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25, 2017

玉楼金阙之经济纪事- Vol 3:沙布拉能源的股东会议



今天出席了沙布拉能源(SENERGY)的股东大会。石油价钱大跌以后,沙布拉能源的股价也随着大跌,跌到公司也改了名从沙肯石油(SKPETRO)改至今日的沙布拉能源,似乎告诉大家,单凭一个“石油”,要在这个领域吃个安乐茶饭太难了,公司必须把触须扩张到所有的能源领域才好。

和以往不同,今年的股东大会,不再给予股东多位代表(MULTIPLE PROXY)见面礼,只奉行一位出席者一份,大概是公司收益不好,进行了撙节作用。此外,每年例常的丰盛自助餐也省掉了,改以简单的早餐饭盒取代。不过,在会议里,管理层回应这是响应去年的股东要求而作出的调整,这倒令我有点意外。试问,哪一个股东这么为公司着想,作出这种等而下之的要求?而且,公司有没有对出席的4-5百位股东做出调查,是否满意这样的安排,却只对一两名“勇于发言”的股东听计从,改变了多年来的作风?许多股东是“顺民”,即使不喜欢这种安排,也默不作声。

谈到公司的大方向,在油价低落了整三年,管理层明显变得小心翼翼,不过大体上已经适应了低油价时代,由2016年的亏损到今年(2017财政年)的小赚;而且公司也开始陆续得到新的工程,相信不会有更加恶化的情况发生。公司也保留了一些现金,希望能够在遇到一些合理或被低估的资产收购机会派上用场。

股东踊跃发问,而且很明显的对公司收益大跌,董事费却高居不下感到不满(2016年:431万令吉;2017年:395万令吉),之后投下的反对票大增(2016年:17549票;2017年:3273.4万票)。不但如此,公司建议未来一年的董事费估计547万令吉(议案第8项),更是引来6.74亿的反对票,虽然它还是以30.7亿(82%)的票数通过,但这证明显然有基金机构不满公司的这项决策,管理层应该三思。同样的,最后一项议案是授权董事发行股票的权力,虽然议案以2.9亿票(78.12%)通过,但是反对票高达8.09亿(21.88%),带来更强烈的讯息,显示更多股东不赞同公司发行新股以作为特定(例如收购资产)用途,进一步稀释股东权益。

其实,沙布拉能源的股额近60亿股,股价在1.50-2.00令吉波动,如果是本益比介于15-20倍之间,意味着每股盈利在7.5-13仙左右,即盈利在4.5-8亿令吉之间。如今油价低迷,要达到这个盈利目标颇有难度;至于公司能不能在其他能源找到新的出路,还言之过早,股东们不愿公司发行更多股票,避免头重脚轻的想法,合情合理。

20170725

Tuesday, July 18, 2017

玉楼金阙之经济纪事- Vol 2:澳门的天上人间


  

趁我记忆犹新,写写澳门所见。这次去澳门,首先是落脚在巴黎人酒店。巴黎人酒店是座于在2002年以后新发展出来的地段,名为路氹金光大道(英语:Cotai Strip,簡稱「金光大道」),类似美国的拉斯维加斯。金光大道集酒店、展览、消闲和娱乐表演等元素於一身,是澳門一個重要的新興旅遊區域,发展时进行了大型填海计划,和澳门半岛只是一桥之隔

这里一目望去,澳门银河、新濠影汇、巴黎人、四季酒店、威尼斯人、金沙城中心、新濠天地、美高梅、永利皇宫等尽在此地不惜重金打造其豪华酒店和娱乐场所,竭尽奢华所能,务求游客/赌客在此停驻。

各位有到过云顶吗?到了这里,感觉上每个大型酒店就是一个云顶,从一个酒店到另一个酒店,你会经过的不止是赌场,还有购物中心、娱乐场所、歌舞厅、饮食天地,以及酒店专门设计出来吸引客户浏览的特色单位。

在这里,由各酒店提供的免费公共巴士川流不息,只要你稍作调查或询问,便可以从一处(酒店)坐到另一处,甚至还可以坐去对面澳门半岛的车站。另外,一路上、酒店里外、巴士车上等,都有免费上网服务,同时流速特快,不像一般国家的旅游区或酒店没有上网服务或者需要付费,沟通着实很方便。

在酒店寄放行李,也很方便。酒店服务员通常不会质问你是否其住客,而是一贯的为你登记,然后把你寄放的行李好好托管,你来领回时也不会脸有不豫之色或要求小费。此外,各酒店的饮食天地也各具特色,不止供应澳门特色食物如猪扒包、杏仁饼等小食,还有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这里,不怕你找不到吃(大马和新加坡美食也应有尽有),只怕你消费不起。

是的,所有的方便和便利,都要付出代价的。这个区域的消费是特别高的。举个例子,在酒店食堂里贩卖的猪扒包(68澳元),可能是郊区(17澳元)的4倍。顺便解释一下,1澳元大概等于0.53令吉,我们通常以2澳元兑1令吉来简单结算。马币没贬值时,大约是3澳元兑1令吉(!)

