这突发消息让许多股民措手不及,也对政府的飘浮政策大失信心,盖修改税收应该是在年终财政预算案时宣布,而不是不分冬暖,随兴所至的想要改就改。政府刚刚说没发出赌球执照,马上又起博彩税(多半年也等不得了) ,同样令人有国库吃紧之嫌,要四处找钱;煮熟的赌球税金飞走了,只好就地取材,逼现有的博彩公司多贡献一点吧。可惜没一间象证监会一样的监督机构 (有也只是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总稽查司) 监管国库的财务,也没有类似PN17的名词套用在出问题的政府部门。

有个小问题,是证监委员会应该跟进的。三家公司在7月1日的文告,同时说明是在6月29日收到财政部的通知,何以迟至两天后才发布文告?这当儿,有没有知情人士趁机出货,之后才慢慢收回?这3天(6月29日至7月1日) 可以见到其股价已明显的向下滑,后知后觉的小股民还以为可以捡到便宜货,怎知道是去接人家抛售的货,事后发觉才大呼上当,怪自己得到消息迟了一点点。如果是在新加坡或美国,可能会有股东要投诉内线交易、要求证监会介入调查,借以赔偿损失了,可惜,这里是马来西亚,股民习惯了逆来顺受。

Friday, July 2, 2010

半年回顾
不知不觉,2010年已过了一半。这半年来大家过得战战兢兢,既怕美国二次衰退,又怕欧洲沦陷,同时日本也自顾不暇,中国又尽力不让经济泡沫化,整个大环境,似乎告诉我们今年只要力保不失已属幸运。事实是否真的如此,要过完下半年才知晓。

过了这半年,对我们首相的施政也有了一些了解。如要比前首相,可以说,我们进入了当断不断的时代。如果时间回去20年,那时资讯没现在这么发达,民智未开,我们出了位英明果断的首相,遇事无须商讨,只要服从。由于执政时日过长,深信除自己之外,再也无人能更上一层楼,因此后期已转果断为武断。也因为如此,物极必反,由极度强势到极度中庸(他解为昏庸) ,下来他千挑万选的继承人注定不符标,和他行事差了千万里。也因此发生了两任最高领导不咬弦,隔空开战的糗事。

有人说上任首相的开明作风,引进了民主自由的风气,让大马民智开窍功不可没。在资讯一日千里,封闭式的统治的确是阻不住科技进步的洪流。两任前首相固然决策上互有对错,论不到我这小人物来批评,不过在决定国家政策方面,一旦实行,到是很少出尔反尔。轮到现任首相,又是另一个崭新的风貌。

现任首相执任半年余,朝令夕改的政策层出不穷,平均每个月都有一、二单,让人无所适从。比较深刻的有产业盈利税、消费税、汽油津贴、交通罚票飙升、取消津贴、破产论,乃至最近的杂货店执照,赌球执照事件急转弯,车牌要价150令吉,都突显了在执行上的摇摆不定。也因此,“聆听民意” 在纳吉时代,比“一个马来西亚” 不遑多让,已经泛滥到了几乎成为政府行政失误的下台阶。从来政府施政,皆应有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考察才推出;岂有念头刚浮上台面,便迫不及待的推出,过后舆论众多,才又仓促收回,美其名叫遵循民意,实则是投机取巧,践踏民意,完全忘了人民把你们送进国会是为了甚么。

民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不过官员们老是没发现这一点,总是希望蒙混过关。日子一久,民众对推行新政策越来越怀疑,政府也就更加寸步难行,一再推翻自己的政策,到底是推出新政在先,还是聆听民意在先,怕官民都混乱了,结果只能原地踏步。

也因为如此,一些投机份子乘势而起,假借保护种族主义为名,争取政治筹码。只要谈及土著利益,政府也投鼠忌器,不敢大力反驳,更助长了这类组织的气焰,大有不依我言就是族群叛徒、大逆不道之意,而一些鹰派传媒更是大作文章,推波助澜。个人认为,政府任由他们为所欲为,是在姑息养奸,终究伤害国本。如果不设法挫其嚣张作风,到时新经济模式还是变回新经济政策;用人唯才还是变回用人唯亲;注重绩效还是变成注重族效;一个马来西亚变剩一个马来笑话。一年后回顾,原来甚么也没做到,甚么也做不到。

