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7, 2024

阙上心头-359-骂人不带个脏字

 阙上心头-359-骂人不带个脏字

 

我们常常指一个人语言造诣高,即使骂人,也不带个脏字,拐弯抹角的,骂了你以后,你还蒙在鼓里。最新出炉的电影审查和分级指南,就明打明“倡议”这种行为。该指南列出了一些规范,凡是有色情或相等于色情的歧义词;伤害宗教、民族、国家、个人或习俗文化的语言;指男性或女性生殖器官,或具有色情元素的词语等,都禁止出现在我国上映的电影中。这说明我国很“注重语言上的艺术性”,不让污秽或粗口借口艺术,反客为主,破坏了语言传达感受的功能。在我国上映的影片,最好是满口纯正的教科语言,一切粗口秽语,必须禁止和观众接触,以免污染到我们纯洁的公民。

 

问题是,有些语言文字,我们日常生活都在用着,似乎不是什么不雅或造成伤害的字眼。我们不晓得这个指南,是否曾真正咨询语言专家的意见,还是由几个略懂这个语言(比如说,华语或粤语)随手写来,又或者是为了节省成本,由官方通过谷歌翻译来攥写出来的?笔者看着这某矫枉过正的“禁语”,深感无语。

 

举例来说,“笨蛋、饭桶、屁、屁事、王八”等字眼,原来是粗口或带有污辱性的不雅字眼,应该消音。以前笔者有个老师,性情易怒,一有学生做错了事情,遭到他一番痛骂在所难免。如果这是一部电影,那么,他在骂到“真不懂你这个x蛋(消音)做什么的,像个饭x(消音),只会吃饭而已,常常做错事。。。。”,听起来果然有文化修养。此外,某人在电梯里放了个屁,里面有人嘀咕:“什么人放了个x(消音),真臭!”其老婆看到旁边一个壮汉面有不豫,生怕出事,忙扯着老公的衣说:“关你xx麽,少说两句”。这消音消到美,连臭味也消掉了,反映出我们文化较高,大家可以心领神会的境界。

 

至于说到“王八、王八蛋或兔崽子”,在语言中,有时也不是贬义,笔者不明白这冒犯了谁,需要删除。一些文人常常借喻乌龟和王八来讽刺某人或某事,看来以前的骂人不带脏字,在2024的电影指南中,也还是脏了。有王八的谚语比如“王八看绿豆看对了眼”,在戏中可要改成“乌龟看绿豆”才符合大马民情了。至于兔崽子,有时是家长的谦称,比如“我家那兔崽子。。。”,并没有什么贬义呀,为什么要禁止呀?这又是谷歌翻译的错解吗?

 

还有一个字“贱”,这个字固然是贬义词,但笔者觉得不是粗口,不晓得为什么被禁了?“贫贱夫妻百事哀”,或者是古代戏剧中的“贱婢”,或对老婆的谦称“贱内”,是不是都要消音了?

 

电影指南中禁止一些污秽或侮辱性的字眼,确实无可厚非。但是,指南如果乱套一通,官方坚持执行赋予自己的权力,有时可是要惹人笑话的吔。

 

Tuesday, May 21, 2024

阙上心头-358-公积金第三户头推出了

 阙上心头-358-公积金第三户头推出了

 

不管人民的舆论如何,公积金的第三户头终于在512日成功设立,多年以后,我们的公积金又恢复三个户头。不但如此,公积金局还给了那些急需要钱的会员一个机会,可以选择把第二户头的存款另外配置到第三户头,让第三户头在初始期“突破”零头。这个安排,从本周开始,一直到831日结束。公积金局言明,只此一次,绝不延长,迟者向隅。

 

目前公积金的三个户头比例为751510,如果按打工一族的缴纳额(11%加上雇主的12%23%分配,个人薪水将有2.3%存入第三户头。对于一些收入偏低的家庭,这可以说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做法,勉强补贴一下入不敷出的状况,可以应急,却不能做太大的消费。