出了这个地区,宛如从天上下到人间,不论是交通、网络、托管、待应服务等,都没有这么方便;饮食和街道也没有那么卫生和干净;要找个有冷气的常识来躲避燥热的天气似乎也没那么容易。好处是消费便宜很多。在金光大道地区,甚至连个7-11的便利店或者超级市场都找不到!

人造的天堂,引来一群又一群的游客/过客,大家嘻哈哗然之后,又赶回家重新过朝九晚五的人间生活。原来天堂一日,靠的是人间一年苦干换来。我们之后转去澳門氹仔舊城區(TAIPA)住上一晚,虽然没有路氹的“天堂”那么舒服,但是所有消费一概减半,啊不,减去6-70%猪扒包还是一样好吃,感觉上好像回到了马来西亚。

未来的马来西亚,会否朝着这种天堂-人间的生活方式发展下去?

20170719

Wednesday, July 12, 2017

玉楼金阙之经济纪事- Vol 1: 人生无常


        

六月尾去了澳门一趟,算是事先鼓励自己过去十年来无休的写专栏,如今要转为网络部落客一族的“转型工程”。身在澳门,这个以赌为主的地方,发现它的市区设计和我们常常在电影里看到的天堂和人间的构思非常相像,住在豪华酒店区是天堂,一出去平民区就是人间。天堂极尽粉饰美好的一切,应有尽有,只要你肯花钱;人间却正是一般市民真正的生活,没有乌托邦,物品廉宜,但是相对的你也很难联想到生活繁华,纸醉金迷。有机会我要写写澳门所见所得,和本地生活做个比较。 “玉楼金阙”所设定的主题我自己捡回来写以后,将有更大的自由性来规划,只要大家不排斥就好。

这期暖身,先来个拉杂谈,谈谈无常世界。世事本多无常,极小者如我上周还在报馆爬格子,如今网上打小方格,和很多报章的读者不再相遇;小者如你本来傲气凌云,要在事业上大展宏图,不过昨天吃饭时却不小心被一枝小鱼骨哽着,险些要了条命,事后不断省思自己还能活在这世上的道理;大如依海城市(IWCITY)这三个月来的大起大落,到手的百亿工程转眼拱手让人,尝尽了人间冷暖;更大者如一国之大选,瞬间似乎胜券在握,瞬间又风声鹤唳,体现了无常的百态。

股市也是一样,今年初马股市有如出闸猛虎,表现虎虎生威;到了下半年,乍听大选可能(其实我一直觉得)发生在明年,股市顿然失去了继续升温的理由,只在窄幅中波动。其实我这个部落格早已有之,不过我经营散漫,没有定时把自己的专栏放上来,直到前两天,才把之前延误的整百卅篇文章放上来。所以,不清楚的读者可能会大吃一惊,怎么这里一天之内突然“出产”了这么多产品。其实这些都是旧作,一路以来在网络上都有人(谢谢,如果有机会见面,我一定要请他喝茶)帮我整理我的专栏稿件,甚至比我自己做还好,所以我借机懒散了。如今,虽然世事多变,但是心还要保持常态,自己写,自己搞上网,要好好擦亮自己的招牌。世事无常,争在当下。

后记: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写作方式在过去一年有所改变,从每期小品变成几期一个主题的大块头。如果读者没有跟到底的意志力,大块头文章可能让他们失去焦点,因为错过一期可能不想继续看下去了。小品受人喜爱,因为看了容易触题走心,不过,大块有大块的好处,虽然有时题材有点沉重,胜在缓缓说来,叙述详细。希望两者可以兼顾,满足不同的读者群。

