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许多想当年,其实我在当年只是个黄毛小孩,上周的许多回忆,由经历过当时辉煌时期的年长朋友分享出来,的确令我非常羡慕。羡慕归羡慕,我们要把时间调过来当下,而不只是会想当年。可以依靠定期存款退休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回头,今时今日,我们又如何规划退休生活呢?
随着国家经济不能像8-90年代那般超过8%成长,高利率时代也跟着结束。两大退休工具:定存和公积金也由灿烂变为平静,只能维持在3-4%和5-6%。当然,我们不能只报忧不报喜;低利率的成形也是因为通膨长期维持在2-3%,以及基本贷款利率也降低到4-5%左右。
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的普及化下,资讯开始容易取得,更多金融产品被引进来。我们固然慨叹国内的金融产品没有先进国家那么多样化,但是,国家银行保守的制度却也间接保护了民智初开的国民,不然大家陷入许多金融陷阱。08年的金融海啸,比起其他国家如新加坡和香港,我国人民在金融产品里受创最浅就是一例。但是,过度保守也导致我国失去竞争力,08金融风暴之后,一些东南亚国家如泰国、印尼和菲律宾迅速崛起,在某些金融领域已经超越我国,全球化的冲击,的确不可忽视。
把话题兜回来,在2016年的今天,我们如何规划退休生活呢?首先,近十年来退休规划所引用的一些金科玉律虽然不会过时但时代变迁,是时候重新检讨。我们且选几条来讨论讨论:
之一:退休生活的生活消费,是退休前最后薪酬的70%。
这个计算法,是银行和理财师在为一般人计算退休规划时,最常用的比例。不过,时至今日,专家认为,应该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及实际收入,更贴切的计算他需要的退休生活消费。
我们从退休前的开销开始着手。假设一个人平时把收入的30-40%当作偿还房贷和车贷、20%当作孩子的教育基金、20%当着退休储蓄,那么,他的个人生活消费只能从剩下的20-30%里打点。单身没有结婚或没有孩子的手头当然会比较松动,但也不用太过高兴,那个20%的教育基金应该转去医药保健和退休储蓄,因为下半生要“自己保重”,靠自己啦。
从上述的分配看来,如果我们在工作时,2-30%的收入足以应付生活需求,当退下火线时,生活消费应该也只是那20-30%的比例,不应该是70%吧?我们不可能在退休时的生活还比工作时期高调呀!所以,理财规划师有时矫枉过正,怕顾客存不够钱,倒回来怪责他们规划错误了!(当然,可以存多点,肯定是错不了的)
不过,单单以收入的比例来决定生活开销,也不够准确。我们必须还要考虑到个人收入的高低以及能不能应付普通生活开销的费用。举例来说,一名月入2万令吉的高级主管,其收入的30%是6千令吉,应付普通衣食住行绰绰有余。可是,月入2千令吉的书记,其30%的收入是600令吉,要应付大都市的生活开销,确实是非常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弹性处理这个比例,即高收入者和中等阶级的退休消费比例,可以是退休前收入的35%和5-60%,等等。(待续)
2016080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