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劳越州选尘埃落定,国阵再次保住政权,而人联党被火箭炸个落花流水。首相至少走对了一步棋,即没信心爆棚,把全国大选和砂州同步举行。如今从砂州选收到十分宝贵的意见,在未来的全国大选当揣摩再三以增加胜望。也许一些右派的马来报章刻意突显出种族歧见,哗众取宠,甚至扩大至华裔和政府搞对抗的歪理,但执政党中的华人政党,应该可以看出这并非单纯的“以华治华” 策略。把视野放大来看,应当是城市对乡村的思想分歧。
大体上,砂州的基本货仓--土著票,对国阵不离不弃,而比较先进的城市如古晋等,居民勇于接受“乌巴”(UBAH) 改变 ,把国阵政党拉下马。民联也错误估计公正党和回教党在东马的影响力,导致这两个政党在砂州选举摔个灰头土脸,险些全军覆墨。由此可见,安华以及回教党在东马的号召力,远远不如西马,激不起连横的涟漪。民联若要突破土保党的堡垒,必须在砂州内寻找足以抗衡泰益阵营的土著新血,才有变天的胜望。
同样的,首相费尽思量的,也是如何在其他州属,以及国会中,安插适合人选来竞选城市中的议席。从308变天,以至砂州大选,可以发现到国内选举已逐渐演变成城市和乡村之争、发展和落后之争、资讯和保守之争、学识和改革之争。城市和乡村,在发展和落后之间,资讯发达和民风保守之间,高学历求变以及安于现状之间,攻防有很大的不同。国阵挟执政党之利,要在乡村地区给予一定的拨款和发展,以让当地人民感恩,得取选票,是轻而易举;可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始终聚集于各大城市,都市选民一般上学识比较高,也较容易掌握资讯,而且大多数了解自己的选民权力,因此对施政不公有诸多不满。顺带说明,不满的都市选民不局限于华裔而已,也包括了土著和其他族群,一起升华至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所以,如果把华裔的诉求当成种族主义,一并拒绝,只会造成以偏概全的错误,届时可能导致赢了大选,却输了所有重要城市席位的窘态。到时就算国阵大权在握,所有要重点发展的地区却全都拱手让人,问你资金如何发放?糟糕的是,脑满肠肥的议员,未必看得透这一点,他们还是停留在以呼喊种族主义换取选票,或者满足于自我设限、龟缩在辛辛苦苦建立下来的桥头堡。
可想而知,如果此时大选,必然让民联挟着砂州的气势,以及利用国阵的劣势攻坚。人民对纳吉所推行的经济转型,还有待观望。个人觉得,如果经济转型计划略有小成,人民对纳吉施政开始有所认同、有所期待,那时举办选举,胜望当有提升。纳吉还有长至两年的时间部署,可以从长计议,现下急忙大选,经济转型计划绩效还没下放到民间,人民又给通膨压得喘不过气来,却即时要对破而后立做出取舍,险中求胜,非智者所为。
Wednesday, May 4, 2011
我找到一只好股
我是美国投资大师旗下的一名基金经理,今回度假来到马来西亚这个小国,巧合的遇上投资大马的峰会,听到一些当地名分析员的股票建议。本着价值投资的原则,我深入的研究了一些当地股票,发现这个小国还不赖,还找得到不少净现金高、本益比低,营业和盈利成长率高的的公司。但是,我师傅只对50亿美元以上的收购有兴趣,这个国家的好公司嘛,很多市值连10亿美元都还没有,看来我是不必建议给总公司了。
就基于这个前提,我买了一两只好股,相信不会和公司的利益起冲突。可是,我不该和同事谈起这事。我也是人,买了些好东西向朋友炫耀是很平常的。但我的同事好心提醒我,要小心发生象巴菲特热门接班人索哥儿(Sokol) 的事件。我开始听了并没放在心上,这位索哥儿涉嫌内线交易,突然宣布辞职,虽然巴菲特不觉得他这位爱将犯了甚么错误。索哥儿一手促成白沙罗公司以90亿美元收购Lubrizol股票,可是他却在今年1月买入1千万美元的Lubrizol股票,比白沙罗公司的收购价低了约30%,因此引来猜测连连。
其实我也不觉得索哥儿做错了甚么,任何人见到一个好投资,都会忍不住见猎心喜,他只是错在自己买了,还把这个好股介绍给白沙罗公司罢了。理论上,中国人有句话:“内举不避亲” ,索哥儿怎会知道巴菲特也喜欢上这公司呢?如果他是买了才刻意穿针引线,那就是朦骗;如果是巴菲特问他意见,他应该有英雄所见略同的认同感,心里还忍不住洋洋自得:小弟早已先一步买了。他大概也想不到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不然也不必去贪这3百万美元的小赚头啦。
所以我相信,索哥儿的辞职,是真心诚意,他真的累了。也许他发现,自己的思路其实和巴菲特差不多,何必为了某些行为守则,惹来议论纷纷?不如脱掉这个企业道德这个紧箍咒,为自己做些事?普天之下,大概只有巴菲特最了解、也最谅解他了。却不知舆论放不放过他呢?
