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25, 2017

玉楼金阙之经济纪事- Vol 3:沙布拉能源的股东会议



今天出席了沙布拉能源(SENERGY)的股东大会。石油价钱大跌以后,沙布拉能源的股价也随着大跌,跌到公司也改了名从沙肯石油(SKPETRO)改至今日的沙布拉能源,似乎告诉大家,单凭一个“石油”,要在这个领域吃个安乐茶饭太难了,公司必须把触须扩张到所有的能源领域才好。

和以往不同,今年的股东大会,不再给予股东多位代表(MULTIPLE PROXY)见面礼,只奉行一位出席者一份,大概是公司收益不好,进行了撙节作用。此外,每年例常的丰盛自助餐也省掉了,改以简单的早餐饭盒取代。不过,在会议里,管理层回应这是响应去年的股东要求而作出的调整,这倒令我有点意外。试问,哪一个股东这么为公司着想,作出这种等而下之的要求?而且,公司有没有对出席的4-5百位股东做出调查,是否满意这样的安排,却只对一两名“勇于发言”的股东听计从,改变了多年来的作风?许多股东是“顺民”,即使不喜欢这种安排,也默不作声。

谈到公司的大方向,在油价低落了整三年,管理层明显变得小心翼翼,不过大体上已经适应了低油价时代,由2016年的亏损到今年(2017财政年)的小赚;而且公司也开始陆续得到新的工程,相信不会有更加恶化的情况发生。公司也保留了一些现金,希望能够在遇到一些合理或被低估的资产收购机会派上用场。

股东踊跃发问,而且很明显的对公司收益大跌,董事费却高居不下感到不满(2016年:431万令吉;2017年:395万令吉),之后投下的反对票大增(2016年:17549票;2017年:3273.4万票)。不但如此,公司建议未来一年的董事费估计547万令吉(议案第8项),更是引来6.74亿的反对票,虽然它还是以30.7亿(82%)的票数通过,但这证明显然有基金机构不满公司的这项决策,管理层应该三思。同样的,最后一项议案是授权董事发行股票的权力,虽然议案以2.9亿票(78.12%)通过,但是反对票高达8.09亿(21.88%),带来更强烈的讯息,显示更多股东不赞同公司发行新股以作为特定(例如收购资产)用途,进一步稀释股东权益。

其实,沙布拉能源的股额近60亿股,股价在1.50-2.00令吉波动,如果是本益比介于15-20倍之间,意味着每股盈利在7.5-13仙左右,即盈利在4.5-8亿令吉之间。如今油价低迷,要达到这个盈利目标颇有难度;至于公司能不能在其他能源找到新的出路,还言之过早,股东们不愿公司发行更多股票,避免头重脚轻的想法,合情合理。

20170725

Tuesday, July 18, 2017

玉楼金阙之经济纪事- Vol 2:澳门的天上人间


  

趁我记忆犹新,写写澳门所见。这次去澳门,首先是落脚在巴黎人酒店。巴黎人酒店是座于在2002年以后新发展出来的地段,名为路氹金光大道(英语:Cotai Strip,簡稱「金光大道」),类似美国的拉斯维加斯。金光大道集酒店、展览、消闲和娱乐表演等元素於一身,是澳門一個重要的新興旅遊區域,发展时进行了大型填海计划,和澳门半岛只是一桥之隔

这里一目望去,澳门银河、新濠影汇、巴黎人、四季酒店、威尼斯人、金沙城中心、新濠天地、美高梅、永利皇宫等尽在此地不惜重金打造其豪华酒店和娱乐场所,竭尽奢华所能,务求游客/赌客在此停驻。

各位有到过云顶吗?到了这里,感觉上每个大型酒店就是一个云顶,从一个酒店到另一个酒店,你会经过的不止是赌场,还有购物中心、娱乐场所、歌舞厅、饮食天地,以及酒店专门设计出来吸引客户浏览的特色单位。

在这里,由各酒店提供的免费公共巴士川流不息,只要你稍作调查或询问,便可以从一处(酒店)坐到另一处,甚至还可以坐去对面澳门半岛的车站。另外,一路上、酒店里外、巴士车上等,都有免费上网服务,同时流速特快,不像一般国家的旅游区或酒店没有上网服务或者需要付费,沟通着实很方便。

在酒店寄放行李,也很方便。酒店服务员通常不会质问你是否其住客,而是一贯的为你登记,然后把你寄放的行李好好托管,你来领回时也不会脸有不豫之色或要求小费。此外,各酒店的饮食天地也各具特色,不止供应澳门特色食物如猪扒包、杏仁饼等小食,还有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这里,不怕你找不到吃(大马和新加坡美食也应有尽有),只怕你消费不起。

是的,所有的方便和便利,都要付出代价的。这个区域的消费是特别高的。举个例子,在酒店食堂里贩卖的猪扒包(68澳元),可能是郊区(17澳元)的4倍。顺便解释一下,1澳元大概等于0.53令吉,我们通常以2澳元兑1令吉来简单结算。马币没贬值时,大约是3澳元兑1令吉(!)

出了这个地区,宛如从天上下到人间,不论是交通、网络、托管、待应服务等,都没有这么方便;饮食和街道也没有那么卫生和干净;要找个有冷气的常识来躲避燥热的天气似乎也没那么容易。好处是消费便宜很多。在金光大道地区,甚至连个7-11的便利店或者超级市场都找不到!

人造的天堂,引来一群又一群的游客/过客,大家嘻哈哗然之后,又赶回家重新过朝九晚五的人间生活。原来天堂一日,靠的是人间一年苦干换来。我们之后转去澳門氹仔舊城區(TAIPA)住上一晚,虽然没有路氹的“天堂”那么舒服,但是所有消费一概减半,啊不,减去6-70%猪扒包还是一样好吃,感觉上好像回到了马来西亚。

未来的马来西亚,会否朝着这种天堂-人间的生活方式发展下去?