Thursday, July 1, 2010

MBF Hldg

你介意公司派息吗?
前在顶级手套的极短暂的特大(6月24日,会议不到半小时就结束) ,其董事经理说,这次会议是皆大欢喜的,因为没有人会反对派红股。不单如此,顶级手套这回是一送一红股,股东不会有配额不足而报销的问题,也不会出现太多的残余单位(Odd lots), 以致不能在公开市场卖出,董事局用心良苦,把应该考虑的都考虑到了。于此同时,董事也一再强调会把公司的40%盈利当股息派出,让股东们满心欢喜。

29日马婆控股(MBF Hldg) 的股东大会,股东可要看其大股东脸色,酌量有没有顶级手套的股东那么幸运了。之前马婆控股(MBF Hldg) 的大股东曾在股东特大时声明,其他股东接受资本回退的话,他就会同意派发10仙的终期息,不然一切免谈。事过一个月,股东大会终于来临。

出人意表的,在大会议程里,第二条议程是提议派发10仙需扣税的终期息,让股东重燃获息的希望。毕竟自06年丹斯里羅德納汀尝试将它私有化失败(献议价21.5仙,他最终掌控60%股权)以来,公司业绩是一直保持强劲,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派股息:

马婆控股 营业额/RM 盈利/RM 每股盈利 股息
2004 12.亿 1千5百万 2.8仙 无
2005 14.2亿 5千万 8.9仙 无
2006 15亿 1.13亿 19.7仙 无
2007 17.4亿 1.05亿 18仙 无
2008 20.6亿 0.95亿 16.5仙 无
2009 18.9亿 1.1亿 18仙 10仙(建议)
这期间丹斯里一方面做好本份,把公司业绩搞得越来越出色,一方面也积极增持股票。到他今年一月建议选择性资本回退65仙(SCR)时,他已持有79%股权。自4月私有化再次失败,马婆控股的股价可是波动性激烈,尤其是6月4日股东大会通知登出时,内有10仙股息议题,隔日更是大起7仙,显示扯购者希望大股东改变初衷,放软身段,和大家共同享有公司利益。

只不过,丹斯里羅德納汀始终保持沉默,不置可否,似是要对大家说,要知道我是不是玩真的,股东大会那天来见真章。所以世事无绝对,真有股东会拒收股息的,而且是掌握绝对性决策的大股东。如是平时,股息被否决,很多股东会愤而抛售其股,这就正中有心人下怀。有鉴于马婆控股的小股东等待了5年,分文未得,不久前又齐心击退大股东的野心,只怕不会容易就范。

丹斯里如果要皆大欢喜,就同意了这10仙股息(总值4千2百万令吉),反正他也控制了81%,只有一小部份的钱流放出去给小股东。股价除权后调低,他又可以趁机利用股息所得继续增持,再进一步实行他的私有化动作。不然的话,奉劝他最好不要出席股东大会,以免被失望的股东辱骂。

艱難的勝利 - 2010-April
首相迎來烏雪補選艱難的勝利﹐雖然選舉期間國陣大派糖果﹐但華人的選票並沒回流﹐所以說勝得艱難。懂得解讀選民意圖的﹐將之詮釋為短時間的誠意有待考驗﹐同志還需努力﹔不識趣﹐還眷念昔日一党独大,人民皆奴的过气政客,就抛出“感恩论” 、“惩罚论” 等煽动性言论来讨好巫统,捞取廉价政治选票。别的不说,那些自认有实力靠种族言论取胜的政客,有种就在下届大选披甲上阵,(因为国阵标榜一个马来西亚,怎么可能挑选这些有违愿景的人来作代表?) ,够胆用维护族群来挑上民联或国阵,看他的胜望有多少,同时也为首相的坐言起行打分。
无巧不成书,在马股市里,小股东也获得了一场艱辛的勝利,得到零的突破。笔者曾经多次提及选择性资本回退计划(SCR)对小股东的杀伤力,这有点象足球比赛中的十二码罚球,几乎是中罚者必败。不过,现实中,十二码罚球也是会射失的,所以,随着股民的醒觉性提高,选择性资本回退计划也不会无往不利。
这一回,由马婆控股在一月提出资本回退,4月27日举行的股东特大,小股东联合小股东监督协会(MSWG) 演出了一场好戏,妄顾公司董事的循循善诱,置疑独立购问的一如以往般的号召接受献议的结论,把议案否决了。大股东心急之下,还在特大时效仿首相般大派糖果,声称如果议案通过,将额外派发10仙股息,无形间把献议价从65仙提高至75仙。只是人民刚刚在乌雪吃太多糖果,对甜腻腻的东西有点反胃,同时洞察到大股东之在所不惜,代表公司价值必不止于此,所以硬是保持灵台一片清醒,拒绝了短暂的蝇头小利。
希望股东不要被短暂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因为革命才刚刚开始,尚未成功。大股东牢牢控制了该公司80%股权,马上表明将会反对终期股息的派发,摆明这是一场硬战。某报章刊出一些可能的结果:1) 大股东脱售部份股权,达到公众持股比例;或2) 公司调高资本回退数额,再次要求股东同意私有化。照我看来,这些看法未免太君子了。如果我是大股东,反正已经展开惩罚小股东的步骤,就一不做,二不休,继续惩罚下去,把公司除牌了才打算,看你们奈我如何。除牌前效法NSTP的献议,给你们一个退场议价,不愿自己的资金从此不见天日,只好乖乖就范。你可以说这是威胁,不过也要有实力,口气才可以如此大。上一回出席EON的资本回退特大,就是如此,很多股东深怕建议一旦被驳回,自己的血汗钱又不知道要被困到几时(EON已停牌两年,眼看就要被除牌了) ,所以心不甘情不愿的投下赞成票。
笔者近五年来目睹不少选择性资本回退计划,只有这一次是以失败告终,可见大股东真是太大意了。姑不论马婆控股的献议价是否合理,目前大股东的野心暂时被击退,下一回的行动必将更小心。一场长时间的攻防战,让我们耐心观赏。