当我和我的师傅提起我现在在马来西亚度假,他竟然兴致勃勃的叫我搜集一些当地的资料给他,还随口说出了几间公司的名字,不正是我买入的哪几间?这时,我突然间想起了索哥儿,我也想起了自己说过的“内举不避亲” 、还有还有,英雄所见略同?如果东窗事发的话,我可是百口莫辩呐!谁叫我是万众嘱目的基金经理呀?
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原来是南柯一梦。我不是甚么基金经理,只是个看太多财经新闻,又对投资大马峰会不得其门而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小市民。我如果看中几个心水股,快快去买了,再介绍给亲朋戚友,也不会给他们告我违反了道德行为守则。还有,股票赚了钱他们反而会感谢我,请我吃一餐(这也不叫贿赂) 。幸好我不是基金经理。
我是美国投资大师旗下的一名基金经理,今回度假来到马来西亚这个小国,巧合的遇上投资大马的峰会,听到一些当地名分析员的股票建议。本着价值投资的原则,我深入的研究了一些当地股票,发现这个小国还不赖,还找得到不少净现金高、本益比低,营业和盈利成长率高的的公司。但是,我师傅只对50亿美元以上的收购有兴趣,这个国家的好公司嘛,很多市值连10亿美元都还没有,看来我是不必建议给总公司了。
就基于这个前提,我买了一两只好股,相信不会和公司的利益起冲突。可是,我不该和同事谈起这事。我也是人,买了些好东西向朋友炫耀是很平常的。但我的同事好心提醒我,要小心发生象巴菲特热门接班人索哥儿(Sokol) 的事件。我开始听了并没放在心上,这位索哥儿涉嫌内线交易,突然宣布辞职,虽然巴菲特不觉得他这位爱将犯了甚么错误。索哥儿一手促成白沙罗公司以90亿美元收购Lubrizol股票,可是他却在今年1月买入1千万美元的Lubrizol股票,比白沙罗公司的收购价低了约30%,因此引来猜测连连。
其实我也不觉得索哥儿做错了甚么,任何人见到一个好投资,都会忍不住见猎心喜,他只是错在自己买了,还把这个好股介绍给白沙罗公司罢了。理论上,中国人有句话:“内举不避亲” ,索哥儿怎会知道巴菲特也喜欢上这公司呢?如果他是买了才刻意穿针引线,那就是朦骗;如果是巴菲特问他意见,他应该有英雄所见略同的认同感,心里还忍不住洋洋自得:小弟早已先一步买了。他大概也想不到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不然也不必去贪这3百万美元的小赚头啦。
所以我相信,索哥儿的辞职,是真心诚意,他真的累了。也许他发现,自己的思路其实和巴菲特差不多,何必为了某些行为守则,惹来议论纷纷?不如脱掉这个企业道德这个紧箍咒,为自己做些事?普天之下,大概只有巴菲特最了解、也最谅解他了。却不知舆论放不放过他呢?
当我和我的师傅提起我现在在马来西亚度假,他竟然兴致勃勃的叫我搜集一些当地的资料给他,还随口说出了几间公司的名字,不正是我买入的哪几间?这时,我突然间想起了索哥儿,我也想起了自己说过的“内举不避亲” 、还有还有,英雄所见略同?如果东窗事发的话,我可是百口莫辩呐!谁叫我是万众嘱目的基金经理呀?