20170719

Wednesday, July 12, 2017

玉楼金阙之经济纪事- Vol 1: 人生无常


        

六月尾去了澳门一趟,算是事先鼓励自己过去十年来无休的写专栏,如今要转为网络部落客一族的“转型工程”。身在澳门,这个以赌为主的地方,发现它的市区设计和我们常常在电影里看到的天堂和人间的构思非常相像,住在豪华酒店区是天堂,一出去平民区就是人间。天堂极尽粉饰美好的一切,应有尽有,只要你肯花钱;人间却正是一般市民真正的生活,没有乌托邦,物品廉宜,但是相对的你也很难联想到生活繁华,纸醉金迷。有机会我要写写澳门所见所得,和本地生活做个比较。 “玉楼金阙”所设定的主题我自己捡回来写以后,将有更大的自由性来规划,只要大家不排斥就好。

这期暖身,先来个拉杂谈,谈谈无常世界。世事本多无常,极小者如我上周还在报馆爬格子,如今网上打小方格,和很多报章的读者不再相遇;小者如你本来傲气凌云,要在事业上大展宏图,不过昨天吃饭时却不小心被一枝小鱼骨哽着,险些要了条命,事后不断省思自己还能活在这世上的道理;大如依海城市(IWCITY)这三个月来的大起大落,到手的百亿工程转眼拱手让人,尝尽了人间冷暖;更大者如一国之大选,瞬间似乎胜券在握,瞬间又风声鹤唳,体现了无常的百态。

股市也是一样,今年初马股市有如出闸猛虎,表现虎虎生威;到了下半年,乍听大选可能(其实我一直觉得)发生在明年,股市顿然失去了继续升温的理由,只在窄幅中波动。其实我这个部落格早已有之,不过我经营散漫,没有定时把自己的专栏放上来,直到前两天,才把之前延误的整百卅篇文章放上来。所以,不清楚的读者可能会大吃一惊,怎么这里一天之内突然“出产”了这么多产品。其实这些都是旧作,一路以来在网络上都有人(谢谢,如果有机会见面,我一定要请他喝茶)帮我整理我的专栏稿件,甚至比我自己做还好,所以我借机懒散了。如今,虽然世事多变,但是心还要保持常态,自己写,自己搞上网,要好好擦亮自己的招牌。世事无常,争在当下。

后记: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写作方式在过去一年有所改变,从每期小品变成几期一个主题的大块头。如果读者没有跟到底的意志力,大块头文章可能让他们失去焦点,因为错过一期可能不想继续看下去了。小品受人喜爱,因为看了容易触题走心,不过,大块有大块的好处,虽然有时题材有点沉重,胜在缓缓说来,叙述详细。希望两者可以兼顾,满足不同的读者群。

20170712

Monday, July 10, 2017

飘洋过海,重驻玉楼

重新启动这个部落格,决定正名以迎接未来。


又是一个从报章退下火线的小栏位。我这人特别念旧,人弃我取,
在此开坛闲聊,希望玉楼之外,春风拂面,桃李花开。

艺术投资初探(3)-334




我在这里说些艺术拍卖的小故事,希望激起大家的兴趣,自动自发寻求更多资料。说到艺术品拍卖,国际上无人不知的拍卖行首推苏富比(Sothebys)。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这家18世纪诞生于英国最古老的拍卖行,首度拍卖的东西,原来是一批书籍。当时共有几百本珍贵书籍拍卖,总成交额只有866英镑。不过,大家很满意这种拍卖交易方式,从而演变成今时的拍卖行。

拍卖行沿自西方,大家对毕加索、梵谷等皆如雷贯耳,他们的画也往往以天价成交,但是其实两者的人生有极大的不同。梵谷从二十七岁开始学画到三十七歲自殺,绘画人生只有十年;而毕加索自十五岁直到九十二岁止,一共画了七十五年,名利双收,这和前者不幸的人生,形成強烈的对比

比起来,毕加索更懂得人情世故。我们对他的画的印象常常只有古怪,在平面空间产生了立体切割的幻觉,乱乱堆砌而成,不晓得为什么这样得到推崇,可以成为世界拍卖最高价的常客。其实,早期毕加索的作品也是很写实的,不过日后却很少人知晓。他后期的作品变化太大,不容易看得懂,不过仍然可以留芳百世,这点要居功与他聘请了一位经理人康维勒,来负责推销他的画作。许多艺术家(如梵谷)生前潦倒,死后才成名,可毕加索生逢其时,更遇对了经理人,所以他才能在生时大红大紫,享尽富贵。

康维勒是20世纪的伟大画商。不过,他毅然放弃自己股票经纪人的家族事业,转任当时艰难的艺术商人行业,似乎更值得称道。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他联同一批专业人士和银行家的朋友,创办了一批最早的艺术投资基金团,约定了一个方式,就是10年以后把所有收购的作品拿出来清盘。从1905-1914年那段期间,康维勒等人脱售的毕加索等作品,十年收益达到580倍,震撼了整个欧洲市场!

这就是艺术收藏,眼光、资金、时机,缺一不可。踏入21世纪,艺术品成为资产分配的另一重要选择,是股票和房地产以外的另一大投资领域。2008年的金融风暴让股票和房地产遭受重大打击,唯独艺术品却一枝独秀,时日越久越增值。

在全世界,国际金融机构开始涉及把艺术品资产化的活动,也衍生出许多金融产品。不少知名银行都设有艺术品咨询服务,列为私人理财的服务项目之一。此外,和信托基金一样,艺术基金的产生,把投资者的资金集合起来,由基金信托人托管,经专业基金管理公司通过投资艺术品,实现赚益。虽然艺术投资在马来西亚还不是很流行,也不是很普及化,不过大势所趋,它以各种形态渗入我国投资市场,只是迟早的问题。

不知不觉,撰写专栏已经超过十年,是时间稍息充电了,希望和我一起度过这段时间的读者们会喜欢我的文章,我们有缘再会,同时也祝福新人接棒。另外,受《黄金十年》作者所托,其周一刊登的电邮有所谬误,正确电邮为:cjq333@yahoo.com,借此更正。
20170703