Friday, June 25, 2010

Syed mokhtar

大马的超级慈善家缺了一点点。。。。
常言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外亿万富豪的慈善捐款,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巴菲特和比尔盖兹。钱财对于他们来讲,只不过是身外物,所以他们舍得把大部份的身家捐出来作慈善、环保以及其他对社会有意义的用途,赢得了公众的掌声。

大马今年也产生了一位超级慈善家,锋芒直追上述两位富豪,只是他乐善好施得过了火,有点公私不分,甚至到了假公济私的地步。虽然这位富豪并没出面募捐,不过,近来闹得风风雨雨的Albukhary 国际大学捐款,许多大手笔认捐的上市公司,不约而同的属于他旗下,我们不得不怀疑此举是碍于顶头上司之命,甚么“履行社会责任” 等解释只属于门面话,难以撇清。

耗资3.5亿令吉的Albukhary 国际大学,是土著富商赛莫达创立的Albukhary慈善基金所发起及建设,著落在吉打亚罗士打。自今年四月起,赛莫达所控制的公司陆续发出他们的年报,而不论亏盈,竟然一起开窍,一律对行善和教育捐赠产生了兴趣,捐出的数目大得令人咋舌,让我们深深佩服赛莫达潜移默化的功力。到今天为止,已有五家公司认捐了令吉于Albukhary 国际大学,我且就其09年业绩、赛莫达控制权、所捐款项及股息来作一分析:

公司 盈利/(亏损)/RM 赛莫达股权/% 所捐款项/RM 股息/RM(每股)
AIRB 3千万 70.04 2千万 5千3百万(25仙)
Bernas 1.69亿 72.57 2千万 8千4百万(24仙)
MMC 2.36亿 51.76 7千5百万 9千1百万(3仙)
TWS 1.37亿 42.97 2千万 2千2百万(10仙)
TWSCorp (2千1百万) 71.48 1千1百万 无
TWS Plant 5千1百万 73.7 1千万 2千4百万(6仙)
DRB Hicom 2.59亿 55.92(09年3月) 未知 6千4百万(4仙)
Zelan (2.54亿) 39.25(09年3月) 未知 无

由于DRB重工业(DRB Hicom)和吉岭(Zelan) 财政年是在3月,所以有无捐款尚未知晓。不过,从上述公司看来,赛莫达股权足以左右董事意愿,慷他人之慨之余,还可大声说是份属尽企业社会责任,没有涉及商业交易,所以无须寻求股东通过。若照如此的逻辑来说,那么把公司任何权益捐出于慈善机构,皆不必股东通过,要企业监管来何用?股东利益孰者优先?