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原来是南柯一梦。我不是甚么基金经理,只是个看太多财经新闻,又对投资大马峰会不得其门而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小市民。我如果看中几个心水股,快快去买了,再介绍给亲朋戚友,也不会给他们告我违反了道德行为守则。还有,股票赚了钱他们反而会感谢我,请我吃一餐(这也不叫贿赂) 。幸好我不是基金经理。
大选和股市
大选就在犀鸟之乡砂劳越州议会解散,四月六日提名,四月十六日投票正式揭开战幕。我早在09年曾和友人闲谈中提及,纳吉的政府将在未来两年积极部署,把经济搞好来,让国人对他未来的政策充满希望,从而选择给他一次机会,在未来的五年继续事现他的承诺。当时反对派(纯属清谈,只是持反对的意见,不是反对党) 认为,民智已开,人民不会这么容有易被糖果朦骗,必会好好利用手中一票;而赞成派也觉得,国阵必将用尽其现有资源,为自己制造有利的条件。当时我虽不喜欢执政派许多议员的尸位素餐,不思长进,整天只是在一些种族课题打转,但也担心当局派的糖果太过迷人,会忍不住向他靠拢。
事实证明,执政单位不只祭出高收入龙门阵,也摆下破产棋局,要升斗小民既忧且慰,幸好有这个先天下忧而忧的政府洞察未来,想了一个拯救国人远离水火之间的计划来全民思改,不然,再过十年才发现就太迟了。从近来的频频宣布利好计划,如我是涉及的商家,我看投反对党的意识开始动摇,政府所下的功夫,似乎已开始见效了。反观其对手,这时候矛盾处处,从禁赌到禁彩票,到如何分配选区,似乎不到最后一分钟,不见真章。在瞬息百变的政治,这似乎让人捉摸不定,而增加胜算;但民众的思想其实是循序渐进的,一旦经过多番重复印证,将深入脑海。3年前的反对党占上风,固然是民心思变了许多年;如今的经济转型计划,也如出一辙,正一步步占据民众的所思所行。
所以,将砂劳越州选举当作是下一届大选的试金石,时间掌握到恰恰好,正是国外忧患稍微小息,国内计划重新抬头之时。首相和首长都想看这一次打出的成长牌,效应有多大。如果成功,走对了路,那么下来6-12个月,刺激经济的工程会更加蓬勃。
本月份也是许多股票行或投资银行大力招商的月份,从CIMB投资银行到侨丰投资银行的主题投资日、以致交易所以及马银行举办的“投资大马” ,各银行家和分析员使尽浑身解数,务要把手上最好的公司或报告呈献给潜在投资者。由此可见,砂劳越州选举的日子,是经过一番精心设计,如果当权政党无法好好掌握,这样也败选的话,只能说是技不如人。无论如何,国阵应当更小心翼翼的俯从民意,而不是一味的问“你们还要甚么?”
至于混扰人心的性带丑闻,人民已感到恶心和厌恶,希望公正的警方秉公处理,不然就会把所有的恶名都算到国阵头上。聪明的代议士,应该快点和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新闻撇清关系,因为这只会让您扣分。甚么是加分的呢?告诉你,加分的是:随首相拼经济吧。
事实证明,执政单位不只祭出高收入龙门阵,也摆下破产棋局,要升斗小民既忧且慰,幸好有这个先天下忧而忧的政府洞察未来,想了一个拯救国人远离水火之间的计划来全民思改,不然,再过十年才发现就太迟了。从近来的频频宣布利好计划,如我是涉及的商家,我看投反对党的意识开始动摇,政府所下的功夫,似乎已开始见效了。反观其对手,这时候矛盾处处,从禁赌到禁彩票,到如何分配选区,似乎不到最后一分钟,不见真章。在瞬息百变的政治,这似乎让人捉摸不定,而增加胜算;但民众的思想其实是循序渐进的,一旦经过多番重复印证,将深入脑海。3年前的反对党占上风,固然是民心思变了许多年;如今的经济转型计划,也如出一辙,正一步步占据民众的所思所行。
所以,将砂劳越州选举当作是下一届大选的试金石,时间掌握到恰恰好,正是国外忧患稍微小息,国内计划重新抬头之时。首相和首长都想看这一次打出的成长牌,效应有多大。如果成功,走对了路,那么下来6-12个月,刺激经济的工程会更加蓬勃。
本月份也是许多股票行或投资银行大力招商的月份,从CIMB投资银行到侨丰投资银行的主题投资日、以致交易所以及马银行举办的“投资大马” ,各银行家和分析员使尽浑身解数,务要把手上最好的公司或报告呈献给潜在投资者。由此可见,砂劳越州选举的日子,是经过一番精心设计,如果当权政党无法好好掌握,这样也败选的话,只能说是技不如人。无论如何,国阵应当更小心翼翼的俯从民意,而不是一味的问“你们还要甚么?”
