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9, 2021

阙上心头190-数字的真象

 

阙上心头190-数字的真象

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立场,对数字有不同的诠释。看过一部连续剧,里面有位会计师被其属下学徒询问及做假账的情形,解释道,数字是最真实的,它不会说假话,把一本账目变成假账的其实是人,唯有把揪出来,才能还数字的真面目。也许学徒阅历尚浅,不明个中奥妙,若干年后,他才能体会师父的用心良苦。

我们看看目前热论的一些数字。首先先谈谈近来大出风头的财长和“百万富翁”的课题。日前,财长为了鼓励人民养成储蓄的好习惯,举例说明,如果一个人从20岁开始,每月存下500令吉,以年复利6%来计算,到60岁就可以存到100万令吉,成为百万富翁不是梦。

当然,财长的例子如果是一位数学老师出题考验学生的计算能力,则完全没有问题;不过,这个教科书的例子一出街,立刻出现两极化的讨论,问题在于他是财长。一些人觉得财长养尊处优,不懂得民间困苦,随口一句就是存500令吉,也不晓得许多薪水低或者失业的人民还需要靠政府救济,何来储蓄?此外,目前20岁的就职青年,不成为“月光族”已经值得庆幸了,哪有存500令吉的本事?但是,也有些人反而觉得财长的例子稀松平常,稍微懂得财务规划或退休计划的人都知道储蓄并不简单,重点在必须要持之有恒以及趁早开始。至于存多少、利息多少、多少年达到目标,则是人人各异,可以概而括之,却未必精准到适合每个人。

同样的,有些人觉得40年成为百万富翁还不错,有些人却觉得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四十年太长了;有些人觉得目前的经济情况,6%回酬太难达到了;有些人却觉得每个月存500令吉太多(或太少)了。也许,在访谈中,有一些话没有说明或被忽略了。在做这种退休(或如何成为百万富翁)的计算前,我们应该点明:储蓄是美德;有目标比没有目标好;一切存款、利息或年份等数学上的运转,因人因事而异。像这一类的假设性问题,延申下去,可以产生无数个可能性。

笔者与客户做财务规划时,往往事先说明,我们再怎么计算得精准,也不足以满足客户的内心需求,因为,追求更好和更完美的生活,是我们的天性。数字虽然不会说话,却最真实,可以完完全全照你心中所想的运算出来。

所以,不满意和满意财长的,酸也好赞也好,都是因为他们心中早已有想法,不用财长教导,他们也知道例子和自己所希望的相差多少。财长的例子,希望能对那些从来没有想到储蓄的人有所启发和警惕。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