再看上述公司,不计贸易风机构(TWSCorp) 于亏损状况,根本不该捐款;其余公司的捐款占了盈利的12至67%不等。大凡公司捐款,如果占2-3%的净盈利已属大方,出手如此大方实属罕见,难怪格外令其他股东不满。至于亏损还要捐献怕是只此一家,绝无仅有了。以赛莫达的股权,如果把先把捐款当作股息派发,再由赛莫达把自已收到的股息捐于他所喜欢的慈善机构,其实所差无几,却会更加理直气壮和实至名归,何苦拉其他股东下水呢?做慈善,本就不应该让某方产生怨怼。

如果此风盛起,小股东实在怕其他公司起而效尤,例如双威集团公司(Sunway group)可以捐款去其大股东刚刚成立的慈善基金;成功集团公司(Berjaya group) 可以捐款去其大股东想要成立的慈善基金,等等,让小股东对公司如何使用公司款项于公益的概念更加模糊。交易所与证监会该特别关注及阐明这个课题,尤其是亏损公司还要履行这类活动,如何向股东交待,真令人有不知所谓的感觉。

所以,我们的超级大慈善家,您个人的钱做慈善,大家赞同,没人反对,但是切记不可太心急,缺了一点点同理心,把您的意愿当作是大家的;要知道,就算是我要捐钱,也不一定要捐来您这个大学,给我们一点点的自由来选择捐去何处,好吗?

Monday, June 21, 2010

AGM

难以取舍的嘉年华
踏入六月,是常年股东大会的嘉年华。若在平时,一天要有两、三场股东大会,并不常见。就算是有,对有经验的股东,通过有条不紊的安排,在吉隆坡市内赶几场并不是难事。不过在六月下旬,去年12月结账的许多上市公司必须在六月完结前寻求股东通过它的帐目,就发生了一天可能有七、八间公司同时叫开股东大会的情景,让小股东分身乏术,也让财经记者大呼人手不足。

我尝试进入马交易所网站查询,发现到在高峰期,出席会议果然是很考功夫。举例来说,单在巴生谷一带,23日的股东大会计有:克立斯建筑(Crestbuilder) 、成隆机构(Dijaya) 、科技联合(Htpadu)、科恩马(KNM)、通运集团(Konsortium)、华运(Multi sports)、商业高峰(Puncak)、达企业(TA)、达全球(TA Global)、新威再也(Wijaya Baru)等至少十家公司, 全部出席当然不可能,你会选哪一家呢?其他日子,也是大同小异,必须忍痛割爱一些次要的大会。在这一方面,自己是以两个原因为出发点,一是该公司占自己的投资比较显着的份量,必须要关心一下,看董事们有没有好好监管我的利益;另一则是纯粹是学术上的研究,当某公司有一些突发性进展,我认为可以集思广益,就很想出席、见识一下,例如本星期的中国公司喜得狼(XDL) 首次 股东大会,就让我对中国公司甚至经济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也有一些善良的股东怕我奔波,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指路,哪个股东大会有好东西吃、有诱人的礼物派发,他们一一相告,令我这个不大会吃好东西、收好礼物的小股东深感汗颜。

本月底还有一些小插曲,同样令人期待,一个是23日的中国公司华运控股(Multi sports)股东大会,上市不到一年股价一路向南,却寻求股东注资,令烧到手的股东们大表惊讶,到时必然会有一番唇枪舌箭,且看董事局如何舌粲莲花,扭转乾坤。另一个是24日的本地公司先进包装工业(Adv Packaging), 寻求股东通过资本回退50仙,过后却把2股整合成1股,变成约2千万的股额。本来4千万股的票数,已属少数,资本回退50仙也罢了,把面值从1令吉改成50仙就得了(票数还是一样),我不明白为何要进一步把票数削减一半,凭空制造许多残缺的票数,不能在股市中自由买卖,和马交易所提倡的加强股票流通量背道而驰,到时希望有股东会追询其中的奥妙。

还有,还有,喜欢免费礼物的股东注意了。本月份还有两项大赠送,迟者自误,一是成功机构(Berjaya Corp)会每10股送1股成功零售(Berjaya Retail); 另一个是马联工业的债券(MUInd-ICULS) 将增送新债券作为未来两年半的利息补偿。两者的除权日同样是6月28日,孰优孰劣,股价在除权后会做出甚么调整,这里不便置评,股东要看各自的造化了。

6月,真是难以取舍的股东嘉年华呀。

Thursday, June 17, 2010

Kenmark 3

是救星?还是趁火打劫?- nanyang 18-June-2010
我本来以为立港工业(Kenmark) 将会受到马交易所严惩,不过看来不是马交易所大发慈悲,就是反应迟钝。原本故事发展到董事经理黄定国(译音) 出面,且找到旧拍档依萨拔刀相助,又委任了几位仗义勇为的新董事,下来只是如何重组,得回银行、债权人和股东的信心,便可以告一个段落。不过,结局似乎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后续发展峰回路转,越发惹人猜疑。