艺术投资初探(2)-333




上星期谈到的艺术拍卖会叫做“翰墨茶香”,我们提到主办单位很有心,请了字画收藏家梁伟鸿,畅谈他的字画收藏经验。本期我们看看他传授了与会者的心得和讯息。

梁老师认为,收藏艺术品,最重要的是知识和信息。今时今日我们拜科技网络所赐,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许多知识和讯息举手可得,对艺术收藏大有帮助。其中他大力推荐的网站是雅昌艺术网,这是世界知名的中国艺术品权威门户网站,涵盖字画拍卖,艺术品投资,画廊古董古玩交易信息等;不知道或不善用此网站者,不应该称为收藏家。

其次,他谈到了资金问题。大凡要涉猎艺术收藏这一领域,最头疼的是到底要准备多少资金才可以开始。他觉得,搞收藏这玩意儿,口袋一定要够深,换句话说,没钱不要玩收藏。当然,我们观察这次的拍卖会,发现他上面说的话并不很准确,因为拍卖物品中,成交者一千令吉有之,五千、一万乃至45万令吉皆有。不过,他所带出的道理是,口袋深意即收藏所用的资金必须是闲钱,不能着急要卖。如果今天卖了希望明天卖掉,那么会大失所望。

此外,他觉得,收藏初入门,最好有位名师,而且多走多看。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收藏艺术品尤其重要。因为书上所读,毕竟比不上亲眼所见的真实。如有名师,甚至可以即席指导和说明真品和赝品的分别,比自己在书中胡乱推敲更能上手。

退而求其次,当然,他也赞同以书为师,因为现实生活中,名师可遇不可求;就是遇上了,也不代表一定可以拜到师。这一门行业,还是停留在“师傅”的框框之中,许多“师傅”虽有一技之长,但是作为其吃饭家伙,他很可能秘技自珍,宁愿抱着入土也不愿意与人分享。所以,从书中学习,至少作者还不辞劳苦的努力讲解。

谈到在拍卖会中,会不会买到便宜货,从中发达?他觉得,收藏的学问在于口袋够深,所以有钱就立品。要在拍卖行捡漏,往往上当的是自己。多花一点时间在好的拍卖行走动,自然从中学到什么叫立品。贪小便宜的性格不大适合进行艺术收藏,因为大家都是行家。书画艺术,必须被认同,价值才会浮现出来,如果你觉得只有你有眼光,以低价买入一幅画,希望以百倍卖出,到最后很可能你会把它束之高阁。张大千大师的画,也是从2万一平(注:一平就是一尺乘以一尺)慢慢的涨到30万一平。

看来,先了解自己的喜好,专注于一类作品或一位作家,除了口袋够深,还要时间够长,阅读和浏览够多,最好又有名师指导,方可登上艺术收藏大雅之门。
20170627

艺术投资初探-332




谈了很多期的零面值,总算告一段落。上周日应友人之请前往吉隆坡市一项展销会,觉得可以在此谈谈。这其实是一项别开生面的拍卖会,所拍卖的东西是艺术书画、茶叶和茶壶,主持拍卖的公司叫做好德拍卖有限公司(WELLS AUCTION)。我觉得特别的是,这项拍卖会据说是马来西亚第一次全程用华语进行,特别值得留意和捧场。

虽然艺术品拍卖在全世界已经很普遍,也被列为不可忽视的另类投资之一,不过在国内并不多见,印象中只听过国家艺术画廊有举办,以及有时在报章上看到一个名叫“masterpiece”的艺术拍卖广告。由于我对书画艺术相当陌生,所以也不以为意,不过这次机缘巧合碰个正着,倒觉得可以在此记录报导一番,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来行家回响。

这次的拍卖会分两个阶段,其中早上是大会为了让公众更了解艺术收藏,邀请了两位资深专家来给大家讲解,其中一名是字画收藏家梁伟鸿,畅谈他的字画收藏经验和心得;另一位则是海鸥集团新任董事经理,茶叶收藏家陈景岗和大家分享收藏茶叶以及大马如何得天独厚,成为非常适合储存茶叶的仓库。

讲座完毕以后,大家用完午餐,下午时间正式进入拍卖。这次拍卖会有101件物品上拍,其中字画57件、茶叶24件以及茶壶20件价钱从1500令吉到15万令吉不等。我虽然是个门外汉,却也看得津津有味。让我惊讶的是,拍卖过程相当流畅,字画和茶叶流拍不多,粗略计算,有90%的成功率。这可能是出价公道,也可能是行家有备而来,各竞所需。

当中价钱最高的是一份民国普庆号老茶,由知音人以15万令吉标得。至于字画的高拍卖价介于4-5万之间。令人欣喜的是,大马国宝级的字画家钟正川先生也有出席是次拍卖,他的一些作品都被爱好者标去。不过,茶壶拍卖却出现了异常冷落的现象,只有两件卖出,其他全部保留。这是否代表本地对茶壶作为艺术收藏品还不十分受落,还是有其他原因?

无论如何,这次以华语进行的拍卖会总算成功落幕,据说主办者为了筹备这次的拍卖,花了四年的时间去考察其他拍卖行的运作,同时也努力联络行内人士一同支持。虽然宣传方面可能尚有不足,他计划深耕大马,进行一年两次的这类拍卖,继续推广人文艺术。

个人觉得,艺术投资这一块在马来西亚大众还是相当陌生,也备受冷落,很多人都觉得它过于高档。不过,所谓:“有麝自然香”,艺术看起来很高雅,如果推广得道,也可以雅俗共赏。下期我们看看两位专家在讲座里带给我们的信息。
20170620

零面值的混沌时代(9)-331




上期说到零面值时代,公司董事暨大股东可以用“无限创意”来剥削小股东利益,这点希望证监委员会(SC)、大马交易所(BURSA)和小股东权益委员会(MSWG)采取预先防范措施,而不是让小股东受尽伤害后才迟迟行动。我们看到目前很多金钱游戏如此猖狂,是因为当局必须有人举报才采取行动,而不是预警式的防止欺骗案件发生;上述问题放诸股票市场,大同小异。不过,如果要小股东举报,来证明相关集团利用其权势截取利益,我们觉得更加困难,因此当局有必要以更前瞻的行动来保护小股东。