至于混扰人心的性带丑闻,人民已感到恶心和厌恶,希望公正的警方秉公处理,不然就会把所有的恶名都算到国阵头上。聪明的代议士,应该快点和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新闻撇清关系,因为这只会让您扣分。甚么是加分的呢?告诉你,加分的是:随首相拼经济吧。
Wednesday, March 30, 2011
MBSB
融资这条路
日前读报章,欣见冷眼前辈撰文提及马建屋(MBSB) 的新闻,看来本周四(3月31日) 如果有缘在马建屋股东大会见到前辈,必将向他讨教一番以受益。话说回来,前辈说许多人是根据报纸对某只股票的报道或评估而做出购买的决定,这个笔者深有同感。我就曾见过不少人每个星期一打开报章财经,就是寻找甚么股票可以买。对他们来说,财经大概和马经一样吧,买了跑出就叫赢,不呢,就叫运气不好。这又引申去另一个大问题,投资靠运气吗?由于不是本篇讨论的重点,且略过不提。
那么,读我的文章的人,大概也了解我对股票的立场。我文中很少会呼吁读者买卖谈及的股票,反而更注重促进读者对该股票的了解,所以常常愿意当繁忙的读者的眼耳,为他们报导一下股东大会的所见所闻,希望无法赴会的人不会失之交臂。因此,文中也尽量少用深奥字眼(自己学识也有限),纯粹是和读者来个交流。
那么,我们解读一下马建屋的业务,发现到它涉及的大部份是放贷行业,美其名曰融资,说白一点,就是贷款,再浅一点,就是借钱、合法的大耳窿。有些人会认为后者的形容不大恰当,因为大耳窿通常是和高利贷同义,而融资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利率不致于高到失控,是否如此,见仁见智,但融资是一门非常受金融机构注意的生意,已是不变的事实。
马建屋一方面要向公积金局贷款5亿令吉,一方面要对股东筹资5亿令吉,就是雄心勃勃的要进入个人融资业务。据说个人融资坏账是满高的,不过马建屋的对象是公务员而不是普罗大众,以及还钱方式是直接从公务员薪水处按月预扣,所以坏账反而不高。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我们还是想从股东大会知道更多一点,才决定下一步策略。
我个人所了解,马股市另一间上市公司,RCE资本,也是从事公务员个人融资多年,成就不小。其过去3年每年盈利约在10仙左右,以股价53仙来看,本益比只有5倍,在金融界算是偏低(马建屋这一回股价扬升至1令吉90仙,如以盈利20仙来看,本益比已有9-10倍) 。其股价近来挫低,原因是职工协会(KOWAJA, Koperasi Wawasan Pekerja-pekerja) 在去年11月停止提供个人贷款于会员,直至另行通知。KOWAJA作为RCE资本的最大借贷者,这措施虽然不打击之前已批准的贷款,但难免让RCE的未来成长蒙上阴影,导致投资者套利不前。
我希望马建屋能厘清这一点,因为它也是要重点发展这方面,但又担心董事局以一贯的官腔来打发我们,所以也希望冷眼前辈再为我们解答迷津。顺带一提,马建屋是官联公司,所以向来有制定一些主要表现指标:
2010指标 2010实值 2011指标
资本回酬(ROE) 10% 31% 15%
营运成长(Revenue growth) 15% 43% 25%
我们不晓得这2011指标是以筹资前还是筹资后为为标准(马建屋建议7配5新股售价1令吉,附送5凭单) ,若是筹资前,则献得太小心翼翼,和其贷款雄心大相迳庭。去年营业额为7.7亿令吉,税前盈利为2亿令吉,如以2011指标来计算,则2011年有9.6亿营业额和2.4亿税前盈利即达标。单单凭其在新闻发布会中言及有信心个人融资放眼50亿令吉,比去年的30亿超出60%,就可见其主要表现指标的保守之处。如果以筹资之后为标准,则资本回酬和本益比皆令人充满憧憬。
日前读报章,欣见冷眼前辈撰文提及马建屋(MBSB) 的新闻,看来本周四(3月31日) 如果有缘在马建屋股东大会见到前辈,必将向他讨教一番以受益。话说回来,前辈说许多人是根据报纸对某只股票的报道或评估而做出购买的决定,这个笔者深有同感。我就曾见过不少人每个星期一打开报章财经,就是寻找甚么股票可以买。对他们来说,财经大概和马经一样吧,买了跑出就叫赢,不呢,就叫运气不好。这又引申去另一个大问题,投资靠运气吗?由于不是本篇讨论的重点,且略过不提。
那么,读我的文章的人,大概也了解我对股票的立场。我文中很少会呼吁读者买卖谈及的股票,反而更注重促进读者对该股票的了解,所以常常愿意当繁忙的读者的眼耳,为他们报导一下股东大会的所见所闻,希望无法赴会的人不会失之交臂。因此,文中也尽量少用深奥字眼(自己学识也有限),纯粹是和读者来个交流。
那么,我们解读一下马建屋的业务,发现到它涉及的大部份是放贷行业,美其名曰融资,说白一点,就是贷款,再浅一点,就是借钱、合法的大耳窿。有些人会认为后者的形容不大恰当,因为大耳窿通常是和高利贷同义,而融资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利率不致于高到失控,是否如此,见仁见智,但融资是一门非常受金融机构注意的生意,已是不变的事实。
