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5, 2025

阙上心头-396-行动党和马华的相似度

 阙上心头-396-行动党和马华的相似度

团结政府执政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执政时间已经过半,在这一年里,大家应该好好审视到底行动党做了什么和马华不同的事情,好在一两年后的大选,提出诉求。有人说,即使行动党越来越像马华,但是,基于目前宗教和种族情绪高涨的情况之下,华人没有选择,只能“含泪”投希盟,避免更大的利益损失。毕竟,2022年,是华人自己作出的选择,比起宗教狂热、比起贪污腐败,选票似乎没有更好的去向。

今年恰逢许多政党选,其中包括公正党和行动党。我们希望改选时,政党能够提出更清楚的政治方向,而不是一味的叫党员忍耐,将斗争目标展延到2030年或第二个执政五年,第一任执政期至今还没有过半,无需提早画大饼。

团结政府执政两年多,至今让华人的感觉就是肃贪没有建树,同时在宗教和种族的煽动无能为力,甚至任由自己的联盟党员胡作非为,小事变大。此自己的联盟党纵容,敌对党的质问认真执行无理的政策,团结政府的本身定位模糊,每次跨错一步之后,才由最高领袖,也就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来大拐弯。这位龙头当然了解什么是“昌明政府”,但是他旗下的领袖,尤其是巫统,好像都不怎么明白“昌明”的定义,依然积极在低级的种族叫嚣,沉缅在种族英雄的光芒之下。

而行动党呢,在执政了以后,但是更加趋向明哲保身,为不是为人民发声。别忘了,即使它怎样标榜为全民政党,它多数的基本票仍然来自华裔,执政前的承诺如承认统考、反对莱纳斯运作、肃贪反腐败、增建华小,以及执政后油价下跌等,都成了镜花水月。对制度化华校拨款,也只成了和国阵时的拨款对比,求个比国阵时期好,留下的还是那句话:让我们慢慢做“。这种耍猴子的“朝三暮四”伎俩,我们不妨来计算一下从政府拨款的微量增加,以及在收紧啤酒厂赞助筹款的条例损失下的义款流失好好对比。更惊人的是,这边称谓增加拨款,那边表示教育部对华校的立场,要求华人自己出资建设华校,令人对华校是否也是国家教育的其中一个主流感到不解。

很可惜的,在这种民族教育大义之下,马华似乎没有重点出击,反而浪费时间在大马机场控股的私有化事件大作功夫。大马机场控股私有化的和公积金先卖后买的程序,事关基金经理的运作流程,本来就不是政治人物可以置啄。先卖后买的程序,如果照先知先觉的道理来说,公积金局就已经犯了内线交易的错误。而且,以事后的情况发展,来评论公积金局“亏”了几亿令吉,分明很牵强。这里不便加入战团,读者只要阅读各基金经理或从事投资行业的佼佼者所发表的意见,就可以知道一般。奉劝马华回来政治的核心,而不是浪费时间在自己不熟悉的投资活动。

总而言之,行动党在团结政府的行为和马华在国阵执政的时期越来越像,到了类比推论的情况,也就注定了走下坡的局势。

Thursday, February 20, 2025

阙上心头-395-龙年生儿少

 阙上心头-395-龙年生儿少

龙年过去了,金蛇迎春也告一段落,大家收拾好心情,回到工作岗位。话虽如此,新年的一些宗教事项,让很多人无法安心过年,而且,今年头一个月,只见市场一片淡静,想着农历新年捞一笔的年货、烟花、年柑,恐怕难以获利。如今新年过完,第一件映入眼帘的就是龙年新生儿生产率大降,看来,好日子还远着呢!

传统上华裔喜欢在龙年生儿育女,因为龙为吉祥神物,生了龙子龙女大有家里迎来祥瑞之意。所以,龙年出生的孩子特别多,到了一年级入学也特别难找到好学校就读。不过,根据统计局刚刚发布的2024年首三季数据,马来西亚的新生婴儿大减,打破了龙年多生孩子的传统。

以华人为比率,三季下来,出生的华裔婴儿从2023年的33673人减少到29585人,降低了12.2%,跌幅惨重。相比之下,去年首三季出世的婴儿(307763)比2023年出世的婴儿(344374)少了10.7%。数据看来,华裔的婴儿比率大概只占了总出生婴儿的10%左右。整体来说,未来的华裔人口将继续萎缩。