另外,既然要和各大国际市场接轨,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最低股价。许多国家都有最低股价的限制,例如美国市场的股价不得少于1美元,新加坡市场的股价不得少于20仙,如果触及的话,公司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将股价置回限制以上,不然将被除牌。

在零面值的时代,一些不思长进的公司可能沉迷于股票的分拆,把股票数额越变越多,但是股价却越来越低。大马交易所至今尚无上述的最低股价限制,其股价最低交易价是0.5仙,,如果把股价定在0.5仙,不能卖得更低。但是,交易一扬向上却是100%1仙),小股东可能受害深远,不得不注意。

最后,新法令实施于国内,所以零面值的变动只限于本地注册的公司,一些在海外注册(如百慕达群岛等)的公司不受影响,即不会调去零面值。这些公司,尤其是中国大陆前来本地上市的公司,我们并不陌生。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喜得狼(XDL)刚刚完成整合股票41的建议。我们看到公司的面值由1美分变成4美分,而股票数额则相对的少了四分之三,削减了许多,小股东大受影响。
说到头来,当局应该更注重公司的正常操作以及企业监管,不管有没有面值,商业罪案和违规行为一样会发生。重点是在当局推出一个新的改革时,如何保护弱小群众不受伤害。我们可以刚刚提到的中国来马上市的公司借鉴,它们几乎一百巴仙出问题,让本地的投资者受到极大的钱财损失。作为引导他们来此上市的推荐者或执法当局,不得不负上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不能一句“买者自负”(caveat emptor)来轻轻带过。同样的,当局推行零面值,更要确实保障小股东的利益,监督公司不滥用零面值之便以牟私利,不让不法之徒利用法律漏洞,借机行骗才对。
20170613

零面值的混沌时代(8)-330




来到第8篇,已是尾声。除了红股和分拆,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面值已经归零,在派股息方面会更简单和一致。我们常常见到公司以巴仙率的方式来宣布股息,那是参考公司面值之下所做的孤星比例,这点随着零面值将不复见矣。在零面值的情形之下,宣布派息的方式将一律以每股多少仙或令吉为标准,让股东更容易明白自己实际上可以获得多少股息。

最后,我们重新看看零面值有什么好处,以及有什么事情需要当局的监督和改进。

零面值到底有什么好处呢?首先,这是和各先进国接轨的动作。许多国家如美国、香港、新家坡、澳洲等,都已经采用了零面值的制度。不但如此,所谓的面值已经失去它作为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本质,这可能对股票的真正价值带来了误导性。实际上,股票有没有面值,并没有实际上的分别。

其次,在发行股票上,公司可以节省下缴付授权资本的印花费用。这可以在公司行政上省却至少1000令吉,至多7万令吉的费用。

第三,公司可以更灵活的发行股票,股价更接近市价,无需受到最低价钱必须等于面值的限制。至于一些衍生产品的转换价和比例,也相对的以更公平的价钱贴现价值。

那么,当局需要加紧监督哪一方面呢?首先,有关当局应该积极举行说明会,让散户们更了解零面值的操作和该注意之处,我们毕竟活在有面值的世界长达数十年,要进化到零面值需要时间适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其次,考虑到公司可以无限制的发行低本钱的股票,一些无良的公司可以持续性发行许多股票,鱼目混珠,进而迫害小股东利益。这点从何说起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探讨:

之一,公司连年亏损,因此常常借故发行股票,这让小股东很犹豫。如果认购嘛,公司似乎只是借上市之壳来募资,生意却不好好做;如果放弃认购吗,那么股东权益将被一次又一次的冲淡。利用上市公司来筹募资金,长做长有,小股东却永无返身之日,这点证监会如何设防?

之二,公司净值远高于股价(有些甚至是现金还高于股价),可以借无面值的便利,找个借口向股东筹钱。股东也同样面对先前的困难,认购呢,明明公司又钱却要我们再注入更多钱(将来收购时可能损失更惨重);不认购,大股东注入的少少钱将可以帮它增加更多股权。不但如此,有时涉及资产交易时,大股东可以把手上的资产卖给公司换取股权,而小股东却要注入更多钱来保住股权,当局又如何确保这种交易公平,如何保护小股东利益?
20170606

零面值的混沌时代(7)-329




上一篇提到公司在零面值的24个月缓冲期间,如果建议派红股,那么它可以用股东溢价户口和盈余来抵消红股的资本。我们接下来要谈到缓冲期之后的红股计划是以什么为标准。

在这段期间忙着派红股,打算尽量用掉股东溢价和储备资金的公司会发现自己可能做了一个不很明智的决定。原来,在零面值的定义之下,公司如果要发行新股,成本是零。这意味着,如果公司建议派红股,因为面值是零,股票成本是零,公司可以自由的发行任何比率的红股,比以前的必须有相当于面值的溢价或储备才能发出同样比例的红股,是更加容易了。

上星期我刚好出席一个关于“美元泡沫爆破”的新书推荐会,里面有个情况我觉得刚好可以和零面值成相对比,在这里诠释一下。在1971年之前,各国的货币是遵循黄金等值而发行,简单来说,如果国家要发行100万的货币,国库须得有相等100万货币价值的黄金储备,换句话说,各国不得自由的印刷钞票。这也叫“金本位”制度。

1971年,美国宣布脱离金本位,意味着往后它要印美元,国家无须存有同样价值的黄金作为储备。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时美国已经成为世界超级强国,政府认为美元的发行,有国家的信誉担保已经足够。因此,以后美元就步入了无抵押无限制印刷的时代,美国一方面无限制的印刷美元,一方面也积极的输出美元和债券,美元更和无数宗原产品(尤其是石油)交易挂钩,步入了美元霸主,“债本位”的时代。