 

笔者不太相信那些网上留言,说什么可以再次提款,拿到提款之后就买新手机、换汽车轮圈等等,他们大概误会了可以提出来的款项。从公积金局的文告看来,第二户头的款额只能有限度的转移。其中,第二户头的三分之一存款,可以转到第三户头,但是,如果第二户头的存款少于3000令吉,转移到第三户头的款项是1000令吉。

 

对于那些想要从第三户头提款出来,不管是应急还是消费的会员们,笔者认为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可以提就提的会员,另一类会员则没有动提款的念头。关于第一类别的会员,相信他们在之前的几次特别提款之下,第二户头已经所剩无几,所以,即使这一次可以提款,也不像前几次那么庞大。面对公积金局的精打细算,他们应该了解存款拿不出来,是自己前几次的挥霍无度。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而第二类的会员,前几次可以压下提款的诱惑,这一次应该也不例外。他们都是不急需用钱的会员,也满意于公积金局的回酬,所以,第三户头,并不是他们“致命的诱惑”。当然,一些人可以辩称,之前没打算不代表现在没打算。说的不错,如果他们这一回他们果真急需一笔钱,那么根据条规,提取一些也无可厚非,无须受到道德谴责。

 

话虽如此,这几天全国各地的公积金局皆可见人潮汹涌,显示大多数人还是抱着不提白不提的想法,退休规划意识非常薄弱。政府或公积金局在灌输人民集谷防饥,规划退休储蓄方面依然非常不足,仍需努力。

 

无论如何,那些收入约2-3千令吉的打工族,每个月多了一笔46-69令吉的零用钱,虽然数额不多,但是聚沙成塔,多名会员提款之下,对消费市场还是有一定的帮助,这或许也在当局的精打细算之内吧。

Monday, May 13, 2024

阙上心头-357-赏罚分明

 阙上心头-357-赏罚分明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一句“给公务员加薪”引起了市场两极化的看法。国内的分析员似乎越来越喜欢双向讨论,一边解说新政策的好处,另一边却数落加薪的坏处。笔者有点感慨,是不是因为自己不涉及加薪,所以才能这么“理智”的讲道理。如果加薪的是您,您还能在那边说这个不该那个不好吗?

 

再者,不管民间怎么不喜欢,安华是下对了这步棋。公务员十二年没有加薪,如今一次过加薪13%,平均起来不过是略高于一巴仙。过去12年,执政党没有本事给公务员加薪,是他们无能;如果没有安华这种冷对学究派的责难,勇敢扛起这个责任,恐怕公务员永远没有加薪的一天。那些声声担忧政府开销增加100亿令吉的理财专家,如果他的公司12年没有加薪,我怀疑他是否肯待下去?说加薪是讨好公务员也罢,责无旁贷也罢,安华确实是赢了公务员的心。在公务员眼中,安华是12年来第一位认真看待及尝试解决他们的困境的首相,值得一个赞字!

 

接着,首相再说出了另一个关键的话。那些表现不符要求的公务员,应该面对不加薪的惩罚。大家都知道,公务员的铁饭碗,如今这160万个铁饭碗,已经到了超重且生锈的地步,却还不能丢弃。安华肯如此警告,已经比历届只会哑忍或轻声责斥的首相好很多了。当然,私人界本来就是存在物竞天择,不足则弃的做法,不能理解为什么政府明明知道公务员冗员的问题而不去解决。事实就是,直到政府破产之前,这个问题还是没办法解决。昌明如安华,也只能放缓政府沦陷的速度,希望在未来能够找出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案。

 

马华总会长魏家祥屡次和希盟搞对抗,尤其是这回扛上首相安华,确实没什么好处。他以悲天悯人的心态,担忧公务员加薪的建议,摊开来说了,他又有什么良策解决公务员薪水低落的问题?当年香港政府打贪,出现高薪养廉的做法,而新加坡政府也是以此遏制贪污。如果他这种七折八扣的想法,那么,肯定不会出现高薪养廉,更不可能出现公务员加薪了。