这个依萨不是皇者归来,而是潜伏多年,练成一快枪手,在短短几日之内把买进的股票悉数卖出,留下几家报章朦然不知,还在猜测他会否把自己的私人公司注入立港工业。我想,几位当前董事现在可是捡了个烫手山芋。不过,事情太过匪夷所思,也许一切都在他们的计划之中,只是按部就班的照章行事而已。

看立港工业的事件发展,有如在看侦探小说,必要时必须翻回前几页重看,希望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来帮助我们更了解整个案件的发展。立港工业事件真正曝光,是在5月31日,当两个独立董事发现大事不妙,马上报警以及向马交易所报告公司发生了问题。当立港工业在对马交易所作出解释时,它从早上10时开始停牌,至次日6月1日九时复牌。个人觉得,交易所在立港工业发生这么严重的问题时(无法呈交财报,执行董事们全不见了,公司突然间无法营运,被银行接管)没有当机立断,将之无限期停牌,直至负责人出现,把问题厘清才另作打算,反而让它停停开开,终为有心人所乘。

不但如此,6月1日的文告表示公司将在8日停牌,更加剧股民(甚至按金银行) 的惊慌抛售,股价更是一度跌到3.5仙的最低水平。6月2日又停牌,不过公司总算联络上黄董事经理。不管旁人觉得他的信件里所陈述的有多荒谬,或是市场谣传他被人绑票,他既然出面,我们当然掌握了一点线索:他不是落跑(?)--他人在中国--他病至不省人事,在6月1日才醒来(详情请看6月2日的公司文告)。我们纳闷的是其他董事何以对公司的信心如此脆弱,纷纷失踪了。

他还说他已委派四名新董事视事;以及找了友善伙伴出手帮忙。而依萨也在6月4日接受星报(The Star) 记者访问时,透露黄定国在星期一晚上向他寻求援手。问题是黄定国的电邮信件说他在6月1日(星期二)才醒来,可见一定有人说错了,这是极具误导性的。

如果依萨是拯救立港工业的话,他出手相助,购入可观票数无可厚非。可是,他转手卖出,这不免让人质疑他利用事先掌握到的有利资讯(他先晓得当事人已苏醒,会出来交待一切,公司股价因利好而将会反弹) 来进行内线交易炒作,从中牟取暴利。黄定国可能是所托非人,不过整件事也不排除两人唱双簧的可能性,先放空股价以低价买入,再释放好消息,趁机高价卖出。

回看之前一些问题公司如媒岸(Megan) 、泉观发展(Fountain View) 等,当局动作一直慢三拍,到采取行动时,该公司已奄奄一息,终须除牌。而涉及的董事诉讼经年,就算一旦罪成,刑罚往往不及其所牵连的损失。连如今尚在调查的金鹏(Transmile) 公司,也是一样,虽然疑点重重,看来不到它倒闭怕也查不出一个头绪。个人觉得,立港这问题公司应该一早停牌,直至主角--黄定国正式在大马露面,与马交易所会面澄清一切才另作打算。马交易所没有亡羊补牢,任由立港工业停牌又复牌,而每一次的公司文告都一再的让很多无知股民不知所措,真是“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时至今日,马交易所也应该阐明要采取的惩罚行动,传召两位当事人来解释,避免有姑息养奸之嫌。

(截至6月16日,证券委员会总算展开打虎行动,取得禁令对付依萨,阻他动用脱售立港工业千万所得,让小股民觉得当局终于比以前更有效率的维护法纪,至于是否真的如此,大家可要关心此案件的后续发展了)

Kenmark 2

这个游戏不是你玩的- Nanyang 7-Jun-2010
周末遇到笑嘻嘻的小黄,忍不住问他甚么事情这么高兴?他得意洋洋的说:“你上篇文章提到的立港,让我赚了大钱。” 我听了好奇心油然而生,便问他:“这怎么说来?”他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对我说:“你们这些讲究基本投资的学者,是赚不到这些钱的,”他摇摇头说:“这个游戏不是你们玩的。”

在追问之下,我才知道,他发挥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的大无畏精神,在别人大事抛售立港工业(Kenmark) 的股票时,大胆买进,然后在股价反弹时大力沽出,短短三天里面,赚了个满堂红。我粗略算一下,如果在6月1日以4仙买进,6月4日以28仙卖出,马上赚了6倍,果然是天降横财。而我们这些所谓的以基本研究作投资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去买一间出了问题,眼看就要停牌重组的公司,原来逆向投资,也可以作此解法。