现在看回来有面值和零面值,正是金本位和债本位的最佳对比。在有面值的时代,每发行一张股票(货币),必须在公司里注入同等面值的金额(黄金),所以每张股票背后都有一定的抵押价值。步入零面值时代,正是美元放弃金本位的写照,发行任何股票(货币),无需为其价值注入相对的抵押,完全有公司(国家)的的信誉担保,公司觉得这股票值得多少钱,它就值得多少钱,无需股东在背后埋单。

所以,在24个月缓冲期以后,一家公司如果决定派红股,它可以有两个选择:

  1. 它可以自由决定要不要使用公司的储备或盈利来资本化红股;
  2. 因为零面值的关系,发行红股是不须从储备或盈利中资本化,公司全权决定需要资本化的数额(也就是说,不资本化也没有问题),而资本化的数额也无须考虑红股数目。
    到此地步,公司派红股其实和公司股票分拆的结果一样,只是在诠释上有所不同而已。举个例子,公司建议11红股,和公司股票一拆二,最终结果是一样的,股东的股票都是从1张变两张。又,公司建议31红股,和公司建议3拆为4,结果还是一样的,只是潜意识中,我们习惯接受自己比较熟悉的说法而已,就好像我们比较习惯有面值的市场一样。
    那么,政府为何推介零面值,有没有被市场滥用的可能,在过度期间和过度期后,如何提高小股东的醒觉性和保护小股东呢?(待续)
20170530
  1. 20175030

零面值的混沌时代(6)-328




谈了附加股和凭单等企业活动在零面值的时代演进以后,我们回来看看红股和 股票分拆。之前说过,公司在奖励股东,可以用现金股息或者派红股。严格来说,现金股息是把公司赚了的利润分派出去,本质上更像投资回报;至于红股呢,是把公司的盈利资本化,让股东的股票数额有所增加。如果在以往有面值的情形,我们可以解释为公司与其把盈利当现金或股息派出来,却选择替股东决定,把要派出来的现金或股息以面值买入新发行的股票。换句话说,如果是以梯级方式进行的附加股方式,红股的运作其实是首梯级完全由公司出钱,而次梯级的股东完全不必付款。

我在以前已经提过,两梯级方式的附加股,其实和红股加附加股的方式是一样的,只是表现手法让股东以为不一样吧了。我们以一个例子:公司面值1令吉,进行11附加股,每附加股以两梯级方式进行,首梯级有股东溢价户口补上40仙,而次梯级由股东付出60仙。

如果这方式以红股方式进行,是这样的:公司建议进行53附加股(每附加股售价1令吉)和52红股,当附加股和红股建议完成以后,股东每5股将得到新的5股(3附加股+2红股),付出了3令吉的款项。对比上一段的建议,股东每5股将认购5个附加股,付出了5x60仙的款项,一样是3令吉。

如果要比较,在比例方面,小股东上述用梯级的方式里,拥有一股也可以认购附加股,股权得以保全;反观第二个方式,小股东需要有2股以上才获得配售(注:2股获得附加股配额1.2股,以进位方式即净分配1附加股,不过0.8的红股则进位为零,没有获得红股),在资本处理方式会损失一些股东权益。虽然如此,那是配售比例造成的股东权益流失,不是代表第一个方式好过第一个。

这篇主要是讨论零面值和有面值之间的差别,上述的企业建议呈现方式,就不详细讨论孰优孰劣。我们讲回公司派红股的建议如何在零面值之下进行?我们尝试研究一下最近的红股建议,例如世纪教育集团(SEG)。

世纪教育集团建议75红股,已经到了召开股东特大的阶段。在今年年初,公司刚刚完成资本回退15仙,面值减至每股10仙。我们阅读公司文告,发现虽然已经进入没有面值的时代,公司发红股时依然参考之前面值10仙。因此,在发出5.168亿股时,公司的股东资本相对的减值5169万令吉(注:1万令吉为计划所需的开销)。

我们又参考了另一些最近进行红股建议的公司如婆罗州石油(BORN OIL,前面值10仙)、全利资源(QL,前面值25仙)和吉云速递(GDEX,前面值5仙)等,发现它们也是沿用以前的面值,将所发的红股资本化和把股东资本以相同比例减值。这或许是它们遵循交易所和证券委员会的指示,在未来两年内利用股东溢价户口和盈余来资本化股本。那么,在零面值的缓冲期过了以后,公司是怎样发行红股呢?请看下期分解。
20170523

零面值的混沌时代(5)-327




文接上期,在零面值时代,二梯级附加股的方式将自动走入历史,因为公司配售股票不需要顾及面值,而且,股票溢价户口在24个月内也将会消失,因此没有两个梯级的层次让股东认购股票。也许日后当局可能限制新股配售的最高折扣,不过,这个限制在公司进行私下配售才有保护现有股东,避免其股东权益被冲淡的用意。如果是附加股建议,基本上限制的意义不大,因为如果所有的股东都执行自己的股东权益(即根据附加股配售数额来认购),大家享有的优待是相同的。

最近获得股东批准附加股的园园集团(YEN),就是典型的例子。公司之前的面值是50仙,现在股价是1.60令吉,建议进行一项12附加股,已经言明每附加股售价不超过20仙,另外4附加股送3凭单。我们看到公司采用的方式是混合式,即让股东知道配售的比例,也知道自己要出的钱。说得白一点,如果你有1000股,你的配额是2000附加股,即要掏出(2000x20仙)400令吉。虽然公司对这附加股给予很大的折扣(20仙是1.60令吉的87.5%折价),不过如果每个股东都认购,那么,大家获得的折扣是一样的;换句话说,这项集资活动对不放弃权益的股东是公平的。

那么说到凭单这个甜头。少了面值的限制,凭单的行使方式更直接了当,订价也更天马行空。我们说回园园集团,它随附加股免费送出的凭单,如果是从前,其行使价不得少过面值50;可是,它现在决'定行使价是10仙。在逻辑上,大家的凭单行使价一样,所以是公平的;不过,在心理策略上,许多股东或投资者会觉得低行使价更有吸引力。