 

同样的,希盟政府已经一再声明,目前没有计划重新推出服务税(GST),可是,魏家祥还是牛皮灯笼的一直在那儿推销当年的主子(纳吉)所实施的“世上最好的税务制度---服务税”。难道他不知道主子已经换了吗?如果当年服务税真的那么完美,就不至于怨声载道,最终撼倒了国阵。同样是轻快铁故障,为什么人民可以容忍陆兆福,却一直要魏家祥道歉呢?当官之道,赏罚之间,魏总应该多花点时间想想。

Monday, May 6, 2024

阙上心头-356-谈谈电子发票

 阙上心头-356-谈谈电子发票

 

政府这回来真的,信誓旦旦的要落实电子发票。大马内陆税收局首席执行员拿督阿布达立认为,距离小商贩落实电子发票系统还有一年的时间,全国各地的内陆税收官员将积极和小商贩交流,在电子发票方面给予他们协助。

 

由于第一阶段的电子发票涉及年收入或营业额1亿令吉以上的商家,只会在今年81日开始实施,预料市场现在还是处于观望状况,较小或微型商家和小贩对于如何进行电子发票似懂非懂,直觉上认为政府对于落实过于乐观,实践上说易行难。

 

笔者在早市上曾经随意询问一些小贩,得来的回应乃是满腹苦水,政府高高在上,不懂得做小生意的难处。一些在巴刹摆档的小贩声称,他们的小本生意,单单应付每天的租金(摊位收费,大约在100-150令吉)已经有点勉强,如今要加上一副电子发票机器或系统,上哪儿找钱来购买呢?上一回实行商品服务税(GST)的时候,市场就了解到该系统或软件的价值不菲,如今都收在仓库里生灰尘了。

 

糟糕的是,大家对电子发票的采购成本都还不知道,不过相信不会是50100令吉的事儿,心里还不打了个突?普遍上小贩们觉得,应该像GST那样,设定最大门槛,才不会迫使资金微薄的小贩们结业。

 

其次,大家也不知道,如何让税收局即时验证发票。这个步骤比当年的GST(注:GST是每个月结算)还快,这免不了要依赖我国的网络服务。我国现有的网络,是否已经到了街头巷尾都有服务的情形,高速网络的月费是否达到质高价廉的地步?在巴刹里摆卖的小贩们,如何使用网络和器械来发出电子发票,如果需要电源,那么,到哪里找电源?即使是发票系统只需投资在智慧手机和采用干电池,也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吧。这肯定将提高小贩创业的门槛。

 

传统的小贩行业,只要考虑到有钱购买货物,缴交执照费和每日租金,就可以开档营业了。如果要先搞定电子发票,那么,他们必须知道该系统的成本,才考虑有没有本事创业。政府从1亿令吉营业额开始实施,明年一月扩展到年收入2500万令吉,尚属于可斟酌的组别;一旦落实到所有收入阶层,那是匪夷所思的。真要实行,恐怕巴刹将陷入为了发票,消费者需要排队买根葱的窘态。设定最低门槛,才是可行的措施。

 

笔者认为,今朝政府放不下那种缺少谨慎思虑、好大喜功的心态,以为所有政策可以轻易实行,如果遇到阻挠或人民怨言,那是人民不想和政府合作。从之前信心满满的PADU系统最后搞得灰头土脸,草草落寞的情形,可见其缺乏周详规划。这次的电子发票措施,和PADU系统一样,都是为人民和“国家”好,但在推广的过程中,是否有认真聆听小商贩的疑难和苦衷,大家可能心知肚明。

 

如果闭门造车,到时推行失败,是理所当然的事,轻则脸上无光,重则让敌党得以见缝插针,推翻政权,不要说我杞人忧天。