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9, 2025

阙上心头-420-自由的代价

 阙上心头-420-自由的代价

人既然声称为万物之灵,为什么要有法律来约束我们?原因是我们既有智慧,但也引出延申出善与恶的举动,有建设性和破坏性的行为。人和禽兽最大的分别,应该是禽兽的生活需求是为了温饱,一旦吃饱了,不会再无故杀戮。可是,人类吃饱了以后,思想却为贪婪所主导,所以可能损及自己的利益,严重的话还危害到他人,这才需要法律来制裁和警惕犯罪行为。

同样的,如果任由人民决定自己赚来的财富,将会有80%的人民因为不善理财或者存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不去规划未来的退休生活。年轻的时候,觉得退休是几十年后的事,好像很久远。当退休这个词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才发现,年轻时没有储蓄,到了退休年龄,竟然不能退下安享晚年。于是,生活变成永无止境的工作,直到年老力衰。

假如年老力衰了,不能工作,又没有收入,也没有子女养育,那么怎么办呢?只有成为乞丐,或者靠政府养(颁发福利金)了,这将加重政府的负担。公积金在1951年成立,比马来亚独立/马来西亚成立还早。话说回来,我们必须感谢当时英国政府的远见,立下这个规定。回顾起来,当时政府应该只是考虑到要帮忙人民储蓄一笔钱以作退休用途。这笔钱就像定期存款一样,政府内的精算师知道复利的强大,只能保证每年2.5%的利息。至于实际回酬有多大,观乎公积金局内的管理层怎样规划这笔资金。尽管如此,管理层无须追求高回酬,只以保本为主,中等回酬(至少2.5%)为目标。

如果当时没有这个立法规定,那么,在今日这个社会,要强行推行一种雇员储蓄计划,恐怕知易行难,每个雇员都以自己赚钱自己花为理由,拒绝拨出一笔薪水来储蓄;公司也拒绝多发(目前是12%)一笔薪水进入公积金局,为员工的退休做好准备。所以,在75年以后,我们都没想到,公积金竟然成为国民非常倚重的退休工具,其回酬竟然也打败许多国内的投资产品,成为退休生活的领先指标。

在第13大马计划中,政府又再旧事重提,想要将公积金储蓄一分为二,强制退休时纳入一次性提款和每月提款的选项。如我们之前预测,人民果然认为自己的钱自己做主,既然被束缚几十年(目前是55岁,将来随着退休年龄延后,退休提款可能延到60岁或65岁),为什么还不要“放我自由”,让我自由使用自己赚来的财富?

强制引来抗拒,宽松又导致懈怠。事情很难取得一个平衡点。话虽如此,政府整天在“打”公积金的主意,自然引起人民的警惕。二十年前当改革主义兴起时,人民怀疑公积金局报告的回酬是否真实,所以,当有其他选择时,人民想尽法子将公积金转投他处,比如说投资于信托基金等。当这20年公积金的平均回酬企稳于5-6%的时候,恰逢经济不景气,股市萧条,人民才发现公积金的稳健,又一窝蜂的涌入公积金,忘了什么是分散投资。如今,焦点转向退休的提款选项。

如果打工一族连公积金的基本储蓄都做不到,那么,强制性储蓄,是唯一的办法。同样的,如果连退休后的财务都无法规划,导致花光或被诈骗光光,那么还叫什么财务自主。说来有点像民主政治这般无奈。您自己的一票可以自己做主,但是您无法改变群体的投票行动。最糟糕的是,您自己能“自主”的这张票被诈骗了(投选了的政府没有履行承诺)的时候,您也无法采取法律行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