另外,在红股派送时,凭单也会获得同样比例的免费凭单。在零面值之下,其行使价没有限制,所以能更加公平的反映出公平的派送比例。说回之前的例子,甲公司面值1令吉,建议21附加股,随每附加股送一凭单,行使价1令吉。一年以后,公司业绩大好,建议11红股。那么,其凭单也同样11,不过由于行使价最低必须等于面值,因此派了红股以后,凭单行使价依然定在1令吉,不得向下调。

如今好消息来了,进入零面值时代,没有所谓的最低等于面值,因此,在派了红股以后,股东的股票变多一倍(11红股),而凭单持有人的凭单数额也增加一倍。在行使价方面,凭单行使价则变成50仙,可以向下调了。

从数学计算来说,这样比较公平。凭单的数额和行使价的概念在于公司预期这批凭单如果转换,公司将筹得多少钱,那么,如果有资本上的变动,理论上公司筹的数额是一样的。如果在甲公司的例子,其凭单数额是3千万单位,转换价是1令吉,那么,原本公司预计在全部凭单转换以后,公司将筹得3千万令吉。在派了红股以后,凭单数额成为6千万单位,转换价调低为50仙,未来全部凭单转换以后,依然是3千万令吉(6千万x50仙)。新的法令让凭单的集资计划不因红股计划而有所乖离。

(待续)
20170517

零面值的混沌时代(4)-326




接下来我们先看一看公司如何和投资银行合作,更有效的推行附加股和红股等建议。先谈附加股。首先,在零面值的影响之下,我们没有一个不变的基础来衡量股票的发售价。不过,公司也不能随便将所要发行的股票定价,因此,股价成了新股发售的参考价位。当然,也有另一些方法,例如公司内部本身认为新股应该配售的价格,或者以其他标准如净资产等来作为参考也无不可。但是,最直接的还的从现有股价做为标准或者比较,投资者或小股东也较容易明白。

既然是附加股,不管是优先股、普通股或债券,目的就是募资,向股东要钱。募资的方式也分两种,一种是先决定募资数额,然后除以现有股票,这就是每单位股东所要拿出的钱;另一个方式是决定股票配售比例,然后再配以配售价钱,从中决定募资数额。两个方法的目的一致,不过对小股东而言,后者容易了解得多。举个例子,甲公司建议21附加股,每附加股售价1令吉,如果你持有1000股,那么,你知道自己的配额是500@1令吉,要注资500令吉才能维持之前的股权不被冲淡。如果公司有6千万股,那么,公司打算在这个建议募资3千万令吉。

另一个例子,乙公司打算募资3千万股,而它刚好也有6千万股,那么,用上述第一个方法来呈献,它需要向每单位股东募资0.50令吉。不过由于它还没有决定附加股配售比例,因此我们只知道如果自己有1000股,就要出500令吉,但是,到底出了500令吉,能拿回多少股,则还要看公司最后的决定。如果是11,那么你的配售部分是1附加股售价0.50令吉,认购全部的话,你获得1000新股;如果是21,就是1附加股售价1令吉,认购全部的话,你获得1000新股;以此类推。由于许多公司的股额不是标准的数字,这个方式可能带来更多散股(除非是11),因此不甚为小股东所喜。

如今最重要的改变的面值没有了,公司决定募资数额以后,附加股可以任意定价,不怕除到最后有所限制。说回上面两个例子,如果之前它们的面值都是1令吉,目前股价都是50仙,那么,甲公司的附加股定价1令吉(至少等于面值),那么建议程序上没有问题,不过,执行上可能因为比股价贵100%,导致股东乏人问津。

如果乙公司打算附加股售价50仙,在之前的法令限制之下,会因新股售价不得少于面值(1令吉)而胎死腹中,有了新法令,公司定在50仙,没有受到面值的限制,又贴近市价,因此公司股东比较容易接受。

当然,若在从前,甲公司如果还是要通过附加股募资,它可以通过派股东甜头的一些方式如附送红股或凭单、二梯级附加股价(首梯级由公司溢价户口支付)等方式增加附加股的吸引力,我们下周看看这些甜头在零面值下有什么影响。

(待续)
20170509

零面值的混沌时代(3)-325




之前说到公司的股票溢价户口(Share premium account)和公司储备户口(capital reserves account)可以拿来注销公司累积亏损和发行红股。为了账目上比较好看,前者的行动无可厚非。不过,也有些公司不想这么做的,因为公司未来的盈利可以用累积亏损来抵消,因此无需给高税率。到底要账目好看还是要抵消税收呢?这就要考验董事部的智慧了。

至于第二个功能,发行红股,看来像是皆大欢喜,不过,实行起来却也未必。利用红股将公司票额无端端变多,这是另一个考验董事部智慧的问题。了解资本管理的投资者大概知道发红股的功能只在于增加流通量,不在于增加股票价值。股票的增值只有两个方法,一是通过公司赚钱,派发股息;另一个是通过公司赚钱,股东基金提高,股价因而增值。

在数学的计算之下,派红股的增值效应等于零。例如,如果一只股票价值1令吉,建议11红股以后,股价将自动调整成为50仙,所以,1股乘1令吉和2股乘50仙的效应是一样的。不但如此,因为派红股所需要的开销(如聘请投资银行顾问、召开股东特大的成本等),实际上这企业活动削弱了股东基金。

理论上,如果股票后来可以突破派红股之后的除权价格,完全是因为公司业绩越来越好的结果,并非红股效应。不过,有时,投资股票是情绪化多于理性化的,一些投资者始终觉得把股票变多,可以为自己的投资增值。

此外,一些公司大股东或董事部对公司的股价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就算公司户口有许多溢价,不代表他们一定要应用。在他们眼中,变和不变,都是一样的,化为股票和融入公司资本没什么两样,所以他们可能按兵不动,由得它们和公司资本合而为一。

在零面值实施约两年前,就有专家谈到股票溢价和公司储备这回事,当时他们猜测公司可能把多余资本回退给股东,于是引发了一些投资者追踪高股东基金/溢价户口/除备的热潮。那时这班人的如意算盘是如果零面值时代降临,公司需要资本回退,那么股东岂不发一笔横财?举个例子,一家老牌种植公司,股价才3令吉,每股净资产约9令吉;其中公司储备高达3.3亿令吉,以公司发行股票6600万来算,等于每股5令吉。照这个逻辑来算,如果公司把储备当资本回退,那么每股可回退5令吉,股东岂不发达了?