20170712

Monday, July 10, 2017

飘洋过海,重驻玉楼

重新启动这个部落格,决定正名以迎接未来。


又是一个从报章退下火线的小栏位。我这人特别念旧,人弃我取,
在此开坛闲聊,希望玉楼之外,春风拂面,桃李花开。

艺术投资初探(3)-334




我在这里说些艺术拍卖的小故事,希望激起大家的兴趣,自动自发寻求更多资料。说到艺术品拍卖,国际上无人不知的拍卖行首推苏富比(Sothebys)。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这家18世纪诞生于英国最古老的拍卖行,首度拍卖的东西,原来是一批书籍。当时共有几百本珍贵书籍拍卖,总成交额只有866英镑。不过,大家很满意这种拍卖交易方式,从而演变成今时的拍卖行。

拍卖行沿自西方,大家对毕加索、梵谷等皆如雷贯耳,他们的画也往往以天价成交,但是其实两者的人生有极大的不同。梵谷从二十七岁开始学画到三十七歲自殺,绘画人生只有十年;而毕加索自十五岁直到九十二岁止,一共画了七十五年,名利双收,这和前者不幸的人生,形成強烈的对比

比起来,毕加索更懂得人情世故。我们对他的画的印象常常只有古怪,在平面空间产生了立体切割的幻觉,乱乱堆砌而成,不晓得为什么这样得到推崇,可以成为世界拍卖最高价的常客。其实,早期毕加索的作品也是很写实的,不过日后却很少人知晓。他后期的作品变化太大,不容易看得懂,不过仍然可以留芳百世,这点要居功与他聘请了一位经理人康维勒,来负责推销他的画作。许多艺术家(如梵谷)生前潦倒,死后才成名,可毕加索生逢其时,更遇对了经理人,所以他才能在生时大红大紫,享尽富贵。

康维勒是20世纪的伟大画商。不过,他毅然放弃自己股票经纪人的家族事业,转任当时艰难的艺术商人行业,似乎更值得称道。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他联同一批专业人士和银行家的朋友,创办了一批最早的艺术投资基金团,约定了一个方式,就是10年以后把所有收购的作品拿出来清盘。从1905-1914年那段期间,康维勒等人脱售的毕加索等作品,十年收益达到580倍,震撼了整个欧洲市场!

这就是艺术收藏,眼光、资金、时机,缺一不可。踏入21世纪,艺术品成为资产分配的另一重要选择,是股票和房地产以外的另一大投资领域。2008年的金融风暴让股票和房地产遭受重大打击,唯独艺术品却一枝独秀,时日越久越增值。

在全世界,国际金融机构开始涉及把艺术品资产化的活动,也衍生出许多金融产品。不少知名银行都设有艺术品咨询服务,列为私人理财的服务项目之一。此外,和信托基金一样,艺术基金的产生,把投资者的资金集合起来,由基金信托人托管,经专业基金管理公司通过投资艺术品,实现赚益。虽然艺术投资在马来西亚还不是很流行,也不是很普及化,不过大势所趋,它以各种形态渗入我国投资市场,只是迟早的问题。

不知不觉,撰写专栏已经超过十年,是时间稍息充电了,希望和我一起度过这段时间的读者们会喜欢我的文章,我们有缘再会,同时也祝福新人接棒。另外,受《黄金十年》作者所托,其周一刊登的电邮有所谬误,正确电邮为:cjq333@yahoo.com,借此更正。
20170703

艺术投资初探(2)-333




上星期谈到的艺术拍卖会叫做“翰墨茶香”,我们提到主办单位很有心,请了字画收藏家梁伟鸿,畅谈他的字画收藏经验。本期我们看看他传授了与会者的心得和讯息。

梁老师认为,收藏艺术品,最重要的是知识和信息。今时今日我们拜科技网络所赐,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许多知识和讯息举手可得,对艺术收藏大有帮助。其中他大力推荐的网站是雅昌艺术网,这是世界知名的中国艺术品权威门户网站,涵盖字画拍卖,艺术品投资,画廊古董古玩交易信息等;不知道或不善用此网站者,不应该称为收藏家。

其次,他谈到了资金问题。大凡要涉猎艺术收藏这一领域,最头疼的是到底要准备多少资金才可以开始。他觉得,搞收藏这玩意儿,口袋一定要够深,换句话说,没钱不要玩收藏。当然,我们观察这次的拍卖会,发现他上面说的话并不很准确,因为拍卖物品中,成交者一千令吉有之,五千、一万乃至45万令吉皆有。不过,他所带出的道理是,口袋深意即收藏所用的资金必须是闲钱,不能着急要卖。如果今天卖了希望明天卖掉,那么会大失所望。