马建屋一方面要向公积金局贷款5亿令吉,一方面要对股东筹资5亿令吉,就是雄心勃勃的要进入个人融资业务。据说个人融资坏账是满高的,不过马建屋的对象是公务员而不是普罗大众,以及还钱方式是直接从公务员薪水处按月预扣,所以坏账反而不高。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我们还是想从股东大会知道更多一点,才决定下一步策略。
我个人所了解,马股市另一间上市公司,RCE资本,也是从事公务员个人融资多年,成就不小。其过去3年每年盈利约在10仙左右,以股价53仙来看,本益比只有5倍,在金融界算是偏低(马建屋这一回股价扬升至1令吉90仙,如以盈利20仙来看,本益比已有9-10倍) 。其股价近来挫低,原因是职工协会(KOWAJA, Koperasi Wawasan Pekerja-pekerja) 在去年11月停止提供个人贷款于会员,直至另行通知。KOWAJA作为RCE资本的最大借贷者,这措施虽然不打击之前已批准的贷款,但难免让RCE的未来成长蒙上阴影,导致投资者套利不前。
我希望马建屋能厘清这一点,因为它也是要重点发展这方面,但又担心董事局以一贯的官腔来打发我们,所以也希望冷眼前辈再为我们解答迷津。顺带一提,马建屋是官联公司,所以向来有制定一些主要表现指标:
2010指标 2010实值 2011指标
资本回酬(ROE) 10% 31% 15%
营运成长(Revenue growth) 15% 43% 25%
我们不晓得这2011指标是以筹资前还是筹资后为为标准(马建屋建议7配5新股售价1令吉,附送5凭单) ,若是筹资前,则献得太小心翼翼,和其贷款雄心大相迳庭。去年营业额为7.7亿令吉,税前盈利为2亿令吉,如以2011指标来计算,则2011年有9.6亿营业额和2.4亿税前盈利即达标。单单凭其在新闻发布会中言及有信心个人融资放眼50亿令吉,比去年的30亿超出60%,就可见其主要表现指标的保守之处。如果以筹资之后为标准,则资本回酬和本益比皆令人充满憧憬。
EFP-MBSB
开心的阿兹兰再诺
谁是阿兹兰再诺?或者说,谁是丹斯里阿兹兰再诺?他就是掌管马来西亚最大的基金公司的首席执行员,这基金公司无他,就是掌握许多人民退休储蓄的公积金局。丹斯里在2001年4月正式被委任为公积金首席执行员,至今刚刚好届满十年。丹斯里把宝贵十年奉献给公积金,成功保住了公积金平均5%的回酬,可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盖公积金法定回酬率为至少2.5%,60年前定下这规矩的当局大概没料到之后进入低利率时代的变迁。如果他知道许多先进国家只能把利率维持在0-1%,只怕他在决定公积金最低法定回酬率时,会一再三思。所以,如果评估丹斯里阿兹兰再诺的十年表现,可以说他是超标100%(2.5%的两倍) ,但比上世纪两个十年的回酬超标200%(平均为7.34%和8.20%),又显得比较逊色。
日前他出席马建屋(MBSB) 和公积金局的签约议式,以回教融资方式借贷马建屋5亿令吉,更进一步发言说,公积金的良好投资可保障获得不低于5%的派息。由此可见,捍五已成为今后公积金局的主要指标、未来圭臬,其接班人就算有雄心要破六,也不敢触丹斯里的眉头,遑论与20年前的先辈看齐。
丹斯里在任十年,某些盛举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其中一件就是2007年收购拉昔胡先资本(RHBCAP)的显着股权。当时公积金局一度控制拉昔胡先资本超过80%,远远超逾做为一位低调投资者所为。所幸在丹斯里领军之下,并没有象以前森那美涉足银行业那样锻羽而归;拉昔胡先资本继续在其利基市场有所表现,而公积金局也引进中东股东,更逐步脱售其手中股权,到今时的46%股权。丹斯里的汗马功劳,当记入公积金局史册。
至于另一间不得不提的公司,就是马建屋。受97金融风暴所害,马建屋过高的借贷导致它连年亏损,若不是公积金局在2003年毅然注资2.8亿令吉换取1.4亿优先股,只怕马建屋这名字早已走入历史。马建屋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回来,总算脱胎换骨,一年后开始小有盈利,之后扶摇直上,连续7年获利,和之前连亏7年形成强大的对比,公积金局化腐朽为神奇,丹斯里功不可没。兹将其获利情况记录如下: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每股盈利/仙 11 12 12 15 7 8 21
股息/仙 2 2.5 3 4 3 4 9
早在去年年报,马建屋管理层就已言明要带公司到另一个阶段,当时我们还不明所以。一年后终于看到改变,其盈利成长了逾150%,而今年更进一步献议附附加股,为数5亿令吉,追求更高的成长。公积金局已承诺会认购属于自己66%股权的那一份。看来丹斯里对这间自己任期一手改造的公司充满信心。
随手拈来,还有马资源(MRCB) 、南北大道(PLUS) 等,因篇幅所限,以后有机会再谈。