事实上当公司业务在运作中,董事部不大可能无端端为了一个会计法案去派出每股5令吉现金,而掏空公司的资金。新公司法令的要求只是账目上需做出相应调整,不是进行资本回退,那么公司大可将储备化为股东资金,无须削足适履。到最后,这公司很可能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只是会计账目上做出调整而已。

摆在眼前的是,当零面值成为法令、成为事实之后,这批“专家”,似乎不再提出这个当时言之灼灼,如今却似天方夜谭的提案,轻信专家、混混沌沌的小股民,可撞到了铁板。

(待续)
20170502-325

零面值的混沌时代(2)-324



上期说的零面值时代(zero par value),投资者或小股东第一个面对的问题是难以直接算出股票数额。要知道股票面值,我们一般上采用的是固定数字。什么是固定数字?这里指的是缴足资本(paid up capital, 这是固定的;还有面值,也是固定的。要知道股票面值,把两个定数相除,即得股票数额。
不过,还有另一个方法,也可以让我们算出股票数额。那是用两个变数:公司市值(market capital)和股价。我们知道,公司市值是把股价乘以股票数额,所以,股票数额 = 公司市值 / 股价。由于股价是一个变数,在交易时间一直在变动,因此市值也跟着股价变化,所以,要用这两个变数来算出股票数额,并不容易,唯一的方法是当股价不再变动,即股市没有交易的时候。市值一般上可以从各股票行的网上交易平台里的公司信息(company info)里找到。
好,说完如何找出公司股票数额的方法,我们来看看零面值对公司股票带来的其他影响。
在零面值的情况之下,公司的股东基金将做出一些改变,其中,授权资本(authorised capital)、股票溢价户口(Share premium account)和公司储备户口(capital reserves account),将被取消。所有公司有24个月的时间来处理股票溢价户口和公司储备户口,在这以后,这些数额将被并入公司资本(share capital)。那么,这两个户口额数额可以拿来做什么?
它们可以用来发行红股,或者作为以股代息的股票(dividend in specie;或者拿来注销公司的累积亏损。一般上,股票溢价和公司储备只是账目上的价值,并非现金。公司有没有能力派现金股息或者回退现金资本,完全观乎公司里的现金储蓄和盈余。以往有一些公司会进行削资,跟着借贷一笔钱,把资本当现金回退,不过,这类举债派现金的情形并不多见。
所以,我们比较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两年里面,公司发行红股的或然率会大大增加。这点在最近两个月已经感受到了,一些例子如多美包装(TOMYPAK)的41红股、耐慕志(DAIBOCHI)的102红股、SEG国际的75红股等,就是如此。预料,未来会越来越多公司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来大派红股。
此外,也有许多公司采取另一种方式,即股票分拆,来迎接未来的无面值时代。虽然股票分拆在之前也很盛行,不过,进入混沌时代,分拆股票会更加盛行;许多股东还不了解无面值的奥妙之处,往往不及资本管理专家的老谋深算、深谋远虑,一不小心,可能堕入资本管理的陷阱而不自知。下期我们来看看红股和股票分拆的不同之处。
(待续)
20170424-324

零面值的混沌时代(1)-323




2016年(修订)公司法令正式在今年131日起生效,其中一项重要的修改,是公司股票步入零面值时代(zero par value)。这对我国公司沿用了几十年的公司面值制度起了很大的冲击,不管是公司、股东或是投资者,皆需要些时间去适应。目前这段时间,可称为零面值的混沌时代。

虽然如此,零面值或者无面值实践于许多国家尤其是先进国(如新加坡、香港、美国、澳洲和纽西兰等)已经不是新鲜事,我国修改公司法令,主要是为了和它们接轨,堪称用心良苦。既已成事实,公司内部和审查司很快可以适应,在报告上也应当全面接纳和使用新的呈报方式。倒是小股东和一些投资者还不能完全放弃以前的方法,在研究上可能面对一些困难。不过,相信随着时间的洗练,大家可以慢慢上手。

在零面值的呈献方式里,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放弃以前利用面值来计算股票数额的方程式了。在有面值的过去,我们要知道公司的股票数额时,只要把缴足资本除以面值就对了。举个例子,一家缴足资本5百万令吉的甲公司,面值1令吉,那么,公司发行了5百万股。如果乙公司有同样的缴足资本,不过面值只有50仙,那么,公司的股票是1千万股(即5百万令吉除0.5令吉)。以从类推,面值10仙的股票当有5千万股,面值1仙即代表公司票额是5亿股,等等。

不过,近年来的面值诠释方式不是那么直接,我们有以美元、美分或人民币作为单位的面值;而在公司报告里,出现的货币单位虽然主要还是令吉,但有时也有公司股票以美元或人民币为财政报告单位,导致上述的算法不能直接的算出公司票额。同时,以前在有面值的时候,公司必须缴交一笔费用给公司注册局作为注册资本(或称有授权资本,AUTHORISED CAPITAL)的用途,分阶段从1千令吉到7万令吉。而公司已发行的股票资本叫缴足资本(PAID UP CAPITAL),最高只能和授权资本一样多。如今面值已废除,理论上公司可以自由的发行和注册资本,无须再多花这笔费用。

如今面值作废了,我们单从公司资本来看,并不容易算出公司发行的票额。如果我们要知道这个讯息,必须进一步去阅读公司的报告。公司票额有什么用呢?我们在做一些基本研究时,确实是有用,例如,每股盈利、本益比、每股资产、股票流通量、持股巴仙率,等等。虽然不能一眼就从缴足资本和公司面值看出公司股票,不过公司报告的注脚里一般是都有注明股票数额,以后我们只好养成往那儿寻找的习惯啰。(待续)
20170417-323