不过,换着历史再重演一次,我也是不敢犯险。我观察了这几天的立港股票以及大股东的动作,不禁疑心大起,心想如果证券委员会不抽丝剥茧,追根究底,来查个水落石出,实在是难逃助长投机午弊风气之嫌。

我们看到立港工业发生问题之后,股价两天内下滑到最低3.5仙, 再反弹至11.5仙才停牌。立港工业缴足资本为1亿8174万股,6月1-2日的成交量分别为1亿9110万股及1亿3874万股,一天的交易量约为整间公司的缴足资本,令人怀疑票数从哪里来,哪里来这么多卖家和买家。大马交易所怎不采取行动,调查股票交易者的背景或早一步将之列为指定股项(designated stock)?

随着股票停牌,董事经理黄定国(译音)来函澄清身体不适,以及“适时”引进新的大股东,股票在6月4日复牌后戏剧性的大涨,一洗几日前云端滑落的颓势,最后以26仙挂收,造就小黄的横财。新大股东依萨曾是马股市的大红人,他以高姿态登场,在短短两天之内,控制了32.46%股权,没有抵触全购条例,其精确度令人赞叹。不但如此,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度撤换公司董事,连之前急如热锅上的蚂蚁的两位独立董事一并换掉(有云辞职) 。再拜读公司陆陆续续刊出的文告,业务上的问题,似乎没甚么大不了,只要公司在15天之内呈上季度财报,各银行或债权人收回追债命令,就可洗脱PN17的罪名了吧?难道这是个美丽的误会?

对小黄来说,这个误会,真是太美了,托黄氏宗亲(立港工业前大股东姓黄) 不省人事的洪福,他发了笔小财。对大多数不知情的忠实股东,破坏已经造成,这可是永远难忘的噩梦!先是公司突然要倒了,执行董事全不见了,问你怕没?在惊慌抛售,庆幸还拿回一点渣的当儿,董事们又一个个出现,公司的救星也出现了,看来一切业务又如常,只不过你的股票已转到救星的手,不属于自己了。你怀疑这是一个精心泡制的骗局吗?作为一个正常的生意人,在这个非常时期接手立港,放言将之起死回生,你怀疑他是毫不知情,好象小黄这样,只是恰巧路过,遇到这个毕生难觅的好机会吗?哀哉对立港工业失去信心、在这两天忍痛割爱的小股东!

有时股票交易的确是有如赌场,愿赌服输。不过,如果当股民是傻瓜,乱设计仙人跳,同时牵涉到内线交易,这可不能算是公平交易。执法单位不能保持缄默,必须挺身而出,申张正义,将犯规者绳之以法,还求救无门的小股东一个公道。

小黄说得对,不在公平的平台较劲,这类投机游戏不适合我玩。

Kenmark - 1

立港没有避风港 - nanyang 4-Jun-2010
古人曾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过以今日的科技,要生产出厚达三尺的冰,倒也不需要等冬天。我们,就好象活在古代的人类,而立港工业(Kenmark)的董事经理们,就深谙快速三尺冰冻之道,转眼间公司倒台、人也施展轻功杳如黄鹤;而可怜的独立董事,到上星期才知道原来他们的伙伴身怀绝技,秘而不宣,大呼上当不已。

我们翻阅去年(2009年)财报,才发现原来一名“受骗” 的独立董事再那文竟是公司主席(Chairman) ,曾任许多金融界及政府部门高职 。她在年报的主席致词中还声声表现出对公司业务甚有信心。另一位被“朦在鼓里”的独立董事颜伟忠(译音) 也是绘测界的知名人士。年报透露,08年五月公司所有董事都有上马股市所规定的企业监管课程。这说明了独立董事们要注意的两个情况,1)大马的董事在醒觉自己的责任方面有待加强--不是填鸭式的上课及开会,就已履行董事任务;2) 做董事的要慎选公司,不然任你如何清高,如何有学识,一旦被人有心设计,沾上麻烦你不死也一身蚁,日后被人前人后指指点点只能怪自己不带眼识人。

如何亏损、亏损数额,早有报章报导,这里不再赘述。不过,我们从此事得到一个领悟:如果要做独立董事,记得找一个有很稳的避风港的公司董事来做。有问题的公司,比比皆是,如何祸不及自己,才是高明的董事。让我带大家看看避风港之一--回教基金局如何教你化险为夷,逢凶化吉。