谁是阿兹兰再诺?或者说,谁是丹斯里阿兹兰再诺?他就是掌管马来西亚最大的基金公司的首席执行员,这基金公司无他,就是掌握许多人民退休储蓄的公积金局。丹斯里在2001年4月正式被委任为公积金首席执行员,至今刚刚好届满十年。丹斯里把宝贵十年奉献给公积金,成功保住了公积金平均5%的回酬,可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盖公积金法定回酬率为至少2.5%,60年前定下这规矩的当局大概没料到之后进入低利率时代的变迁。如果他知道许多先进国家只能把利率维持在0-1%,只怕他在决定公积金最低法定回酬率时,会一再三思。所以,如果评估丹斯里阿兹兰再诺的十年表现,可以说他是超标100%(2.5%的两倍) ,但比上世纪两个十年的回酬超标200%(平均为7.34%和8.20%),又显得比较逊色。
日前他出席马建屋(MBSB) 和公积金局的签约议式,以回教融资方式借贷马建屋5亿令吉,更进一步发言说,公积金的良好投资可保障获得不低于5%的派息。由此可见,捍五已成为今后公积金局的主要指标、未来圭臬,其接班人就算有雄心要破六,也不敢触丹斯里的眉头,遑论与20年前的先辈看齐。
丹斯里在任十年,某些盛举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其中一件就是2007年收购拉昔胡先资本(RHBCAP)的显着股权。当时公积金局一度控制拉昔胡先资本超过80%,远远超逾做为一位低调投资者所为。所幸在丹斯里领军之下,并没有象以前森那美涉足银行业那样锻羽而归;拉昔胡先资本继续在其利基市场有所表现,而公积金局也引进中东股东,更逐步脱售其手中股权,到今时的46%股权。丹斯里的汗马功劳,当记入公积金局史册。
至于另一间不得不提的公司,就是马建屋。受97金融风暴所害,马建屋过高的借贷导致它连年亏损,若不是公积金局在2003年毅然注资2.8亿令吉换取1.4亿优先股,只怕马建屋这名字早已走入历史。马建屋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回来,总算脱胎换骨,一年后开始小有盈利,之后扶摇直上,连续7年获利,和之前连亏7年形成强大的对比,公积金局化腐朽为神奇,丹斯里功不可没。兹将其获利情况记录如下: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每股盈利/仙 11 12 12 15 7 8 21
股息/仙 2 2.5 3 4 3 4 9
早在去年年报,马建屋管理层就已言明要带公司到另一个阶段,当时我们还不明所以。一年后终于看到改变,其盈利成长了逾150%,而今年更进一步献议附附加股,为数5亿令吉,追求更高的成长。公积金局已承诺会认购属于自己66%股权的那一份。看来丹斯里对这间自己任期一手改造的公司充满信心。
随手拈来,还有马资源(MRCB) 、南北大道(PLUS) 等,因篇幅所限,以后有机会再谈。
BJ Corp
成功的慈善家
这几天,小陈特别好睡。不错,自从埃及出了乱子,股市就不曾好过;再下来利比亚暴动、油价大起,股市摇摇欲坠;好不容易一切宣告缓和下来,日本又发生灾难,看来今年的投资要赚钱的确十分困难。小陈正懊悔没在年初早早套利,突然他的一项投资逆市而起,有如神助,让他赚了不少钱。小陈心想,我们这位陈氏宗亲,看来要做大慈善家的宣言是真的,现在第一件事就是让我这个相信他的同祖宗赚了钱,真是祖宗有灵呀。
我们这位陈大慈善家,不就是最近刚庆祝生日,喜气洋洋的宣布要把半副身家捐赠作慈善的成功集团大当家丹斯里陈志远。他刚刚宣布以65仙现金无条件全面收购其子公司成功零售,曾经领教过这位陈大慈善家的历害的股民,对他这一次的举动虽不明所以,但还是充满戒心,心想哪有这等好事,以陈志远的往日为人,一定是找到了更好的买家。说不定收购完成了一个月后,就以2令吉卖出去,赚它一笔。
对这位大企业家,市面上流传其传奇颇众,可说是褒贬参半。更有些人觉得他和政府高官过往甚密,以致在政商挂钩方面纠缠不清。笔者倒是觉得成功人士必有其优点,如果单靠攀关系能达到大马十大富豪之流,那大马这国家成就有限。当然,笔者与之同姓三分亲,近五年来只见其落力于制造股东价值,和他年轻时的所作所为之风言有很大差别,同时大马富商也只有他高调谈及捐出身家于慈善,私底下也把他当成学习的对象。
至于这一次全购建议,和上一回收购科士威(COSWAY) 其实有很大的差别。收购科士威虽然成功,但背后引人诟病,原因在于出价太低。他起初以1令吉20仙把科士威控制权增至99%,过后再以1令吉50仙把剩余票数收购,估值约5亿令吉。期间却能以6令吉45仙买出科士威的子公司10%,估值1亿,令人咋舌。
可是这一次全购,却令人怀疑何以他出手这么大方。因为成功零售自去年8月上市以来,股价最高只到56仙,之后一直低于50仙上市(IPO)价,投资者大都气恼又一次误信了陈志远。没想到过了7个月,竟然来个大逆转,丹斯里陈志远就好象在做慈善一样,先和你拿1令吉(或50仙),7个月后再还你1令吉30仙(即65仙),半年内回酬30%,简直象做梦一样。
有人会扪心自问,在这种市场,成功零售只有43仙,其优先股更只33仙,陈志远掌控这间公司50%以上,在商言商,有必要这么做吗?除了相信他是在做善事,没有人猜到他有何用意。不过,这价钱已是历来最高价,以初上市(50仙)和最后作价(43仙) ,其出价也是偏高的溢价,股民实在是不该有甚么不满。小陈当然是很满意,只是他想丹斯里指点迷津,如果要把成功零售套现的钱重新投入丹斯里的公司,是新上市的成功食品?还是母公司成功机构?又或者是盛传下一个私有化的目标---成功多多?