对于华基政党来说,这无疑是一大打击。随着华裔的人口减少,可预见未来在政坛的地位更加不稳固,可以和政府争取的福利也加少了,虽然表面上政府口口声声重视人人平等,事实是否如此,大家心知肚明。

但是,要如何增加华人的生产率呢?华人向来很注重生养,生而没能力养之,是一种罪过。况且,随着生活上的进步,许多家庭也没有以前那种生多点来帮助家庭劳作的想法。反而是每生一个,那种养育的压力油然而生,必须思前想后,不敢轻举妄动。

尤其是在城市里的家庭,必须考虑到孩子从小到大的教育,望着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各种教育,眼花缭乱之余,也必须顾及自己的荷包深度。近来政府教育的失败,已经到了令人不放心的情况,许多私立学校成立起来,和政府学校争一杯羹。家长为什么宁可放弃政府的免费教育,转向独中或教导外国考试制度的国际学校,值得深思。一些收费不菲的学校,从小心至中学,学费竟可以达到1百万令吉之钜,确实让人民不得不减少生育呀。有公会说可以用奖金鼓励华人多生,但是那个千来令吉岂能对比百万学费,难怪英雄气短呀。

再者,一些优异新生代,有鉴于地球的环境越来越恶劣,觉得何必带孩儿来受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绝了生育的念头,所以,新生婴儿数字的减少,可以预料得到。

追根究底,华裔婴儿出生率减少,主要原因在于钱不够用,不敢乱花的,也不敢多生。君不见那些有钱的富翁,从来不忧多生儿女,只怕生不出而已。只要人民富裕起来,生育率自然会增加。到目前为止,政府用尽法子来增加最低收入,却无法抑制物品涨价,收入增加了,日子却没有好过,天天忧心柴米,谁有闲情来多生几个?

Wednesday, February 12, 2025

阙上心头-394-有“舍”方有得

 阙上心头-394-有“舍”方有得

经过工程部长做先锋,做了黑脸,先明示往后不再有免费大道优惠,在聆听市场的激烈反应以后,再由法米出来做白脸,声称大道收费还未定案,结果经内阁讨论以后,迅速以半价优待利惠大家,一场大道该不该收费的辩论终于落幕。很明显的,这又是一场“朝三暮四”的好戏。中间还插播了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豪车理论”。

即使自己并没有驾豪车,但个人很不同意安华的理论,恰似画蛇添足。不关那是什么车,车主可是付了路税才可以上路的,如今大道收费,本来就是希盟在执政前两次承诺,一上任就废除大道收费,那时可没有说不包括废除豪车的收费呀。如今是人民觉得希盟值得信赖,所以将一票委托了給他们,怎么一上任还得意洋洋的宣布全年9天不收费制度,经过两年赔到心痛,荒腔走调了,反而好像要求大道免收费是人民的错啦?

不过,笔者向来不觉得佳节免两天收费是什么天大的恩赐,反而觉得这是偏袒的民粹。再者,安华也不必信誓旦旦的要研讨什么最佳机制,那时在浪费时间。笔者之前说过,将心思花在公共交通,才是解决堵塞的最佳方案。何况,问题不在豪华房车,许多B40的群众,最多只能养得起一辆摩多,大道收不收费,其实与他没有关系。若真要扯关系,还是要回到大选前希盟政府承诺了什么?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下一届大选,这肯定是敌对党派拿来为难执政党的子弹之一。

今年是木蛇年,蛇栖于深林木,栖得其所,希望即使做不到什么大变化,也可以守成。如果局势不利,必须有所取舍,所谓“有舍()才有得”,就拿个大道收费半价优惠的个案来说,内阁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何必追缠不休?车主换个角度来想想,省50%的路钱胜于无呀。再说呢,一旦内阁通过了,为了公平起见,今年的4个佳季应该都免不了照办。明后年已经迫近大选了,自然也不大可能忤逆民意。我们这么舍一舍,得到的是三年优待。到了第四年,就让反对党来給他们施压吧

我们做人不要学香港的蛇仔明,一股流氓味,有无理也捉住人家说三道四,占尽便宜。既然政府已经让了一步,我们就该成为“舍”君子,快乐过年,不要再步步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