早在2000年,笔者曾有一个胸口永远的痛(其实笔者胸口永远的痛不只一个,还有很多) ,那就是误信达康(dotcom)热潮,8元买了一个叫绿田(lityan)的公司。没想到科技泡沫爆破,我守了几年,忍痛以1元止蚀离场。没料到他连年亏损,建议重组几次都不成功,掉到剩下2-3仙不讲,还要被除牌。最后还是他背后的大股东回教基金局(LTH) 出手,才免去除牌一劫。我看到独立董事来来去去,就是有棵大树(回教基金局) 好遮荫,没惹祸上身。

回教基金局在绿田(现称Theta Edge)的重组,固可喻为元气大伤,但也可解为冷手捡个热煎堆。以重组情况来看,8变1削资,几乎是永无翻身之地。不过,其实背后另有文章。这一重组,回教基金局在注资加认购新股之下,股权由18%变成51%,而所有债主皆面对80-90%不同等级的减免,而且是以新股抵债。至于原有股东,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100股权被稀释至12股,连公积金局(哈!他也是小股东)也无能避免(股额由6百万变成760千股) 。

回教基金局食髓知味,在近期又打算如法泡制,弥补之前投资的失误。财务受困的MEMS科技,日前也效法绿田,宣布10变1削资大重组,回教基金局借子公司Theta Edge(前身就是绿田)注资2千万认购新股,股权由10%变成32%,成功控制MEMS科技。大部份债主面对50-70%不同等级的减免,而且也是以新股抵债。原有股东更惨,看着自己的100股权被稀释至10股。独立董事有何看法?会否辞职抗议?

据我所知,至少还有一间受困公司,也让回教基金局深陷其中,那就是拉慕尼亚(Ramunia) 。回教基金局控制了拉慕尼亚25%,账面上亏损同样不在少数。以回教基金局的实力,大可在解决MEMS科技的问题时,来个左右开弓,也对拉慕尼亚开刀,来个连消带打,问题公司悉数纳入旗下,一扫市面上对他差劲的投资所给的负面批评。不过,到时拉慕尼亚的股东可寝食难眠了。

在此,想问问那些没有避风港的董事们,你希望和避风港共处吗?万一避风港象回教基金局那样行动,你认为这是仗义相助,还是趁火打劫?你觉得对不起可怜的小股东吗?

Monday, June 14, 2010

更好的马来西亚投资环境 – 12-6-2010(nanyang)
陈老板最近很不开心。作为一个生意人,所图的不外是三餐温饱,陈老板算是比一般人好了,不但米饭不忧,还有个慈悲心,想要捐些钱来做善事。说起来陈老板也算是经过大风大浪,公司有过风光的历史,也曾面临倒闭的威胁,今次汲取97风暴的经验,不但在08年金融风暴屺立不倒,还趁机大展拳脚,捞个盘满钵满,羡煞他人。

不过,最近他卷入了民联和执政党的政治角力,有点心力交瘁。原因是政府国库中空,不得不四处筹钱,而他恰巧曾掌握国内唯一的赌球执照,多番向政府游说之下,政府总算听从他的意见,姑且放任他去试一试。

接下来的民间反应,竟然让政府大感吃不消。而民联也好象抓到政府的小辫子似的,在这大作文章,引用许多法律和程序,不许他开业。从来赌博一事,就有其弊处,是不能以道理来论证。不过,世界各国政府,无不对赌业又爱又恨,恨之教人不务正业,妄想一步登天,甚至倾家荡产;爱之因其能增加税收,刺激行业。就算新加坡这么自给自足的国家,也不得不向它低头,引进了两家赌场,美其名叫“综合名胜” (Integrated Resorts)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主力是甚么。再说新加坡赌球,早都合法化了,何必让非法集团赚取这肥油水呢?

于是,政府的老毛病又犯了。连首相也来个急转弯,声称政府并未发出赌球执照给爱胜阁,看来陈老板象是在玩弄股民了。恰在这时,为老板壮声势的副财政部长拿督曹智雄调任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部长,留下的空缺由拿督林祥才补上。新人新作风嘛,陈老板怕要重新对拿督林再讲解一次了,心里可嘀咕着会不会象交通部那样难
搞,新人一来就一手撇开前部长的重点(巴生自贸案)调查。政府这朝令夕改的毛病,一直引人诟病。例如,之前香烟14支包装说禁售又不禁,之后又禁,已经让香烟业者大表不满,稍有差池,业者诉诸法庭,只怕要浪费人民的纳税钱来解决且颜面全失了。

政府似乎政经不分,不晓得商业决策贵乎正确资讯,而不象在政治上可以打打太极,虚虚实实,摇摆不定。在商业上,一旦决定错误,就要赔钱了。如上述香烟事件,如果说禁不禁,遵守法律的厂商把14支庄的机械全拆了,那没遵守法律的厂商岂不趁机牟利,让奉公守法者心有不甘,必将据理力争,甚至起诉政府?与此同时,外资会怎样看我国的经商环境呢?