这几天,小陈特别好睡。不错,自从埃及出了乱子,股市就不曾好过;再下来利比亚暴动、油价大起,股市摇摇欲坠;好不容易一切宣告缓和下来,日本又发生灾难,看来今年的投资要赚钱的确十分困难。小陈正懊悔没在年初早早套利,突然他的一项投资逆市而起,有如神助,让他赚了不少钱。小陈心想,我们这位陈氏宗亲,看来要做大慈善家的宣言是真的,现在第一件事就是让我这个相信他的同祖宗赚了钱,真是祖宗有灵呀。
我们这位陈大慈善家,不就是最近刚庆祝生日,喜气洋洋的宣布要把半副身家捐赠作慈善的成功集团大当家丹斯里陈志远。他刚刚宣布以65仙现金无条件全面收购其子公司成功零售,曾经领教过这位陈大慈善家的历害的股民,对他这一次的举动虽不明所以,但还是充满戒心,心想哪有这等好事,以陈志远的往日为人,一定是找到了更好的买家。说不定收购完成了一个月后,就以2令吉卖出去,赚它一笔。
对这位大企业家,市面上流传其传奇颇众,可说是褒贬参半。更有些人觉得他和政府高官过往甚密,以致在政商挂钩方面纠缠不清。笔者倒是觉得成功人士必有其优点,如果单靠攀关系能达到大马十大富豪之流,那大马这国家成就有限。当然,笔者与之同姓三分亲,近五年来只见其落力于制造股东价值,和他年轻时的所作所为之风言有很大差别,同时大马富商也只有他高调谈及捐出身家于慈善,私底下也把他当成学习的对象。
至于这一次全购建议,和上一回收购科士威(COSWAY) 其实有很大的差别。收购科士威虽然成功,但背后引人诟病,原因在于出价太低。他起初以1令吉20仙把科士威控制权增至99%,过后再以1令吉50仙把剩余票数收购,估值约5亿令吉。期间却能以6令吉45仙买出科士威的子公司10%,估值1亿,令人咋舌。
可是这一次全购,却令人怀疑何以他出手这么大方。因为成功零售自去年8月上市以来,股价最高只到56仙,之后一直低于50仙上市(IPO)价,投资者大都气恼又一次误信了陈志远。没想到过了7个月,竟然来个大逆转,丹斯里陈志远就好象在做慈善一样,先和你拿1令吉(或50仙),7个月后再还你1令吉30仙(即65仙),半年内回酬30%,简直象做梦一样。
有人会扪心自问,在这种市场,成功零售只有43仙,其优先股更只33仙,陈志远掌控这间公司50%以上,在商言商,有必要这么做吗?除了相信他是在做善事,没有人猜到他有何用意。不过,这价钱已是历来最高价,以初上市(50仙)和最后作价(43仙) ,其出价也是偏高的溢价,股民实在是不该有甚么不满。小陈当然是很满意,只是他想丹斯里指点迷津,如果要把成功零售套现的钱重新投入丹斯里的公司,是新上市的成功食品?还是母公司成功机构?又或者是盛传下一个私有化的目标---成功多多?
茉莉花香传遍阿拉伯
我们不可否认,起源于突尼西亚的茉莉花革命,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阿拉伯国家,所到之处,无不让执政者寝不安眠,希望花之芬芳早日淡去。于是,突尼西亚政府倒台了,埃及的穆巴拉克政府也倒了,利比亚的狂人政府陷入苦战,还有周遭的国家,到处可见示威。而新的高潮,该是沙地阿拉伯王室也被茉莉花香呛到了。
如果沙地阿拉伯政权动摇,那可跟之前的政府倒台有天渊之别。只是区区一个利比亚产油小国,已让油价冲破100美元;沙地贵为世界最主要石油出产国,万一有甚么动乱之际,全球的经济可受到很大的冲击。分析家的可怕预言,又再浮现,已有石油交易员大胆预测油价可能达到250美元!
