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上心头-413-跨代储蓄
雇员公积金局主席丹斯里莫哈末祖基表示,该局将于年底推出“跨时代储蓄转移”机制,让家庭成员有机会共同承担长期财务规划的责任。犹记得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去年的财政预算案中提出,政府将探讨近亲之间转移公积金的可能性,以更好的应付国家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当时笔者满脑子想的都是问题,而不是好处。
当前骗子横行,诈骗案件防不胜防,许多人一不小心,就上当痛失钱财,如果公积金存款对会员大开方便之门,恐怕诈骗份子更容易展开行骗,届时更多公积金会员受骗,失去多年储蓄的退休金。目前公积金的制度,一是上门提款需要本人前来以及盖上手印,二是通过网络申请提款每天最高数额是3万令吉,而且一天只能提款一次。首次提款或数额超过3万令吉者,必须亲身前往公积金局的办公室办理手续。此外,如果欲换新的银行户头以接收提款,也只能在公积金办公室处理。这一点笔者觉得保安措施处理得很好,少了因第三者牵涉在内而可能产生的诈骗问题。
也许有人觉得这很麻烦,但是想深一层,钱是自己的,为什么要假手他人呢?即使是银行户头,也同样要求户头持有人出席、签名和出示证件,但出现纰漏的情况还是层出不穷,可见处理钱财时,还是要加倍小心才能高枕无忧。
如今公积金局响应首相号召,探讨户头转移的可能性,还推出了一个新名词:“跨代储蓄”,引起了大众的兴趣。到底什么是跨代储蓄呢?老实说,至今还没有什么头绪。但是,如果从某些直接的效应来看,例如(一方去世后)夫妻户头之间的转移,如果事先定制好程序,未尝不是未雨绸缪的好方法。
但是,讲到跨代储蓄,就有点不明所以,希望公积金局快快厘清。试问储蓄是一件比较个人的事,如何缘起,如何计划,以及为什么要另一人来协助,似乎都需要当事人自己策划。退休以后要如何运用也是会员的选择。一旦有两方或多方涉及,难免就有意见不合的情形。比如一方认为应该储蓄下去或分成多年按一定的数值提款,另一方不同意。此外,多数会员根本迫不及待地要把退休以后的储蓄提完出来,原因就是钱不够花。如果有足够退休金的会员,也不急提款,何必要和别人商量转移一事,多此一举?
总而言之,大家还是有兴趣掀开“跨代储蓄”的面纱,进一步了解个中的利弊,公积金局应该快马加鞭,尽快推出该计划和详细说明,让人民多一个财务规划的选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