玉楼金阙-拿督斯里谢清海的投资分享会(3)-322




上期谈了拿督斯里谢清海的三个投资心得,本期继续摘录剩下两点:

 

第四,成为逆向投资者。我们必须了解,在大多数时候,你所知道的信息,都是“无用”的,原因在于资讯科技的发达,导致信息和观点很快的传达出去,你所能得到的,几乎都已经反映在股价上。因此,要在“大家都知道”的情形之下赚大钱,等于缘木求鱼。

 

当大家在追逐热门炒作的股项时,投资在不出名或者没被热门炒作的股项,与大市反方向运作,被称为逆向操作投资。如果你独具冷,噢不,独具慧眼,选对了未来的黑马,结果可以为你带来很大的利润。不过,成为一名逆向操作投资者须要具备勇气、卓越的基本价值投资知识以及很长的耐心来等待投资开花结果。

 

最后,是压轴的第五点。谢清海说,个人强大的性格优点才是投资成功真正的秘密。每个人都有优点和弱点,如何善用自己性格上的优点,改正性格上的弱点,才是制胜之道。其中,包括了:

  • 有纪律、谦虚和道德;
  • 对投资的艺术充满热情;
  • 求知若渴、好学不倦;
  • 在重要关头能够当机立断,做出重要的决定;
  • 百战不殆,勇于克服挫折,等等。
     
    对于那些要从谢清海那儿寻找股票贴士的小股民,可能很失望,因为上述五点,看起来像老生常谈,琢磨起来的确是普通的投资道理,没什么神奇。不过,这番话出自一位过去20年,专注于价值投资而且很有成就的投资大师,如果您觉得他的秘诀没什么了不起,却又没有他那么辉煌的成绩,或许您应该想想,到底是您的投资出了什么问题?
     
    谢清海为人谦逊真诚,尤其注重虚心学习,不打诳语。其中一件围绕津津乐道的轶事是他后期的签名,已经改成了英文字“学习”(LEARN,可见他对学习的重视。另外,他的公司聘请员工时,鼓励员工签署一份里面详细注明公司的道德观如诚实、公平、上进、负责任、以顾客利益为首等等的个人承诺,贯彻人生道理;而且,在好景时,他善待下属,颁发的薪水和花红使他和几名高层成为香港最高赋税人士的一群,足以引以为傲,因此20多年来员工离职不多。
     
    最后,有人提问,十年一度的金融风暴即将来临,他如何面对?对此,他认为,不管有没有风暴,投资者都应该做好准备,面对一切风险。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过去几十年,每次的风暴以后,有准备的人变得更富有了。他用了一个比喻:如果我们想要赚1亿,不过害怕金融风暴让我们的投资缩水,那么,不妨把野心放大一点,蛋糕做大,将目标调高到2亿,那么当金融风暴来时,我们的财富缩水一半,还是有1亿。我的未来观和这点倒是一致;与其担心未来不可预测的危机而惶惶不可终日,不然发奋图强的把未来创造得更好,将破坏减到最低。如何做到这点?请重新端详拿督谢的投资五诀。
20170410

玉楼金阙-拿督斯里谢清海的投资分享会(2)-321




名人来马主讲,我们这些本土的子民,未必有机会一亲芳泽。要听这些名人一席话,要付出不菲的代价。刚刚结束的2017年全球转型论坛,主办单位邀请到阿里巴巴集团创办人马云、世界飞人博尔特等,可说是精英荟萃。不过,这个论坛虽然获得政府拨款1500万令吉作为活动开支,入场券还是要介于4千令吉到1万令吉之间,不是普罗大众负担得起。这种票价,我们固然希望亲自聆听他们分享成功,但是探探自己的荷包,担心自己型转不到,口袋倒破了一个大洞,最后大多数还是放弃算了;有些还自我安慰的调侃自己,其实通过视频或网站也可以看到一样的演讲。

 

有时我自己也会想,我已经过了那种会冲动到花一笔钱去奥马哈出席柏克夏的股东大会,听股神巴菲特演讲的年龄,可是,万一以后巴菲特受邀来大马演讲,门票售价5千令吉,挟地利之便,我舍得出这笔钱吗?幸好,这次拿督斯里谢清海的投资分享会,由星报主办,卖了星报好大个人情,完全免费,无需我去思考这个难解的问题。


闲话表过,言归正传。虽然免费主讲,谢清海这番来教我们投资的道理,还是倾囊以授,当然也不会少了分享他在股市投资的心得。他举出了五个要点,摘录如下:

 

第一,价值投资是最有效的投资方式。我们不须要博士学位来做投资,只须应用最普通的常识,依照3R来投资股票:正确的业务(RIGHT BUSINESS)、正确的领导层(RIGHT PEOPLE)和正确的价钱(RIGHT PRICE)。他也点出,因为金融市场是情绪化和没有效率的,有时投资者会被迷惑了,完全无视价值,疯狂追逐股票。经验告诉他,即使还有其它投资方式例如技术分析、阅读图表、分析风水等,价值投资还是最值得信任的方式。

 

第二,成为一个长期投资者。短线投资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强劲的成绩,但是,通常这种绩效无法长期(例如510年)持续。这是因为大多数短线投资者容易受到市场噪音的影响,最后买高卖低。反观长期投资者专注在公司的基本面,无惧于市场的波动。因此,我们要学习成为投资者,而不是投机者,这才不容易犯下错误。不但如此,谢清海提醒我们,一个成功的投资组合,往往要经过5年的潜伏期慢慢经营,才能奠定日后的成功,如果没有耐心,往往半途而废,失去让它茁壮成长的机会。

 

第三,选择拥有高周息率的股票。在一个投资组合里,股息往往占了投资回酬的2-30%。不可忽略的是,当面对艰难的市场时,高股息是个保护网,在防守当儿同时可以供给投资者稳定的收入。(待续)
2017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