油价250美元的预测,在2008年曾经出现过,虽然最后没有成真,油价停涨在140-150美元,但已让全世界惊魂不定,知道这一刻虽迟早会来,却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永远不会到来。没想到事隔3年而已,油价又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我们只记得当时驾车添油,成了沉重的负担,周末如非万不得已,我们都不想驱车出游;一切业务也因运输费的腾涨而起价,销售员每次出门压力很大,因为汽油费用增加了,不做成交易很难交差。这只是在油价140美元间发生的事呢。
如今美元虽然逐渐贬值,换成马币为单位,今日的200美元,大约是当时的150美元(马币已由3.80令吉兑换1美元渐升至3.02令吉兑换1美元) ,不过油价破百美元,还是让大家坐立不安。尤其是首相,苦心经营了经济转型计划(ETP) ,希望一切稳健发展,直到宣布大选时水到渠成,获得大部份人民支持,如今油价一飙升,打乱了循序渐进的策略。在通膨跟着蠢蠢欲动,破坏之前首相所做的努力,导致百姓可能民不聊生,怨气丛生的时候,该不该提早大选,是颇费思量的。
改革风吹,民心思变。笔者读到名作家陶杰解析突尼西亚的政变,另具风格。文中提及突尼西亚政府原来是少数最自由和繁荣的回教国家,政策和回教极端势力恰恰相反,穷人占人口的百分之四而已,而政府倒台是因为“独裁” ,人民力量是否被煽动而一发不可收拾,可圈可点。不论陶杰先生所言是否正确,他的确开拓了笔者的视野,让笔者尝试用另一个角度去观察这场茉莉花革命。
我国就好象中国一样,早早声明“茉莉花” 不符国情。这倒也是,政府近半年来勤于告诉大家,制造了许多机会来就业和创业,竭力避免找不到吃愤而引火自焚的悲剧发生。而连日来的自杀问题,属忧郁多于贫困,看来茉莉花在本国,的确是不容易盛放。反倒石油涨价这个才是大问题,希望沙地有万全之策,按熄这个就要燃起的火头
我们不可否认,起源于突尼西亚的茉莉花革命,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阿拉伯国家,所到之处,无不让执政者寝不安眠,希望花之芬芳早日淡去。于是,突尼西亚政府倒台了,埃及的穆巴拉克政府也倒了,利比亚的狂人政府陷入苦战,还有周遭的国家,到处可见示威。而新的高潮,该是沙地阿拉伯王室也被茉莉花香呛到了。
如果沙地阿拉伯政权动摇,那可跟之前的政府倒台有天渊之别。只是区区一个利比亚产油小国,已让油价冲破100美元;沙地贵为世界最主要石油出产国,万一有甚么动乱之际,全球的经济可受到很大的冲击。分析家的可怕预言,又再浮现,已有石油交易员大胆预测油价可能达到250美元!
油价250美元的预测,在2008年曾经出现过,虽然最后没有成真,油价停涨在140-150美元,但已让全世界惊魂不定,知道这一刻虽迟早会来,却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永远不会到来。没想到事隔3年而已,油价又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我们只记得当时驾车添油,成了沉重的负担,周末如非万不得已,我们都不想驱车出游;一切业务也因运输费的腾涨而起价,销售员每次出门压力很大,因为汽油费用增加了,不做成交易很难交差。这只是在油价140美元间发生的事呢。
如今美元虽然逐渐贬值,换成马币为单位,今日的200美元,大约是当时的150美元(马币已由3.80令吉兑换1美元渐升至3.02令吉兑换1美元) ,不过油价破百美元,还是让大家坐立不安。尤其是首相,苦心经营了经济转型计划(ETP) ,希望一切稳健发展,直到宣布大选时水到渠成,获得大部份人民支持,如今油价一飙升,打乱了循序渐进的策略。在通膨跟着蠢蠢欲动,破坏之前首相所做的努力,导致百姓可能民不聊生,怨气丛生的时候,该不该提早大选,是颇费思量的。
改革风吹,民心思变。笔者读到名作家陶杰解析突尼西亚的政变,另具风格。文中提及突尼西亚政府原来是少数最自由和繁荣的回教国家,政策和回教极端势力恰恰相反,穷人占人口的百分之四而已,而政府倒台是因为“独裁” ,人民力量是否被煽动而一发不可收拾,可圈可点。不论陶杰先生所言是否正确,他的确开拓了笔者的视野,让笔者尝试用另一个角度去观察这场茉莉花革命。
我国就好象中国一样,早早声明“茉莉花” 不符国情。这倒也是,政府近半年来勤于告诉大家,制造了许多机会来就业和创业,竭力避免找不到吃愤而引火自焚的悲剧发生。而连日来的自杀问题,属忧郁多于贫困,看来茉莉花在本国,的确是不容易盛放。反倒石油涨价这个才是大问题,希望沙地有万全之策,按熄这个就要燃起的火头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