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上心头193-底薪多少才够?
讲了几期的数字真相,刚刚听到电台对底薪要求的访谈和意见回馈。原来,鉴于疫情的冲击,市场工作减少,许多社会新鲜人在没有多少选择之下,担心毕业等于失业,受聘的薪资已经降到1000-1500令吉水平。不但如此,越来越多毕业生被逼从事和自己所学习的领域不符的工作,学非所用的现象普普皆是。这和25前笔者毕业出来社会工作的情形差别很大。当时的新鲜人薪金介于2500-3000令吉,而且,笔者和同学们大多数能够找到自己属意的工作;何以事隔25年,我国的就业机会和薪酬反而开倒车呢?朝向先进国的道路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也许,国内教育制度栽培出来的毕业生,和社会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造成上述的结果。一位友人曾对我剖析,我们那个年代(1980-2000年毕业生),国家正步入工业转型,需要很多专业人士,例如工程师和电脑专科等,因此,那个年代造就了许多与工程或科技相关的工作机会。不过,那时的医学还不甚普及,许多学医的必须负笈海外,没有工程师那么普及。所以,在之后的10年内,很多父母觉得工程师等将会过多,转而让孩子学医,希望比较有机会得到高薪工作。这样一来,在2015-2020年,变成过多医生毕业进入社会,连实习也要排期等待。一些新科医生甚至在毕业后放弃做医生,转攻其他行业。
友人的这个分析,也许不十分全面,不过,当某个行业缺乏新血,即将造成其薪水增加,希望聘得人才,是无可避免的事。而这也造成父母鼓励孩子往那个行业深造,结果却形成许多人学习同一个行业,在未来形成供过于求的现象。在冠病横行,经济疲软的时代,如果因为所学的领域人浮于事,唯有先做份薪水较低的工作,累积经验再作打算。至于底薪多少,有没有符合政府的最低薪金要求,这个时候,能够多一份收入帮补家庭,倒也无法苛求了。
虽然很多人说市场没有什么工作,但是,市场其实也不乏工作。几十年来,会计或秘书文职向来不缺,只是薪水偏低。新鲜人如果不挑工作,它确实是职场一个很好磨练的地方。只不过,通常这些职位的薪水起不到很多,新鲜人累积到经验以后,往往为了更高薪或更值得学习之处而另谋高就,不过这也提供了后浪继续有地方学习的机会。至于销售领域,永远不会僧多粥少,因为那是一种以业绩来决定“适者生存”的行业,起薪低永远不是一个问题,谁能够做到最佳销售员,谁就能待得更久,薪水三级跳。
不过,随着政治界里留下来的“老”领袖越来越让人民失望,同时投票和参选的年龄年轻化,参政或许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值得考虑。年轻一辈如果认为老一辈的领袖太过不像话,只懂得自私自利,倚老卖老,那么不如栽培自己,经营这个“职业”。说不定假以时日表现得比他们佬更称职,为国家带来更好的前途和未来。议员的薪酬向来不低,年轻人一旦成功中选,底薪不止非常丰硕,还可以担上改变国家的使命呢,一举两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