此外,他觉得,收藏初入门,最好有位名师,而且多走多看。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收藏艺术品尤其重要。因为书上所读,毕竟比不上亲眼所见的真实。如有名师,甚至可以即席指导和说明真品和赝品的分别,比自己在书中胡乱推敲更能上手。

退而求其次,当然,他也赞同以书为师,因为现实生活中,名师可遇不可求;就是遇上了,也不代表一定可以拜到师。这一门行业,还是停留在“师傅”的框框之中,许多“师傅”虽有一技之长,但是作为其吃饭家伙,他很可能秘技自珍,宁愿抱着入土也不愿意与人分享。所以,从书中学习,至少作者还不辞劳苦的努力讲解。

谈到在拍卖会中,会不会买到便宜货,从中发达?他觉得,收藏的学问在于口袋够深,所以有钱就立品。要在拍卖行捡漏,往往上当的是自己。多花一点时间在好的拍卖行走动,自然从中学到什么叫立品。贪小便宜的性格不大适合进行艺术收藏,因为大家都是行家。书画艺术,必须被认同,价值才会浮现出来,如果你觉得只有你有眼光,以低价买入一幅画,希望以百倍卖出,到最后很可能你会把它束之高阁。张大千大师的画,也是从2万一平(注:一平就是一尺乘以一尺)慢慢的涨到30万一平。

看来,先了解自己的喜好,专注于一类作品或一位作家,除了口袋够深,还要时间够长,阅读和浏览够多,最好又有名师指导,方可登上艺术收藏大雅之门。
20170627

艺术投资初探-332




谈了很多期的零面值,总算告一段落。上周日应友人之请前往吉隆坡市一项展销会,觉得可以在此谈谈。这其实是一项别开生面的拍卖会,所拍卖的东西是艺术书画、茶叶和茶壶,主持拍卖的公司叫做好德拍卖有限公司(WELLS AUCTION)。我觉得特别的是,这项拍卖会据说是马来西亚第一次全程用华语进行,特别值得留意和捧场。

虽然艺术品拍卖在全世界已经很普遍,也被列为不可忽视的另类投资之一,不过在国内并不多见,印象中只听过国家艺术画廊有举办,以及有时在报章上看到一个名叫“masterpiece”的艺术拍卖广告。由于我对书画艺术相当陌生,所以也不以为意,不过这次机缘巧合碰个正着,倒觉得可以在此记录报导一番,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来行家回响。

这次的拍卖会分两个阶段,其中早上是大会为了让公众更了解艺术收藏,邀请了两位资深专家来给大家讲解,其中一名是字画收藏家梁伟鸿,畅谈他的字画收藏经验和心得;另一位则是海鸥集团新任董事经理,茶叶收藏家陈景岗和大家分享收藏茶叶以及大马如何得天独厚,成为非常适合储存茶叶的仓库。

讲座完毕以后,大家用完午餐,下午时间正式进入拍卖。这次拍卖会有101件物品上拍,其中字画57件、茶叶24件以及茶壶20件价钱从1500令吉到15万令吉不等。我虽然是个门外汉,却也看得津津有味。让我惊讶的是,拍卖过程相当流畅,字画和茶叶流拍不多,粗略计算,有90%的成功率。这可能是出价公道,也可能是行家有备而来,各竞所需。

当中价钱最高的是一份民国普庆号老茶,由知音人以15万令吉标得。至于字画的高拍卖价介于4-5万之间。令人欣喜的是,大马国宝级的字画家钟正川先生也有出席是次拍卖,他的一些作品都被爱好者标去。不过,茶壶拍卖却出现了异常冷落的现象,只有两件卖出,其他全部保留。这是否代表本地对茶壶作为艺术收藏品还不十分受落,还是有其他原因?

无论如何,这次以华语进行的拍卖会总算成功落幕,据说主办者为了筹备这次的拍卖,花了四年的时间去考察其他拍卖行的运作,同时也努力联络行内人士一同支持。虽然宣传方面可能尚有不足,他计划深耕大马,进行一年两次的这类拍卖,继续推广人文艺术。

个人觉得,艺术投资这一块在马来西亚大众还是相当陌生,也备受冷落,很多人都觉得它过于高档。不过,所谓:“有麝自然香”,艺术看起来很高雅,如果推广得道,也可以雅俗共赏。下期我们看看两位专家在讲座里带给我们的信息。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