陈老板的事件闹大了,政府同样给人闪闪缩缩的感觉。一个民间商贾,怎敢自吹自擂,拿政府的委托信来开玩笑。如果不第一时间宣布,会面对没有及时公布公司重要讯息的诉状。公布了,如今可能是个玩笑,却已害得许多股民因此蒙受损失,陈老板的公司市值也大跌了12亿。据某交易所职员(?) 澄清,陈老板并没在此课题误导股东及交易所,不过,这某人不是交易所的主席。真的交易所主席会不会在收集多一点民意过后,才决定是否对陈老板及其公司采取行动?股东们如果心有不甘,要采取适当的法律行动,来赔偿自己的损失,建议双管齐下,一方面对交易所施压,一方面找潘俭伟议员协助。
陈老板不幸遇到一个不敢担当的政府,我们可惜的是,陈老板的5亿慈善基金似乎暂时泡汤了。这样也好,如果陈老板的新业务有转机,换句话说,5亿基金重现光明时,那么我要大胆奉劝一句:与其全数当作“更好的马来西亚” 基金,陈老板应该考虑做些不入俗套,又含有人文意义的基金活动,例如:“推动更好的马来西亚投资环境” 基金;“自给自足不破产” 基金,等等。
大陆公司,SINOTOP 来了
这一次总算不是鞋业。本月第四家大陆鞋业KSTAR上市,面对认购不足的窘态,还好上市那天争气,取得比IPO股价2令吉15仙更好的收市价。下一个上市的大陆公司,不是新上市,而是采取倒置收购,不过会向现有股东献售一点新股。她名叫顶峰控股(Sinotop) ,前身是尊爵工业(JMI) 。

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尊爵工业自去年建议脱售公司业务,然后12月时资本回退63仙,再把每4股面值5仙整合成一股20仙的股票重新上市,缴足资本削至只有6百万令吉(约3千万股)。其股价之后70仙-1令吉60仙之间徘徊,交易量相当沉寂。公司用了大约6个月的时间获取各方面的批准,终于宣布股东期待已久的新股献售,再由中国大陆公司中國托普集團(Be Top Group)把大陆业务,也就是纺织业注入公司。

在新股献售的安排之下,每一股旧有股东,将有机会以20仙买进10股新股,以目前市价1令吉来看,是属于很大的折扣。问题在于,新股献售完毕,上市之时,股价是否会仍站稳在1令吉,还是顺势调整到20余仙?

这问题在尊爵工业资本回退时也曾浮现在股东脑海中。如以当时的价钱80仙来做标准,资本回退63仙后,股价只剩17仙,在4变一之下,股价应该在68仙左右,不过由于公司面值只有20仙,又没有任何业务支持之下,理论上68仙市价是站不住脚的,价钱应该趋向20仙才对。所以,有时说投资是种艺术而不是科学。2减1等于1的情况没有出现,股价反而一路高扬,至1令吉60仙才喘定,让外人看傻了眼。

今回中國托普集團以发股的方式来倒置收购,除却新股发售之外,托普集團的业务总值约4亿令吉,将换得7亿8千万股面值20仙(值1亿560万令吉) 的股票,以及2亿370万令吉的可转换债券。与此同时,托普集團也将在09和10财政年提供不低于1亿人民币及1.25亿人民币的盈利担保。

重组之后,在3.9-4.26亿令吉缴足资本,托普集團将持有84-91%股权。所有的旧股东,包括原有的大股东何氏家族,加起来只有10%股权而已,可说影响力极微。马交易所是否迫切需要大陆公司来上市而网开一面,则不得而知。以托普集團的实力来看,公司每年营运约1-2亿令吉;未来两年盈利担保约5-6千万令吉;是项集资的意义也不大,因为集资数额才在2千万至六千万之间,与其说是集资,不如说是给个机会旧有股东参与公司新业务才对。

按股票除权的计算,就算以70仙除权,1配10后的除权价也是25仙,比大股东的20仙本钱溢价20%。希望大股东会在上市后把业务推上另一个高峰,而不是以20仙资本注入,然后利用小股东的后知后觉,忙于在公开市场以高价卖出。需知市场流通票数太少,要制造一个假象,维持股票在高价并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